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05 (1700-1725).djvu/8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寢。包代賀表。京師舟將發,投金甚眾,悉命吏投水中, 人競網取之,爭多寡訟官。於是人知讓有異政。改衢 州通判,政務尚嚴厲,夜有書廨壁者曰:「虎豹在山,雷 行於天,人宜自度,不可犯譚。」譚顧視笑曰:「為政不能 使民無犯,而使不可犯耶?」更治簡緩,民愈稱順。 《濟南府志》:「楊邦相,青城人。正德己卯舉人,授漢中府 通判,清而有守。富民某扞罔,伺邦相他出,餽稻一囊, 匿金其中,歸即取金還之,寘諸法。漢中父老為立生 祠。陞懷慶府同知。」

《廣東通志》:「符錫,新喻人。嘉靖三年判韶州。翁源賊李 英誘九連山劇寇千五百人流劫境內,遠近震駭,錫 督兵會討,大破之,獲李英。郡中驛傳科擾,遂議徵銀 發驛,至今便之。十七年,以太僕丞擢知本府。」

《廣西通志》:「徐南金字體乾,豐城人。嘉靖間判桂時,年 未三十,見者憚其英敏,比臨事不妄發,上下翕然,以 為凝重。靖江諸軍校熒惑王聽錢侍御嶪捕寘之法, 其黨或遁或匿。錢去後,又還府,惡氛熾甚。南金廉其 狀,遣官卒就府中縛出,以狀列奏。命刑科王給事中 國楨、刑部張員外祉、錦衣衛千戶某按其罪,株連景」 附,多所逮訊,府中官校為之一空。三使歸,覆奏亡異, 報下。侍御朱有孚枷其黨露立市,踰日死。自後無敢 指稱侍衛親近陵暴其國人者。

《濟南府志》:「安科,泰安人。嘉靖丙午舉人,任鎮江府通 判。江寇周至廉率眾作亂,水道梗塞,科逆戰獲之,陞 河南陝州守。渡江見大炬百餘,往來江岸,隱隱有哭 聲。科禱曰:『年來倭夷犯順,江北將士陣亡者多。爾欲 仗我歸籍耶?果爾,登我舟』。禱畢,群炬隨舟得渡。其精 誠格鬼神如此。」

《武進縣志》:「呂應期,章丘人。由舉人通判常州。嘉靖己 亥,郡大災,應期雖職催科,然悉心撫字,饋遺供例,革 之殆盡。攝無錫令,併公宴罷之。視鹺政不收商人開 引錢,其修潔如此。」

《獻徵錄》:嘉靖間,朱光霽為重慶府通判,謠頌滿道,聲 望大起。有僉事發銀買簪,時,光霽視府篆,遂持銀入 白曰:「通判自幼但知讀書,未嘗造簪也。」僉事且怒且 慚而寢。

嘉靖間,劉容字汝大,通判黃州,單車赴任,布袍蔬食, 不殊寒士風。廉平之譽,孚於上下,黠吏悍卒,相戒斂 戢。時景王柩回京,中使僕從橫甚,兩臺以下凜凜惟 懼獲譴,容力任之。中貴人素聞其名,持其青袍歎息, 嚴諭其下,無所擾。巡撫徐君謂所屬曰:「吾儕疾閹宦 如讎,畏之如虎,每每激而取禍,睹劉別駕良媿矣。」 《太平府志》:「郭大綸,錦衣衛籍,山東博興縣人。隆慶間, 以進士任通判,清廉多惠政,歷署三邑事,民戴之若 父母。相率謠云:『郭君若去天無眼,黃犬重來地沒皮』。」 黃,指郡守泮也。

《廣東通志》:「高守謙,臨安舉人。萬曆二年,通判惠州,職 督捕時寇初平,餘黨復熾,守謙行縣,募家兵自隨,屢 馘賊。上司稱能,委永安篆為招徠流民,度地以居,披 草墾土,常廢寢食,見白骨拾而掩之。閱五月,疲瘁,卒 於官。民追思之。」

《武進縣志》:「趙堪,寧海人。萬曆間通判常州。嘗督修郡 城,視如家事,旦暮程督,功鉅而力省,費僅六千餘金, 巖城屹然,迄今無毀泐。會攝武進,當校士,堪北人,又 以貢起家,或用為疑,竟試才士,無一遺者。所拔士如 龔三益、陳睿謨皆相繼取高第,始服其知人云。尋擢 知昌平州。」

《彰德府志》:「牛任大,字乾所,萬曆二十二年選貢,任夔 州通判。甫三月,即以強幹總運皇木數萬,蔽江而下。 至天津,汐颶飄沒幾半,屬吏惶懼無措,任大從容禱 神。次朝,大木泝潮而上,多元時所貢楠也。表奏,神宗 大悅,特簡代州知州。適叛軍掠境,兵巡某曰:『代稱天 下精銳處,今臥貉子過,且狂逞,老羆當道之謂何』?任」 大奮兵勦滅後,拂衣歸。

郡判部雜錄

《歸田錄》:國朝自下湖南始置諸州通判,既非副貳,又 非屬官,故嘗與知州爭權,每云:「我是監郡,朝廷使我 監汝。」舉動為其所制。太祖聞而患之,下詔書戒勵,使 與長吏協和,凡文書非與長吏同簽書者,所在不得 承受施行。自此遂稍稍戢,然至今州郡往往與通判 不和。

《捫蝨新語》:國朝始置通判,謂之監州,往往與知州爭 權。錢昆少卿家世餘杭,杭人嗜蟹,嘗求外補。或問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