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06 (1700-1725).djvu/4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

 第六百三十九卷目錄

 州牧部紀事一

官常典第六百三十九卷

州牧部紀事一

《書經舜典》:「既月乃日,覲四岳群牧,班瑞于群后。」蔡傳「群 牧」,九州之牧伯也。群后,即侯牧也。

《周禮天官》:大宰之職,「乃施典于邦國,而建其牧。」訂義鄭 康成曰:「以侯伯有功德者加命作州長,謂之牧,所謂 八命作牧者。」

《春官·宗伯》:「八命作牧,九命作伯。」訂義鄭鍔曰:七命之侯 伯有功德者,加以八命,則為諸侯之長,謂之牧,《大宰》 所謂建其牧』是也。商謂之伯,虞、夏與周則謂之牧,故 《曲禮》曰:『九州之長,入天子之國曰牧』。陸氏曰:『《書》與《周 禮》『伯常稱牧』,蓋自內言之則屈于二伯,故稱牧。《大宗 伯》『八命作牧』,《曲禮》『九州之長,入天子之國曰牧』是也。 自外言之則伸於諸侯,故稱伯,《王制》所謂「方伯之國」 是也。

《秋官》「掌交諭九牧之維。」訂義鄭康成曰:「九牧,九州之牧。」 鄭鍔曰:「諭以九牧之維,使依九州之牧以相親比,而 為國之維也。」

《漢書王尊傳》:「尊遷益州刺史。先是,瑯琊王陽為益州 刺史,行部至邛郲九折阪,歎曰:『奉先人遺體,奈何數 乘此險』!後以病去。及尊為刺史,至其阪,問吏曰:『此非 王陽所畏道邪』?吏對曰:『是』。尊叱其馭曰:『驅之。王陽為 孝子,王尊為忠臣。尊居部二歲,懷來徼外,蠻夷歸附』。」 《雋不疑傳》:「不疑為青州刺史,齊孝王孫劉澤交結郡」 國豪桀謀反,欲先殺青州刺史。不疑發覺收捕,皆伏 其辜。擢為京兆尹,賜錢百萬。

《黃霸傳》:「霸為揚州刺史三歲,宣帝下詔曰:『制詔御史, 其以賢良高第揚州刺史霸為潁川太守,秩比二千 石,居官賜車蓋特高一丈,別駕主簿車,緹油屏泥于 軾前,以章有德』。」

《王褒傳》:「宣帝時,益州刺史王襄欲宣風化于眾庶,聞 王褒有俊材,請與相見,使褒作《中和樂職》《宣布詩》,選 好事者令依鹿鳴之聲習而歌之。褒既為刺史作頌, 又作其傳。益州刺史因奏褒有軼材,上迺徵褒,既至, 詔褒為《聖主得賢臣頌》。」

《何武傳》:武遷揚州刺史,所舉奏二千石長吏,必先露 章,服罪者為虧除免之而已。不服,極法奏之,抵罪或 至死。九江太守戴聖,禮經號「小戴者也,行治多不法, 前刺史以其大儒,優容之。及武為刺史,行部錄囚徒, 有所舉以屬郡。聖曰:『後進生何知,迺欲亂人治,皆無 所決。武使從事廉得其罪,聖懼自免。後為博士,毀武』」 於朝廷。武聞之,終不揚其惡。而聖子賓客為群盜得, 繫廬江,聖自以子必死,武平心決之,卒得不死。自是 後聖慚服。武每奏事至京師,聖未嘗不造門謝恩。武 為刺史、二千石有罪,應時舉奏,其餘賢與不肖,敬之 如一。是以郡國各重其守相,州中清平,行部必先即 學宮見諸生,試其誦論,問以得失,然後入傳舍,出記 問墾田頃畝,五穀美惡,已,迺見二千石,以為常。初,武 為郡吏時,事太守何壽,壽知武有宰相器,以其同姓, 故厚之。後壽為大司農,其兄子為廬江長史。時武奏 事在邸,壽兄子適在長安,壽為具召武弟顯及故人 楊覆眾等,酒酣,見其兄子曰:「此子揚州長史,材能駑 下,未嘗省見。」顯等甚慚,退以謂武。武曰:「刺史古之方 伯,上所委任,一州表率也,職在進善退惡。吏治行有 茂異,民有隱逸,迺當召見,不可有所私問。」顯覆眾強 之,不得已召見,賜巵酒。歲中,廬江太守舉之,其守法 見憚如此。為刺史五歲,入為丞相司直。

《朱博傳》:「博遷冀州刺史,博本武吏,不更文法,及為刺 史行部,吏民數百人遮道自言官寺盡滿。從事白請 且留此縣,錄見諸自言者,事畢迺發,欲以觀試博。博 心知之,告外趣駕。既白駕辦,博出就車,見自言者,使 從事明敕告吏民欲言縣丞尉者,刺史不察,黃綬各 自詣郡。欲言二千石墨綬長吏者,使者行部,還詣治」 所,其民為吏所冤,及言盜賊辭訟事,各使屬其部從 事。博駐車決遣,四五百人,皆罷去如神。吏民大驚,不 意博應事變迺至於此。後博徐問果老從事,教民聚 會,博殺此吏,州郡畏博威嚴。

《後漢書朱浮傳》:「舊制,州牧奏二千石長吏不任位者, 事皆先下三公,三公遣掾史案驗,然後黜退。帝時用 明察,不復任委三府,而權歸刺舉之吏。浮復上疏曰: 『陛下清明履約,率禮無違。自宗室諸王、外家后親,皆 奉遵繩墨,無黨埶之名,至或乘牛車,齊於編人,斯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