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09 (1700-1725).djvu/6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使,往問其故,彼若伏罪則已,不然,俟服除歲豐,舉兵

未晚』。」時令已下,言雖不行,識者韙之。明年,同知左夷 离畢事,改右夷离畢。開泰初,率兵巡西邊,時夷离堇 部下閘撒狘、撲里失室勃葛率部民道敵烈,追擒之, 令復業。遷國舅詳穩。從樞密使耶律世良伐高麗,還, 加同政事門下平章事,拜上京留守。敵烈為人寬厚, 達政體,廷臣皆謂有「王佐才。」漢人行宮都部署王繼 忠薦其材可為樞密使,帝疑其黨而止。為中京留守, 卒。

蕭韓家奴

按《遼史》本傳:「韓家奴,字休堅,涅剌部人,中書令安搏 之孫。少好學,弱冠入南山讀書,博覽經史,通遼、漢文 字。統和十四年始仕,家有一牛,不任驅策,其奴得善 價鬻之,韓家奴曰:『利己誤人,非吾所欲』。乃歸直取牛。 二十八年,為右通進,典南京栗園。重熙初,同知三司 使事。四年,遷天成軍節度使,徙彰愍宮使。帝與語,才」 之,命為詩友。嘗從容問曰:「卿居外有異聞乎?」韓家奴 對曰:「臣惟知炒栗,小者熟則大者必生,大者熟則小 者必焦,使小大均熟,始為盡美,不知其他。」蓋嘗掌栗 園,故託栗以諷諫。帝大笑。詔作《四時逸樂賦》,帝稱善。 時詔天下言治道之要,制問:「徭役不加於舊,征伐亦 不常有,年穀既登,帑廩既實,而民重困,豈為吏者慢, 為民者惰歟?今之徭役何者最重?何者尤苦?何所蠲 省則為便益?補役之法何可以復?盜賊之害何可以 止?」韓家奴對曰:「臣伏見比年以來,高麗未賓,阻卜猶 強,戰守之備,誠不容已。乃者選富民防邊,自備糧糗, 道路脩阻,動淹歲月。比至屯所,費已過半,隻牛單轂, 鮮有還者。其無丁之家,倍直傭僦,人憚其勞,半途亡 竄。故戍卒之食,多不能給。求假於人,則十倍其息,至 有鬻子割田不能償者,或逋役不歸,在軍物故,則復 補以少壯。其鴨淥江之東,戍役大率如此。況渤海、女 直、高麗,合從連衡,不時征討,富者從軍,貧者偵候,加 之水旱,菽粟不登,民以日困,蓋勢使之然也。方今最 重之役,無過西戍。如無西戍,雖遇凶年困弊,不至於 此。若能徙西戍稍近,則往來不勞,民無深患。」議者謂 徙之非便,一則損威名,二則召侵侮,三則棄耕牧之 地。臣謂不然。阻卜諸部,自來有之。曩時北至臚胊河, 南至邊境,人多散居,無所統壹,惟往來抄掠。及太祖 西征,至於流沙,阻卜望風悉降。西域諸國「皆願入貢, 因遷種落,內置三部,以益吾國。不營城邑,不置戍兵, 阻卜累世,不敢為寇。」統和間,皇太妃出師西域,拓土 既遠,降附亦眾。自後一部或叛,鄰部討之,使同力相 制,正得馭遠人之道。及城可敦,開境數千里,西北之 民,徭役日增,生業日殫,警急既不能救,叛服亦復不 恆,空有廣地之名,而無得地之實。若貪土不已,漸至 虛耗,其患有不勝言者。況邊情不可深信,亦不可頓 絕,得不為益,捨不為損。國家大敵,惟在南方,今雖連 和,難保他日。若南方有變,屯戍遼邈,卒難赴援。我進 則敵退,我還則敵來,不可不慮也。方今太平已久,正 可恩結諸部,釋罪而歸地,內徙戍兵,以增堡障,外明 約束,以正「疆界,每部各置酋長,歲脩職貢,叛則討之, 服則撫之,諸部既安,必不生釁。如是則臣雖不能保 其久而無變,知其必不深入侵掠也。」或云「棄地則損 威」,殊不知殫費竭財,以貪無用之地,使彼小部抗衡 大國,萬一有敗,損威豈淺?或又云「沃壤不可遽棄。」臣 以為土雖沃,民不能久居,一旦敵來,則不免內徙,豈 可指為吾土而惜之。夫帑廩雖隨部而有,此特周急 部民。一偏之惠,不能均濟天下。如欲均濟天下,則當 知民困之由而窒其隙。節盤遊,簡驛傳,薄賦斂,戒奢 侈,期以數年,則困者可蘇,貧者可富矣。蓋民者國之 本,兵者國之衛,兵不調則曠軍役,調之則損國本。且 諸部皆有補役之法,昔補役始「行,居者、行者類皆富 實,故累世從戍,易為更代。近歲邊虞數起,民多匱乏, 既不任役事,隨補隨缺,苟無上戶,則中戶當之,曠日 彌年,其窮益甚,所以取代為艱也。非惟補役如此,在 邊戍兵亦然。譬如一抔之土,豈能填尋丈之壑。欲為 長久之便,莫若使遠戍疲兵還於故鄉,薄其徭役,使 人人給足,則補」役之道可以復故也。臣又聞自昔有 國家者,不能無盜。比年以來,群黎凋弊,利於剽竊,良 民往往化為凶暴,甚者殺人無忌,至有亡命山澤,基 亂首禍。所謂民以困窮,皆為盜賊者,誠如聖慮。今欲 芟夷本根,願陛下輕徭省役,使民務農,衣食既足,安 習教化而重犯法,則民趨禮義,刑罰罕用矣。臣聞唐 「太宗問群臣治盜之方,皆曰『嚴刑峻法』。太宗笑曰:『寇 盜所以滋者,由賦斂無度,民不聊生。今朕內省嗜欲, 外罷游幸,使海內安靜,則寇盜自止。由此觀之,寇盜 多寡,皆由衣食豐儉、徭役重輕耳。今宜徙可敦城於 近地,與西南副都部署烏古敵烈隗、烏古等部聲援 相接。罷黑嶺二軍,并開、保州,皆隸東京,益東北戍軍 及南京總管兵,增脩壁壘,候尉相望,繕完樓櫓,浚治 城隍,以為邊防。此方今之急務也,願陛下裁之』。」擢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