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20 (1700-1725).djvu/7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階奉議大夫,政績愈著。以亞中大夫、江州路總管致 仕。

敬儼

按《元史》本傳:「儼字威卿,其先河東人,後徙易水。五世 祖嗣徽,仕金,官至參知政事。曾祖子淵,樂陵令。祖鑑, 同知嵩州事,皆以進士起家。父元長,有學行,官至太 常博士。儼,其仲子也。幼不為嬉戲事,長嗜學,善屬文, 御史中丞郭良弼薦為殿中知班。著《憲章》若干卷,受 知於廣平王月呂祿郡演連辟太傅、太師、兩府掾,調」 高郵縣尹,未赴選,充中書省掾。朱清、張瑄為海運萬 戶,豪縱不法。適儼典其文牘,嘗致厚賂,儼怒拒之,二 人以罪伏誅。權貴多以賄敗連坐,獨儼不與。大德二 年,授吏部主事,改集賢司直。會湖湘有警,丞相哈剌 哈孫荅剌罕奏「儼奉詔恤民,且觀釁」,甚稱旨意。六年 擢禮部員外郎。有故郡守子當以廕「補官。」繼母訴其 非嫡者,儼察其誣,按之,果如所言。七年,拜監察御史。 時省臣有既黜而復收用者,參預官巧佞,與相比周, 以黷貨撓法,即日劾去之。江浙行省與浙西憲司交 章相攻擊,事聞,命省臺遣官往治之。儼與阿思蘭海 牙偕行,議多不合,兩上之朝廷,卒是儼議。七月,遷中 書左司都事,扈從上京。西京賈人有以運糧供餉北 邊而得官者,盜用至數十萬石,以利啗主者,匿不發, 儼按徵之以輸邊。九年,授吏部郎中,以父病辭。已而 父卒,既終喪,復入御史臺為都事。中丞何某與執政 有隙,省議欲覈臺選之當否,儼曰:「邇者省除吏千餘 人,臺亦當分別之邪?」語聞,議遂寢。江南行御史臺與 江浙省爭政事聞,儼曰:「省臺政事,風化本原,各宜盡 職,顧乃以小故忿爭而瀆上聽乎?」建康路總管侯珪 貪縱,事敗,儼亟遣官決其事,及其夤緣近倖,奏請原 之。命下,已無及矣。武宗撫軍北邊,成宗昇遐,宰臣有 異謀者,事定,命儼預鞫,問之,悉得其情。除山北廉訪 副使,入為右司郎中。武宗臨御湖廣,省臣有偽為警 報,馳驛入奏,以圖柄用者,儼面詰之曰:「汝守方面,既 有警,豈得離職,是必虛誕耳。」其人竟以狀露被斥。旱 蝗為災,民多因饑為盜,有司捕治,論以真犯。獄既上, 朝議互有從違。儼曰:「民饑為盜,迫於不得已,非故為 也。且死者不可復生,宜在所矜貸。」用是得減死者甚 眾。至大元年,授左司郎中,擢江南諸道行御史臺治 書侍御史。先是,儼以議立尚書省,忤宰臣意,適兩淮 鹽法久滯,乃左遷儼為轉運使,欲以陷之。比至,首劾 場官之貪汙者。法既大行,課復增羨,至二十五萬引。 河南行省參政來會鹽筴,將以羨數為歲入常額。儼 以亭戶凋弊已甚,以羨為額,民力將殫,病人以為己, 非。宰臣事,事遂止。仁宗踐祚,召為戶部尚書。廷議欲 革尚書省弊政,儼言:「遽罷錢不用,恐細民失利。」不從, 以疾辭。皇慶元年,除浙東道廉訪使。有錢塘退卒詐 服僧衣,稱太后旨,建婺州雙溪石橋,因大興工役以 病民。儼命有司發姦贓杖遣之,仍請奏罷其役。郡大 火,焚數千家,儼命發廩以賑貧餒。取憲司廢堂材木 及諸路學廩之羨者,建孔子廟。二年,拜江西等處行 中書省參知政事。舊俗,民有爭,往往越訴於省,吏得 並緣為姦利,訟以故繁。儼令下省府,非有司不得侵 民,訟事遂簡。詔設科舉,儼薦臨川吳澂、金陵楊剛中 為考試官,得人為多。其年冬,移疾退居真州。除江南 諸道行御史臺侍御史,不赴。四年春,詔促就前職,以 疾辭。七月,召為侍御史。十月,遷太子副詹事,御史大 夫脫歡荅剌罕奏留之,制曰:「可。」湖廣省臣以贓敗,儼 一日五奏,卒正其罪。臺臣有劾去而復職者,御史復 劾之,章再上,有旨命丞相、樞密共決之。儼曰:「如是,則 臺事去矣。」遂即帝前奏黜之,因伏殿上叩頭請代,帝 諭之曰:「事非由汝,汝其復位。」五年夏五月,拜中書參 知政事,臺臣復奏留之,儼亦陛辭,不允,賜《大學衍義》 及所服犀帶。每入見,帝以字呼之曰「威卿」而不名。其 見禮遇如此。舊制,諸院及寺監得奏除其僚屬者,歲 久多冒濫,富民或以賂進,有至大官者。儼以名爵當 慎惜,會臺臣亦以為言,乃奏請悉追奪之,遂著為令。 六年,告病,賜衣一襲,遣醫視療。儼以其鄉在近圻,恐 復徵用,乃徙居淮南,雖親故皆不接見。至治元年,除 陝西諸道行御史臺中丞。泰定元年,改江南諸道行 御史臺中丞,皆不赴。年六十五即告老。朝廷雖命其 子自強為安慶總管府判官,而未從其請。四年春,遣 使賜酒,徵為集賢大學士、榮祿大夫、商議中書省事。 儼令使者先返,而挈家歸易水。九月,帝特署為中政 院使,復賜酒召之。乃輿疾入見,賜食慰勞,親為差吉 日使視事,命朝會日無下拜。是月,拜中書平章政事, 復以老病辭,不從。天曆改元,朝議欲盡戮朝臣之在 上京者,儼抗論謂:「是皆循常歲例從行,殺之非罪。」眾 賴之獲免。居月餘,傷足,告歸。家居十餘年,痺不能行, 猶劬書不廢。臨終戒子弟曰:「國恩未報,而至不祿,奈 何?汝曹當清白守恆業,無急仕進。」正冠幘,端坐而逝。 贈翰林學士承旨、光祿大夫、柱國,封魯國公,諡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