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朝廷,武聞之,終不揚其惡。而聖子賓客為群盜得 繫廬江,聖自以子必死,武平心決之,卒得不死。自是 後聖慚服。武每奏事至京師,聖未嘗不造門謝恩。武 為刺史、二千石,有罪,應時舉奏,其餘賢與不肖,敬之 如一。是以郡國各重其守相。州中清平,行部必先即 學宮見諸生,試其誦論,問以得失,然後入傳舍,出《記》 問墾田頃畝,五穀美惡,已迺見二千石,以為常。初,武 為郡吏時,事太守何壽,壽知武有宰相器,以其同姓, 故厚之。後壽為大司農,其兄子為廬江長史。時武奏 事在邸,壽兄子適在長安。壽為具召武弟顯及故人 楊覆、眾等,酒酣,見其兄子曰:「此子揚州長史,材能駑 下,未嘗省見。」顯等甚慚,退以謂武。武曰:「刺史古之方 伯,上所委任,一州表率也。職在進善退惡。吏治行有 茂異,民有隱逸,迺當召見,不可有所私問。」顯、覆眾強 之,不得已召見,賜卮酒。歲中,廬江太守舉之,其守法 見憚如此。為刺史五歲,入為丞相司直。丞相薛宣敬 重之,出為清河太守。數歲,坐郡中被災害什四以上 免。久之,大司馬、曲陽侯王根薦武,徵為諫大夫,遷兗 州刺史。入為司隸校尉,徙京兆尹。二歲,坐舉方正所 舉者,召見,槃辟雅拜。有司以為詭眾虛偽,武坐左遷 楚內史,遷沛郡太守,復入為廷尉。綏和元年,御史大 夫孔光左遷廷尉,武為御史大夫。成帝欲修辟雍,通 三公官,即改御史大夫為大司空,武更為大司空,封 汜鄉侯,食邑千戶,汜鄉在瑯琊不其,哀帝初即位,褒 賞大臣,更以南陽犫之博望鄉為汜鄉侯國,增邑千 戶。武為人仁厚,好進士,獎稱人之善。為楚內史,厚兩 龔;在沛郡,厚兩唐。及為公卿,薦之朝廷。「此人顯於世 者,何侯力也?」世以此多焉。然疾朋黨,問文吏必於儒 者,問儒者必於文吏,以相參檢。欲除吏,先為科例,以 防請託,其所居亦無赫赫名,去後常見思。及為御史 大夫、司空,與丞相方進共奏言:「往者諸侯王斷獄治 政,內史典獄事,相總綱紀,輔王中尉備盜賊。今王不 斷獄,與政,中尉官罷職,并內史,郡國守相委任,所以 一統信安百姓也。今內史位卑而權重,威職相踰,不 統尊者難以為治。臣請相如太守,內史如都尉,以順 尊卑之序,平輕重之權。」制曰:「可。」以內史為中尉。初,武 為九卿時,奏言宜置三公官,又與方進共奏罷刺史, 更置州牧,後皆復復故,語在《朱博傳》。惟內史事施行, 多所舉奏,號為煩碎,不稱賢公。功名略比薛宣,其材 不及也,而經術正直過之。武後母在郡,遣吏歸迎,會 成帝崩,吏恐道路有盜賊,後母留止左右。或譏武事 親不篤,哀帝亦欲改易大臣,遂策免武,曰:「君舉錯煩 苛,不合眾心;孝聲不聞,惡名流行,無以率示四方。」其 上大司空印綬,罷歸就國。後五歲,諫大夫鮑宣數稱 冤之。天子感丞相王嘉之對,而高安侯董賢亦薦武, 武由是復徵為御史大夫。月餘,徙為前將軍。先是,新 都侯王莽就國數年,上以太皇太后故,徵莽還京師。 莽從弟成都侯王邑為侍中,矯稱太皇太后指,白哀 帝,為莽求特進,給事中。哀帝復請之。事發覺,太后為 謝。上以太后故,不忍誅之,左遷邑為西河屬國都尉, 削千戶。後有詔舉太常,莽私從武求舉,武不敢舉。後 數月,哀帝崩,太后即日引莽入,收大司馬董賢印綬, 詔有司舉可大司馬者。莽故大司馬,辭位,辟丁傅,眾 庶稱以為賢。又太后近親自大司徒孔光以下,舉朝 皆舉莽。武為前將軍,素與左將軍公孫祿相善,二人 獨謀以為「往時孝惠、孝昭少主之世,外戚呂、霍、上官 持權,幾危社稷。今孝成、孝哀比世無嗣,方當選立親 近輔幼主,不宜令異姓大臣持權,親疏相錯,為國計 便。」於是武舉公孫祿可大司馬,而祿亦舉武。太后竟 自用莽為大司馬。莽風有司劾奏武、公孫祿互相稱 舉,皆免。武就國後,莽寖盛為宰衡,陰誅不附己者。元 始三年呂寬等事起,時大司空甄豐承莽風指,遣使 者乘傳案治黨與,連引諸所欲誅,上黨鮑宣、南陽彭 偉、杜公子,郡國豪傑坐死者數百人。武在見誣中,大 理正檻車徵武,武自殺,眾人多冤武者,莽欲厭眾意, 令武子況嗣為侯,諡武曰「剌侯。」莽篡位,免況為庶人。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18 (1700-1725).djvu/13
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