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05 (1700-1725).djvu/7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詠。

《通判到任謝臺諫啟》
李劉

別洛下之諸生,久歸來於茅屋;補黔中之上佐,偶及 代於葵丘。既滌籕以服勤,盍濡毫而貢謝。伏念某地 寒寡,挾天巧素慳鹵莽而耕。鹵莽而耘,已慚學落;鼓 譟以入,鼓譟以出,更愧名浮。頃從文學掌故之聯,躐 綴國子先生之後。經笥之嘲未發,謗篋之惡已盈。鄉 人不善者惡之成,是貝錦相國之賜也大矣,止於甌 臾。荏苒三年,僥倖貳郡。軫之旁,鶉之尾,不惟非螃蟹 之宮;丹之穴,犀之穎,近又築鯨鯢之觀。然以菲材之 典午,固在協公而同寅。水火弗與百姓交,寧須餞別。 風月不用一錢買,何必平分。伏遇某官,道格君心,識 通治體。進務閉邪而陳善,退思激濁以揚清。天豁露 繁,南嶽要聞於鳴鳳;冰清霜潔,北臺自肅於西烏。姑 試治中,且遊方外,某敢不修其可願。勉爾循思,聾且 何傷。正欲不聞於黜陟。噤不得用,又當且近於吟哦。

《賀通判啟》
方岳

閶闔開黃道聿新鳳曆之元。燕寢凝清香誕輯虎符 之瑞。春融蒸管,頌浹椒盤。某官氣涵玉燭之和,識造 璣衡之妙。昔無襦而今褲汗,青遄紀於《竹書》。言如綍 而出綸,泥紫已塗於芝宇。地天交泰,朝野所需。某三 見諑訾,一歸坱圠。雲深戟衛,諒鳴璆蟻泛之春;日轉 觚稜,覬將珮雞人之曉。中和氣盎,熙皞詠均。

《送孝豐吳公之蘇倅序》
明·王世貞

隆慶之二年冬,孝豐吳公貳吾州,僅七月而遷吾郡。 倅前是吳公為建寧司理,超焯以高第旌,入郎儀部。 諸儀部郎稱「多才名士」,顧獨推吳公。而會有所嫌,忤 前御史大夫。前御史大夫為言之吏部中,以事下遷 為吾州貳。吳公至,屬闕守,吳公遂攝守。吳公日晏坐 堂皇,召諸吏以某事某事次第受署,即無敢論。有所 下,上或稍緩其急者而急其緩者,冀因緣為姦。吳公 至,則發摘之。吳公抶吏不過十,然一左顧,輒屏退,惴 惴無人色。其聽訟,不待悉兩造而剖,各得意去。即被 吳公法,欣然曰:「吾故不敢以倖望吳公,庶幾公寬之 耳。」州當歲定賦,吳公攝守不三月,為定《三歲賦》曰:「疇 寬畝而瘠,疇減畝而腴,疇商而實橐,疇匿稅貴豪,吾 能司知之,毋擾擾。昏夜居閒,令乃公借行法也。」吳公 間為具召諸公飲,諸公亦以次第奉斗酒,日治飲,相 得懽甚。當張飲時,人人意益舒,若不知邦大夫既罷 酒,輒戒其子弟戚黨曰:「吳公待我厚,何以當之?若曹 幸為吾守吳公法,使我得終事吳公何?若」吳公以嚴 愛諸公故,益得吏民情,時有所按舍出意外。中豪家 數十百里人若一。吳公臨之,強飾自勵為善。後吳公 雖佐守,不在攝,而州大治。公既遷臺使者,大修治水 利,意欲以屬吳公,不敢言。吳公慨然曰:「臺使者重勞 我,我安能為吏民愛?」旬日筋骨,乃出,舍河上第,令一 胥號諸鄉三老曰:「公在河,公在河。」三老則大驚,先其 子弟奉畚鍤雲集,窮旦夕,事事曰:「公為我治水,得望 歲供縣官賦,安敢久勞」公不旬日告竣,於是吳公當 之倅任。而諸公嘗從吳公遊者,前為祖顧謂不佞習 公兄,中丞先生又最遊於公,當有言。不佞蓋讀《漢·宣 帝紀》,稱其綜核名實,錯用法理,而趙京兆廣漢首以 銳精應之,一時聲稱,赫赫冠天下。然不能深中帝心, 而其所尊寵者,乃在龔渤海、黃潁川。彼其敦本節嗇, 興教禮義,意若欲緩收吏治之效,而不盡用其才,其 民之應之,顧不後於京兆,而思以心報二公,何也?亦 可以深長思矣。宣帝尊寵不及京兆,班氏傳《循吏》首 二公雖未盡倣經術,亦庶幾合之。吾吳俗剽輕奓詐, 以繁麗爭雄長,太守蔡公力欲勝之於道,而患寡與 合者。往吳公佐吾州,蔡公不以屬吏視公,日相與談 甚適。今吳公晉而佐郡,獲從蔡公共筴一堂之上,所 以回易觀聽而成吾郡於仁讓者,寧有涯哉!不佞竊 從諸公,竢下風。若倅務公,固百優之無所藉不佞言 矣。中丞公,字峻伯,與公之先王父苕源公,俱嘉靖中 循吏也。

郡判部藝文二

《送李判官赴東江》
唐·王維

聞道皇華使,方隨皂蓋臣。封章通左語,冠冕化文身。 樹色分楊子,潮聲滿富春。遙知辨璧吏,恩到泣珠人。

《送懷州吳別駕》
岑參

灞上柳枝黃,壚頭酒正香。春流飲去馬,暮雨濕行裝。 驛路通函谷,州城接太行。覃懷人總喜,別駕得王祥。

《送程劉二侍郎兼獨孤判官赴安西幕府》

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