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19 (1700-1725).djvu/8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按《宋史》本傳:「溱字濟叔,揚州人,進士第一,通判亳州, 直集賢院,同修起居注。坐預進奏院宴飲,出知蘄、楚、 舒三州,復修起居注。」儂智高寇嶺南,詔奏邸毋得輒 報,溱言一方有警,使諸道聞之,共得為備。今欲人不 知,此何意也。進知制誥,又出知杭州,入為翰林學士。 疏論宰相陳執中姦邪,仁宗還其疏。溱曰:「以口舌論 人,是陰中大臣也,願出以示執中,使得自辨。」未幾,執 中去,溱亦以侍讀學士知徐州。賜宴資善堂,遣使諭 曰:「此特為卿設,宜盡醉也。」詔自今由經筵出者視為 例。徙成德軍。時方開六塔河,宰相主其議。會地震,溱 請罷之以答天戒。溱豪侈自放,簡忽於事,與都轉運 使李參不相能,還判流內銓。參劾其借官麴作酒,以 私貨往河東貿易,及違式受餽贐,事下大理議,溱乃 未嘗受,而外廷紛然,謂溱有死罪。帝知其過輕,但貶 秩知和州。御史以為未抵罪,分司南京。起知池州、江 寧府,復集賢院學士,加龍圖閣直學士、知開封府。時 為京尹者比不稱職,溱精識過人,辨訟立斷,豪惡斂 蹟。嘗以職事對,神宗察其有疾色,勉以近醫藥,已而 果病。改樞密直學士、提舉醴泉觀,遂卒,年五十五,贈 禮部侍郎。帝悼念之,詔中書曰:「溱立朝最孤,知事君 之節,絕蹟權貴,故中廢十餘年,人無言者。方擢領要 劇,而奄忽淪亡,家貧子幼,遭此大禍,必至狼狽。宜優 給賻禮官庀與葬,以厲臣節。」敕其婦兄護喪歸。溱開 敏善議論,一時名輩皆推許。然自貴重,在杭州接賓 客不過數語,時目為「七字舍人」云。

彭思永

按《宋史》本傳:「思永,字季長,廬陵人。第進士,知南海分 寧縣,通判睦州。台州大水敗城,人多溺,往攝治焉。盡 葬死者,作文祭之。民貧不能葺居,為伐木以助之。數 月,公私之舍皆具,城築高於前,而堅亦如之。知潮州、 常州,入為侍御史。論內降授官賞之弊,謂斜封非盛 世所當有,仁宗深然之。皇祐祀明堂前一日,有傳百」 姓皆進秩者,思永言不宜濫恩以益僥倖。時張堯佐 已貴而猶覬執政,王守忠已受寵而求旄節,思永率 同列言之。或曰:「俟命出未晚也。」思永曰:「先事而言,第 得罪爾。命一出,不可止矣。」遂獨抗疏曰:「陛下覃此謬 恩,豈為天下孤寒哉?不過為堯佐、守忠取悅眾人耳。 外戚秉政,宦侍用權,非社稷之福也。」帝怒,中丞郭勸、 諫官吳奎為之請,乃以汎恩轉司封員外郎,而解臺 職,為湖北轉運使。下溪蠻彭仕羲作亂,先移書激罵 辰州守,守將討之。思永按部適至,仕羲懼,遣使迎謝, 寢其謀。加直史館,為益州路轉運使。成都府吏盜公 錢,付獄已三歲,出入自如。思永攝府事,甫一日,即具 獄,民以楮券為市,藏衣帶中,盜置刃於抓,捷取之,鮮 敗者。思永得一人,詰之,悉黥其黨隸兵間。中使歲祠 峨眉,率留成都,掊珍玩,價直數百萬錢,悉出於民。思 永朘其三之一,使怒去,而不能有所中傷也。尋為戶 部副使,擢天章閣待制、河北都轉運使、知瀛州。北俗 以桑麻為產籍,民懼賦不敢藝,日益貧,思永始奏更 之。徙知江寧府。治平中,召為御史中丞。濮王有稱親 之議,言事者爭之,皆斥去。思永更上疏極論曰:「濮王 生陛下,而仁宗以陛下為嗣,是仁宗為皇考,而濮王 於屬為伯,此天地大義,生人大倫。如乾坤定位,不可 得而變也。陛下為仁廟子,曰考曰親,乃仁廟也。若更 施於濮王,是有二親矣。使王與諸父夷等,無有殊別, 則於大孝之心亦為難安。臣以為當尊為濮國大王, 祭告之辭,則曰『姪嗣皇帝,書名昭告於皇伯父。在王 則極尊崇之道,而於仁廟亦無所嫌矣。此萬世之法 也』。」疏入,英宗感其切至,垂欲施行,而中書持之甚力, 卒不果。神宗即位,御史蔣之奇糾歐陽修陰事,挽思 永自助。思永以為帷薄之私,非外人所知,但其首建 濮議,違典禮以犯眾怒,不宜更在政府。詔問語所從 來,思永不肯對,而極陳大臣專恣朋黨。乃出知黃州, 改太平州。熙寧三年,以戶部侍郎致仕,卒,年七十一。 思永仁厚廉恕,為兒時,旦起早學,得金釵於門外,默 坐其處。須臾亡釵者來,物色,審之良是,即付之。其人 欲謝以錢,思永笑曰:「使我欲之,則匿金矣。」始就舉,持 數釧為資。同舉者過之,出而玩,或墜其一於袖間,眾 相為求索,思永曰:「數止此耳。」客去,舉手揖,釧墜於地, 眾皆服其量。居母喪,窶甚,鄉人餽之無所受。子衛,亦 孝謹,以父老棄官家居十餘年,族里稱之。

俞充

按《宋史》本傳:「充字公達,明州鄞人。登進士第,熙寧中, 為都水丞,提舉沿汴淤泥,溉田為上腴者八萬頃。檢 正中書戶房,加集賢校理、淮南轉運副使,遷成都路 轉運使。茂州羌寇邊,充上十策禦戎。神宗遣內侍王 中正司經制,建三堡,復永康為軍,因詐殺羌眾以為 中正功,與深相結,至出妻拜之。中正還闕,舉充可任」, 召判都水監,進直史館、中書都檢正。御史彭汝礪論 其媚事中正,命遂寢。河決曹村,充往救護,還陳河防 十餘事,概論「水衡之政不修,因循苟且,浸以成習。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