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19 (1700-1725).djvu/9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講厚,亦持此說邪?」對曰:「臣荷皇恩厚,不敢以非禮名

號加於王,所以報王也。」帝大悟,自是不復議。以疾請 謝,事不許。疾愈入見,帝喜曰:「侍講乃欲捨朕去乎?」神 宗立,進龍圖閣直學士,求知襄州,未行,改滑州。自工 部郎中為本曹侍郎致仕,給全奉。後八年,卒,年八十。 詔賻絹千匹,官其二孫,賜家人冠帔,人以為寵。

趙概

按《宋史》本傳:「概字叔平,南京虞城人。少篤學自力,器 識宏遠,為一時名輩稱許。中進士第,通判海州,為集 賢校理、開封府推官。奏事殿中,仁宗面賜銀緋,出知 洪州。州城西南薄章江,有汎溢之虞,概作石隄二百 丈,高五丈,以障其衝,水不為患。僚吏鄭陶、饒奭挾持 郡事為不法,前守莫能制。州之歸化卒,皆故時群盜。」 奭造《飛語》曰:「卒得廩米陳惡,有怨言,不更給善米,且 生變。」概不答。卒有自容州戍逃歸而犯夜者,斬之以 徇。因收陶奭抵罪,闔府股栗。加直集賢院、知青州。坐 失舉澠池令張誥免。久乃起,監密州酒、知滁州。山東 有寇李二過境上,告人曰:「我東人也,公嘗為青州民, 愛之如父母,我不忍犯。」率眾去。召修起居注。歐陽修 後至,朝廷欲驟用之,難於越次。概聞請郡,除天章閣 待制,糾察在京刑獄,修遂知制誥,踰歲,概始代之。郊 祀當任,子進階爵,乞回其恩,封母郡太君。宰相謂曰: 「君即為學士,擬封不久矣。」概曰:「母年八十二,願及今 拜君,賜以為榮。」乃許之,後遂為例。蘇舜欽等以群飲 逐概,言:「預會者皆館閣名士,舉而棄之,觖士大夫望, 非國之福也。」不報。求知蘇州,終母喪,入為翰林學士, 聘契丹。契丹主會獵,請賦《信誓如山河》詩成,親酌 玉杯為概勸,且授侍臣劉六符素扇寫之,納袖中,其 禮重如此。還兼侍讀學士。諫官郭申錫論事忤旨,帝 欲加罪,概曰:「陛下始面諭申錫毋面從,今黜之,何以 示天下?」乃止。以龍圖閣學士、知鄆州、應天府,代韓絳 為御史中丞。絳以論張茂實不宜典宿衛罷,概至,首 言之,茂實竟去。御藥院內臣有寄資至團練使者,謂 之暗轉,概請明限以年,詔俟出院遷之,毋得累寄。擢 樞密使、參知政事。數以老求去,熙寧初,拜觀文殿學 士、知徐州,自左丞轉吏部尚書,前此執政遷官未有 也。以太子少師致仕,退居十五年,嘗集古今諫爭事 為《諫林》百二十卷上之。神宗賜詔曰:「請老而去者,類 以聲問不至朝廷為高,唯卿有志愛君,雖退處山林, 未嘗一日忘也。當置於坐右。」時用省閱。元豐六年,薨, 年八十八。贈太子太師,諡曰康靖。概秉心和平,與人 無怨怒,雖在事如不言,然陰以利物者為不少,議者 以比劉寬、婁師德坐張誥貶六年,念之終不衰。誥死℅, 卹其家備至。歐陽修遇概素薄,又躐知制誥,及修有 獄,概獨抗章明其罪,言「為仇者所中傷,不可以天下 法為人報怨。」修得解,始服其長者。為鄆州時,吏按前 守馮浩侵公使錢三十萬,當以職田租償。概知其貧, 為代以己奉。其平生所為類此。概初名禋,嘗夢神人 金書名簿有趙概,遂更云。

齊恢

按《宋史》本傳:「恢字熙業,蒲陰人,唐宰相映之裔也。第 進士,歷通判陳州,提點成都府路刑獄。三年,徙河東。 凡公帑格外餽餉之物,一無所受。單車而東,入為戶 部判官。神宗出閣,精簡官僚,韓琦薦其賢,以直昭文 館,為穎王府翊善,進太子左諭德。帝即位,拜天章閣 待制,知通進銀臺司,出知相州,召知審官西院,糾察」 在京刑獄,卒,年六十六。恢居鄉里,恂恂稱君子。臨政 府,明白簡約,不苛擾,所至人愛之。帝念舊僚,自諫議 大夫特贈工部侍郎。

劉庠

按《宋史》本傳:「庠字希道,彭城人。八歲能詩。蔡齊妻以 子,用齊遺奏,補將作監主簿。復中進士第,為高密廣 平院教授。英宗求直言,庠上書論時事。帝以示韓琦, 琦對之未識,帝益嘉重,除監察御史裡行。日食甫數 日,苑中張具待幸,庠言非所以祈天戒,詔罷之。會聖 宮修仁宗神御殿,甚宏麗,庠言天子之孝在繼先志 隆大業,不在宗廟之靡,宜損其制,以昭先帝儉德。」奉 宸庫被盜,治守藏吏,庠言:「皇城幾察厲禁,實近侍主 之,當并按。」仁宗外家李珣犯銷金法,庠奏言法行當 自貴近始。帝不豫,儲嗣未正。庠拜疏謂:「太子天下本 漢文帝於初元即為無窮計。穎王長且賢,宜亟立,使 日侍禁中,閱四方章奏。」帝皆行之。神宗立,遷殿中侍 御史,為右司諫。言:「中國禦戎之策,守信為上。昔元昊 之叛,五來五得志,海內為之困弊。今莫若示大信,捨 近功,為國家長利。」奉使契丹,故事,兩國忌日不相避。 契丹張宴白溝日,當英宗祥祭,庠丐免,契丹義而聽 之。除集賢殿修撰、河東轉運使。庠計一路之產,鐵利 為饒,請復舊冶鼓鑄,通隰州鹽礬博易以濟用。又請 募民入粟塞下,豫為足食。進天章閣待制、河北都轉 運使。契丹侵霸州土場,或言河北不可不備。庠上五 策,料其必不動,已而果然。大河東流,議者欲徙而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