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06 (1700-1725).djvu/2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為長榜,勸諭諄切,民爭來觀。觀已去,不訟者十之二。 其他來訟者,俾思三日,然後投牒。未及三日,去不訟 者又十之六。其真負冤者,始為疏理,悔而願止者,聽 之。」甫兩月,民不復訟。吏畏其精敏,亦不敢舞文病民。 境有虎患,時方禁軍器,民無以禦,訴於光遠。光遠草 檄告之神,虎為遠遁。久之,部內大治,輿人頌之。先光 遠知泰和者,安慶吳去疾有惠政,州人語良牧者,必 以二人為舉首云。

余彥誠

按《明外史循吏傳》:「『彥誠,德興人,知安陸州。以征稅愆 期,當就逮。其父老伏闕稽首,言彥誠雖緩於催科,實 勤於撫字,乞還之安陸,終惠小民』。太祖即賜宴加賞, 遣還職,其父老亦預宴。久之,以課最,擢知永州府。」

劉秩

按南昌郡乘秩,字伯序,豐城人。洪武初,陞崇明知州。 民素苦酒稅繁重,及塗田未成而賦有額。秩至,俱奏 蠲之。夏無麥,復請估錢帛以輸,仍減戶口食鹽估米 三萬石有奇。民大悅,為立生祠。未幾,以誣被謫。幼子 年十二,詣闕訟冤。上親鞫實,斬誣者。秩竟棄官歸。

劉綱

按《明外史循吏傳》:「綱字文紀,禹州人。第建文二年進 士,除陝西府谷知縣,政教兼舉,頌聲大作,遷陝西寧 州知州。初為府谷,頗尚威嚴。及至寧,以久敝之地,因 俗為治,導民播種之方,隆學校,均徭賦,興屯練武,廢 墜俱興。以內艱去,代者已至,民詣闕乞留,詔乘傳還 任。綱益慎獄緩罰,民不忍犯。州有龍尾湫,時出光怪」, 遠近以為妖。綱伺其光動手射之,應弦而滅,洩其水, 巨黿也。一日行野中,值橫石為矼,馬驚不敢度,諦視 之,則范仲淹所撰《狄仁傑碑》也。即起豎之,立祠祀焉。 後丁外艱,考績者數,皆以州人奏留。仁宗朝,特賜璽 書褒異,進四品俸服。嘗至京師,帝親召問,勞以酒饌, 時人以為榮。正統中,以老乞休,章數上,始得請,年七 十矣。居寧三十四年,規模整肅如一日,去之時,哭聲 震野。寧舊有六君子祠,祀狄仁傑以下嘗為刺史者, 至是生祠綱其中,改曰《七君子祠》。綱家居十餘年,寧 民問遺踵至,其卒多裹糧致弔者。明興以來,為州之 久,得民心之深,無綱如也。

胡琳

按《安陸府志》:「琳,永樂初任易州守,戢盜馭民,境內晏 然。遇事盡理,無不當情法,人以神君稱之。卒葬州之 南臺。其墓每年自長,竟成大塚。」

李湘

按《明外史循吏傳》:「湘字永懷,泰和人。永樂中都察院 以才擢東平知州。篤志愛民,常祿外一無所取。勤於 治事,訓戒吏民若家人然,未嘗輕施笞罰。有所徵發, 必覈丁產厚薄。城東有大村壩,源出岱山,雨潦輒為 民患,奏發丁夫隄之。州及所轄五邑,地多荒蕪,力督 民墾闢,公私皆實,遇歉歲恃以無困。增修學舍,崇興」 教化,即壇廟公宇罔或不新。會舊官還任,將解去,民 群訴於朝,乞留。帝從其請。成祖晚年數北征,令山東 長吏督民轉餉。道遠多死亡,惟東平人無失所。奸民 有為驛牌長及任訊察之役者,積為蠹弊,湘斥之。其 人怒,伺湘過無所得,以苛斂民財,訐於布政司。縣民 千三百人,走訴巡按御史暨布、按二司力白其冤,耆 老七十人復奔伏闕下,發奸人誣陷狀。及布政司繫 湘入都,又有耆老九十人隨湘稱枉。通政司以聞,下 刑曹閱實,乃復湘官,而抵奸民於法。既還,善政益敷, 上下相親若父子。涖州十餘年,至正統初,詔大臣舉 郡守,尚書胡濙以湘應,遂擢懷慶知府。東平民輓留 不可得,扶攜老幼,泣送數十里。

王仕錫

按《無為州志》:「仕錫,江西建昌府南城縣人。永樂二十 三年任知州。處己公平,慮事周密,興學勸農,修廢舉 墜,有古循良風。今之公署、橋梁、庠舍祠宇,無一非所 刱葺者。正統二年,有芝草生廳前,時謂德政所致。任 滿,民不忍其去,赴愬當道借留之。復任九年。」

余徽

按《黟縣志》:「徽,西隅人。宣德七年授祁州知州,革弊安 民,務興教化。正統二年,州內麥秀二岐表進,朝廷旌 異之。凡州治頹圮,學校廢壞,舉加修葺,四野不驚,刑 訟簡約。蒞政七年,卒於官。」

范希正

按《明外史循吏傳》:「希正,字以貞,吳縣人。正統十年冬, 巡撫張驥析曹縣置曹州,以希正知州事,報可。時百 務刱始,希正悉心經畫,諸城池、街市、學校、壇廟、廨宇, 建置維新,民不知擾。十四年秋,邊事起,朝命徵官馬 急,民無以償,洶洶思竄。希正集里老慰諭,為設策買 補九十餘匹,民益歡悅。其治州大得人和。又再考,乃」 引年致仕,州人立祠祀焉。

范衷

按《明外史循吏傳》:「衷字恭肅,豐城人。正統中,知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