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05 (1700-1725).djvu/7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雪夜鄧州顧別駕送至丹江有詩見贈賦答》

盧柟

寂寂丹江夜色空,風塵郡國歎飄蓬。豈無佐吏同殷 浩,惟有中郎識顧雍。雪霰微茫漁火外,星河搖落戍 樓東。憐君尚策青絲騎,卻與山陰訪戴同。

《送陸別駕之安州》
吳子孝

作吏本三畿,盧溝葉亂飛。秋風吹《易》水,寒雨灑征衣。 戍火鄰邊障,原霜見獵圍。陸機吟興好,還喜簿書稀。

《送凌應賢判常德》
曹世盛

雄郡開南紀,行旌出北燕。別憐孤館夕,交憶故鄉年。 曉月沉平楚,春山帶遠煙。離魂與孤雁,共逐洞庭船。

《送張德常之松江判官》
余詮

萬彙涵濡雨露中,百年文物倏飄蓬。鱸魚獨擅吳中 美,驥足寧如冀北空。肝膽幾時酬楚國,里閭從此變 王風。吳淞江水秋無底,好與使君襟抱同。

《送瀘州判官孫彥博》
管訥

新除貳守向瀘川,西上長江萬里船。行李莫辭為客 遠,判花正喜得君賢。官鹽歲汲千家井,火米時收五 月田。緩帶從容有佳興,寄詩細寫《薛濤箋》。

《送張虞部謫常州別駕還婺覲省》

汪道昆

謫去應吾道,流言亦世情。聖朝仍得罪,郎署早知名。 落日梁谿櫂,平蕪縠水城。秋風回首地,淚灑逐臣纓。

郡判部紀事

謝承《後漢書》:周景為豫州刺史,辟陳蕃為別駕,不就。 景題別駕輿曰:「陳仲舉座也。」不復更辟,蕃惶懼,起視 職。

《王允別傳》:「本郡民有路仁者,少無名行。太守王殊召 補吏,允犯顏直諫。殊怒,收允,欲殺之。刺史鄧盛聞而 馳傳,補為別駕從事。」

《蜀志龐統傳》:「統字士元,襄陽人也。先主領荊州,統以 從事守耒陽令,在縣不治,免官。吳將魯肅遺先主書 曰:『龐士元非百里才也,使處治中別駕之任,始當展 其驥足耳』。諸葛亮亦言之於先主,先主見與譚善,大 器之,以為治中從事。」

《劉璋傳》:「璋遣別駕張松詣曹公。曹公時已定荊州,走 先主,不復存錄松。松以此怨。會曹公軍不利於赤壁, 兼以疫死。松還疵毀曹公,勸璋自絕。」

《麋竺傳》:「竺字子仲,東海胊人也。祖世貨殖,僮客萬人, 貲產鉅億。後徐州牧陶謙辟為別駕從事。謙卒,竺奉 謙遺命,迎先主於小沛。」

《先賢行狀》:「袁紹領冀州牧,以審配為別駕,委以腹心 之任。」

《魏志管輅傳》:「安平趙孔曜薦輅於冀州刺史裴徽曰: 輅雅性寬大,與世無忌,仰觀天文則同妙甘公、石申, 俯覽《周易》則齊思季主。今明使君方垂神幽藪,留精 九皋,輅宜蒙陰和之應,得及羽儀之時。徽於是辟為 文學從事,引與相見,大善友之。徙部鉅鹿,遷治中別 駕。」

《呂虔傳》:「虔遷徐州刺史,請瑯琊王祥為別駕,民事一 以委之,世多其能任賢。」

《白帖》:呂虔為刺史,有佩刀,相者以為三公服,虔乃贈 別駕。王祥曰:「苟非其人,刀或有害。以卿有公輔之量, 故相與之。」

《晉書王祥傳》:「祥漢末遭亂,扶母㩦弟覽,避地廬江,隱 居三十餘年,不應州郡之命。母終,居喪毀瘁,杖而後 起。徐州刺史呂虔檄為別駕,祥年垂耳順,固辭不受。 覽勸之,為具車牛,祥乃應召,虔委以州事。於時寇盜 充斥,祥率勵兵士,頻討破之。州界清靜,政化大行。時 人歌之曰:『海沂之康,實賴王祥;邦國不空,別駕之功』。」 《廣州先賢傳》:「董正,字伯和,南海人也。時州治蒼梧郡 張使君舉正,三辟不就。後更辟書正難,重違州意,從 詣州。使君聞已在途,命書佐齎別駕從事假正。正慚 俯就,復上傳送本郡。」

《晉陽秋》:「王沈檄唐彬為治中別駕,忠肅公亮,匡救違 闕,盡規誨以納善,不顯諫以自彰,當朝正色焉。」 《晉書鄧粲傳》:「粲少以高潔著名,與南陽劉驎之、南郡 劉尚公同志友善,並不應州郡辟命。荊州刺史桓沖 卑辭厚禮,請粲為別駕,粲嘉其好賢,乃起應召。」 《北齊書崔伯謙傳》:「伯謙字士遜,博陵人。父文業,鉅鹿 守。伯謙少」孤貧,善養母。高祖召赴晉陽,補相府功曹, 稱之曰:「清直奉公,真良佐也。」遷瀛州別駕。世宗以為 京畿司馬,勞之曰:「卿騁足瀛部,已著《康歌》,督府務殷, 是用相授。」

《周書柳慶傳》:「慶以尚書都兵郎中,兼雍州別駕。廣陵 王元欣,魏之懿親,其甥孟氏屢為匈橫,或有告其盜 牛,慶捕推得實,趣令就禁。孟氏殊無懼容,乃謂慶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