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08 (1700-1725).djvu/3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夷,孔子曰:「齊桓公法而不譎,以為過也。」以是說天子, 徼幸梁事不奏。長君曰:「諾。」乘間入而言之。及韓安國 亦見長公主,事果得不治。

枚乘

按《漢書》本傳:「乘字叔,淮陰人也。為吳王濞郎中。吳王 之初,怨望謀為逆也,乘奏書諫曰:『臣聞得全者全昌, 失全者全亡。舜無立錐之地以有天下,禹無十戶之 聚以王諸侯;湯、武之土不過百里,上不絕三光之明, 下不傷百姓之心者,有王術也。故父子之道,天性也。 忠臣不避重誅以直諫,則事無遺策,功流萬世。臣乘』」 願披腹心而效愚忠,唯大王少加意念惻怛之心,於 臣乘言。「夫以一縷之任,係千鈞之重,上縣無極之高, 下垂不測之淵,雖甚愚之人,猶知哀其將絕也。馬方 駭,鼓而驚之;係方絕,又重鎮之係,絕於天,不可復結, 墜入深淵,難以復出。其出不出,間不容髮,能聽忠臣 之言,百舉必脫。必若所欲為,危於絫卵,難於上天;變 所欲為,易於反掌,安於泰山。」今欲極天命之壽,敝無 窮之樂,究萬乘之埶,不出反掌之《易》,以居泰山之安, 而欲乘絫卵之危,走上天之難,此愚臣之所以為大 王惑也。人性有畏其景而惡其跡者,卻背而走,跡愈 多,景愈疾,不知就陰而止,景,滅跡絕。欲人勿聞,莫若 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為。欲湯之凔,一人炊之,百人 揚之,無益也,不如絕薪止火而已。不絕之於彼,而救 之於此,譬猶抱薪而救火也。」養由基,楚之善射者也, 去楊葉百步,百發百中。楊葉之大,加百中焉,可謂善 射矣。然其所止,迺百步之內耳。比於《臣乘》,未知操弓 持矢也。福生有基,禍生有胎。納其基,絕其胎,禍何自 來?泰山之霤穿石單極之。「斷幹。水非石之鑽,索非 木之鋸,漸靡使之然也。夫銖銖而稱之,至石必差;寸 寸而度之,至丈必過。石稱丈量,徑而寡失。夫十圍之 木,始生如糵,足可搔而絕,手可擢而拔,據其未生,先 其未形也。磨礱底厲,不見其損,有時而盡;種樹畜養, 不見其益,有時而大;積德絫行,不知其善,有時而用; 棄義背理,不知其惡,有時而亡。臣願大王孰計而身 行之,此百世不易之道也。」吳王不納。乘等去而之梁, 從孝王游。景帝即位,御史大夫晁錯為漢定制度,損 削諸侯。吳王遂與六國謀反,舉兵西鄉,以誅錯為名。 漢聞之,斬錯以謝諸侯。枚乘復說吳王曰:「昔者秦西 舉胡戎之難,北備榆中之關,南距羌筰之塞,東當六 國之從。六國」乘信陵之籍,明蘇秦之約,厲荊軻之威, 并力一心以備秦。然秦卒禽六國,滅其社稷,而并天 下。是何也?則地利不同而民輕重不等也。今漢據全 秦之地,兼六國之眾,修戎狄之義,而南朝羌筰,此其 與秦,地相什而民相百,大王之所明知也。今夫讒諛 之臣為大王計者,不論骨肉之義,民之輕重,國之「大 小,以為吳禍,此臣所以為大王患也。夫舉吳兵以訾 於漢,譬猶蠅蚋之附群牛,腐肉之齒,利劍鋒接,必無 事矣。」天子聞吳率失職,諸侯願責先帝之遺約,今漢 親誅其三公以謝前過,是大王之威加於天下,而功 越於湯武也。夫吳有諸侯之位,而實富於天子;有隱 匿之名,而居過於中國。夫漢并二「十四郡,十七諸侯, 方輸錯出,運行數千里,不絕於道,其珍怪不如山東 之府。轉粟西鄉,陸行不絕,水行滿河,不如海陵之倉。 修治上林,雜以離宮,積聚玩好,圈守禽獸,不如長洲 之苑;游曲臺,臨上路,不如朝夕之池。深壁高壘,副以 關城,不如江淮之險。此臣之所以為大王樂也。今大 王還兵疾歸,尚得十半。不然,漢知吳之有吞天下之 心也,赫然加怒,遣羽林黃頭循江而下,襲大王之都, 魯東海絕吳之饟道;梁王飭車騎,習戰射,積粟固守, 以備滎陽,待吳之饑。大王雖欲反都,亦不得已。夫三 淮南之計,不負其約,齊王殺身以滅其跡,四國不得 出兵其郡,趙囚邯鄲,此不可掩,亦已明矣。大王已去 千里之國而制於十里之內矣。張、韓將北地,弓高宿 左右,兵不得下壁,軍不得大息,臣竊哀之。願大王孰 察焉。」吳王不用乘策,卒為禽滅。漢既平七國,乘由是 知名。景帝召拜乘為弘農都尉。乘久為大國上賓,與 英俊並游,得其所好。不樂郡吏,以病去官。復游梁,梁 客皆善屬詞賦,乘尤高。孝王薨,乘歸淮陰。武帝自為 太子,聞乘名,及即位,乘年老,迺以安車蒲輪徵乘,道 死。詔問乘子,無能為文者,後乃得其孽子皋。

穆生

按《漢書楚元王傳》:「楚元王交,字游,高祖同父少弟也。 好書,多材蓺。少時嘗與魯穆生、白生、申公俱受《詩》於 浮丘伯。伯者,孫卿門人也。漢六年,立交為楚王。元王 既至楚,以穆生、白生、申公為中大夫。高后時,浮丘伯 在長安,元王遣子郢客與申公俱卒業。元王薨,郢客 嗣,是為夷王。立四年薨,子戊嗣。初,元王敬禮申公等」, 穆生不耆酒,元王每置酒,常為穆生設醴。及王戊即 位,常設,後忘設焉。穆生退曰:「可以逝矣。」醴酒不設,王 之意怠不去,楚人將鉗我於市,稱疾臥。申公白生強 起之,曰:「獨不念先王之德與?今王一旦失小禮,何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