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
第六百三十一卷目錄
州牧部彙考
有虞氏〈帝舜一則〉
商〈總一則〉
周〈總一則〉
秦〈始皇帝一則〉
漢〈武帝元封一則 成帝綏和-則 哀帝建平一則 元壽一則〉
後漢〈光武帝建武二則 靈帝中平一則〉
晉〈總一則〉
宋〈總一則〉
南齊〈總一則〉
梁〈總一則〉
北魏〈道武帝天賜一則 太武帝太延一則 文成帝興安一則 和平一則 孝文帝
太和一則 宣武帝景明一則〉
北齊〈總一則〉
隋〈總一則〉
唐〈總一則 高祖武德一則 太宗貞觀一則 元宗開元二則〉
遼〈聖宗統和一則 道宗清寧一則〉
宋〈總一則 高宗建炎一則 紹興二則〉
金〈總一則〉
元〈世祖至元二則〉
明〈總一則〉
皇清〈康熙二則〉
州牧部總論
後漢書〈百官志州郡注〉
文獻通考〈州牧刺史〉
官常典第六百三十一卷
=州牧部彙考〈{{{1}}}〉
有虞氏
舜咨十有二牧
按《書經舜典》:「咨十有二牧,曰:食哉惟時,柔遠能邇,惇 德允元,而難任人,蠻夷率服。」
商
「商設八州、八伯」,各有其屬。
按:《禮記王制》:「千里之外設方伯,二百一十國以為州, 州有伯八,州八,伯五十六正,百六十八帥,三百三十 六長。」
〈陳注〉《春秋傳》曰:「八伯為八州之伯。」〈大全〉嚴陵方氏曰:「方伯即州伯也。王畿居中,八州居外,各設一方伯焉。伯亦長也,必謂之伯,則以成德稱之,以其為一州之長,非成德不足以當之。正帥長,八伯之屬也。」
周
周制,「設牧及州長之職,掌其州之教。」
按:《周禮天官》:太宰之職,以九兩繫邦國之民,一曰牧, 以地得民。
〈訂義〉鄭康成曰:「牧,州長也。九州各有封域以居民也。」
賈氏曰:即《王制》「二百一十國以為州,州有伯伯。」
即州長也
《地官》州長,「每州中大夫一人。」〈按古之州與後世不同而州之名始此故錄之〉
〈訂義〉鄭鍔曰:「《王制》言千里之外設方伯,五國以為屬,屬有長則長之為尊可知。《周官》之制,一鄉而五州,一州二千五百家之眾,用中大夫一人為之長,如五國之長然,蓋以一州之人為已眾,有事而起則為二千五百人之帥,不得不重其權任以統治之,
各掌其州之教治、政令之法。」
〈訂義〉賈氏曰:「教謂十二教治政令之。法謂十二教之外,所施政令皆治之。」
正月之吉,各屬其州之民而讀法,以攷其德行道藝 而勸之,以糾其過惡而戒之。
〈訂義〉鄭氏曰:「屬猶合也,聚也。因聚眾而勸戒之者,欲其善也。」
若以歲時祭祀州社,則屬其民而讀法,亦如之。
〈訂義〉賈氏曰:上云「歲時」,皆謂歲之四時,此云「歲時」,惟春、秋二時耳。春祭社以祈膏雨,望五糓豐熟,秋祭社以百糓豐稔,所以報功,故云「祭祀州社,
春秋以禮會民,而射于州序。」
〈訂義〉鄭鍔曰:「先王教民之法,未有不因時以諭其意。射之為藝,用於朝覲、賓燕之時,其事為文,用於田獵、攻守之時,其事為武,故以《春秋》教之,春陽用事所以明其事之為文,秋陰用事又以明其事之為武,因時而教,其藝易進,因以明義。」
「凡州之大祭祀、大喪,皆涖其事。」若國作民而師田、行 役之事,則帥而致之。掌其戒令與其賞罰。歲終,則會 其州之政令。正歲,則讀教法如初。
〈訂義〉君舉曰:「五黨為州,州長正月讀法,則五黨之民已皆在州,而黨正復屬民讀《法》;五族為黨,黨正孟月讀法,則五族之民已皆在黨,而族師復屬民讀法。一日之間既於州長,又於黨正,又於族師,民將奔走之不暇,不知當時何以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