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05 (1700-1725).djvu/9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史。以摧折權豪,忤旨坐免。隱身鄉里,不交當世。後徵 為河南尹,不就。時天下日敝,民多悲苦,論者舉章有 幹國才,朝廷不能復用。卒於家。

周舉

按《後漢書》本傳,「舉字宣光,汝陽人。博學洽聞,為儒者 宗。舉茂才,為平丘令。上書言當世得失,辭甚切正。遷 并州刺史。太原一郡,舊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龍忌之 禁。至其亡月,咸言神靈不樂舉火。由是士民每冬中 輒一月寒食,莫敢煙爨,老少不堪,歲多死者。舉既到 州,乃作弔書以置子推之廟,言盛冬去火,殘損民命, 非賢者之意,以宣示愚民,使還溫食。」於是眾惑稍解, 風俗頗革。轉冀州刺史。

周敞

按《廣東通志》,「敞,汝南人,舉孝廉。順帝永和元年,為交 阯太守,請立為州,即拜敞交阯刺史。懷柔民彝,甚有 威惠。自鄧讓以七郡歸附後,寇賊時發,敞能勞來安 集,海寇不敢犯境。嘗行部至龍川,聞山木響異,因伐 取以為鼓。以下分鼓給桂林郡,上分鼓給交阯郡。擊 一鼓則二鼓皆鳴,俚獠相驚,謂有龍潛而密應者,莫」 不畏之。因名其山曰「龍山。」

朱穆

按《後漢書》本傳,「穆字公叔。桓帝永興元年,百姓荒饉, 流移道路,冀州盜賊尤多,故擢穆為冀州刺史。冀部 令長聞穆濟河解印綬去者四十餘人。宦者趙忠喪 父,歸葬安平,僭為玉匣偶人。穆下郡案驗,吏畏其嚴 明,遂發墓剖棺,陳尸出之。帝聞大怒,徵穆詣廷尉,輸 作左校。太學書生劉陶等數千人詣闕上書,願黥首」 繫趾《代穆校作》。帝覽其奏,乃赦之。

蔡衍

按《後漢書》本傳:「衍,汝南項人。舉孝廉,稍遷冀州刺史。 中常侍貝瑗託其弟恭舉茂才,衍不受,乃收齎書者 案之,又劾奏河間相曹鼎贓罪千萬。鼎者,中常侍騰 之弟也。騰使大將軍梁冀為書請之,衍不答,鼎竟坐 輸作左校。乃徵衍拜議郎。」

第五種

按《後漢書》本傳:「種字興先,少厲志義,為吏冠名州郡。 永壽中,以司徒掾清,詔使冀州廉察災害,舉奏刺史 二千石以下,所刑免甚眾,棄官奔走者數十人。還以 奉使稱職,拜高密侯相。是時,徐兗二州盜賊群軰,高 密在二州之交,種乃大儲糧稸,勤厲吏士,賊聞,皆憚 之,桴鼓不鳴,流民歸者歲中至數千家。以能換為衛」 相,遷兗州刺史。中常侍單超兄子匡為濟陰太守,負 勢貪放。種欲收舉,未知所使。會聞從事衛羽素抗厲, 乃召羽具告之,謂曰:「聞公不畏強禦,今欲相委以重 事,若何?」對曰:「願庶幾於一割。」羽出,遂馳至定陶,閉門 收匡賓客親吏四十餘人,六七日中糾發其臧五六 十萬。種即奏匡,并以劾超。匡窘迫,遣剌客刺羽。羽覺 其姦,乃收繫客,具得情狀,州內震慄,朝廷嗟歎之。是 時,太山賊叔孫無忌等暴橫一境,州郡不能討。羽說 種曰:「中國安寧,忘戰日久,而太山險阻,寇猾不制。今 雖有精兵,難以赴敵,羽請往譬降之。」種敬諾。羽乃往, 備說禍福。無忌即帥其黨與三千餘人降。單超積懷 忿恨,遂以事陷種,竟坐徙朔方。

賈琮

按《後漢書》本傳:「琮字孟堅,東郡聊城人也。舉孝廉,再 遷為京兆令,有政理跡。舊交阯土多珍產,明璣、翠羽、 犀、象、瑇瑁、異香、美木之屬,莫不自出。前後剌史率多 無清行,上承權貴,下積私賂。財計盈給,輒復求見遷 代,故吏民怨叛。中平元年,交阯屯兵反,執刺史及合 浦太守,自稱柱天將軍。靈帝特敕三府精選能吏,有」 司舉琮為交阯刺史。琮到部,訊其反狀,咸言賦斂過 重,百姓莫不空單。京師遙遠,告冤無所,民不聊生自 活,故聚為盜賊。琮即移書告示,各使安其資業,招撫 荒散,蠲復徭役,誅斬渠帥為大害者。簡選良吏,試守 諸縣,歲間蕩定,百姓以定。巷路為之歌曰:「賈父來晚, 使我先反。今見清平,吏不敢飯。」在事三年,為十三州 最,徵拜議郎。時黃巾新破,兵凶之後,郡縣重斂,因緣 生奸。詔書沙汰刺史、二千石,更選清能吏,乃以琮為 冀州刺史。舊典,傳車驂駕,垂赤帷裳,迎於州界。及琮 之部,升車言曰:「刺史當遠視廣聽,糾察美惡,何有反 垂帷裳以自掩塞乎?」乃命御者褰之。百城聞風,自然 竦震。其諸臧過者,望風解印綬去,惟癭陶長濟陰董 昭、觀津長梁國黃就當官待,琮於是州界翕然。靈帝 崩,大將軍何進表琮為度遼將軍,卒於官。

王允

按《後漢書》本傳:「允字子師,太原祁人。中平元年,黃巾 賊起,特選拜為豫州刺史,辟荀爽、孔融等為從事。上 除禁黨,討擊黃巾別帥,大破之,降數十萬人,州境澄 清。」

周乘

按《廣東通志》:乘,字子居,汝南安城人。天資聰明,高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