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32 (1700-1725).djvu/4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陸倕傳》:「倕與樂安任昉友善,為《感知己賦》以贈昉,昉

因此名以報之。曰:信偉人之世,篤本侯服於陸鄉。緬 風流與道素,襲袞衣與繡裳。還伊人而世載,並三駿 而龍光。過龍津而一息,望鳳條而曾翔。彼白玉之雖 潔,此幽蘭之信芳,思在物而取譬,非斗斛之能量。匹 聳峙於東岳,比凝厲於秋霜,不一飯以妄過,每三錢 以投渭。匪蒙袂之敢嗟,豈溝壑之能衣。既蘊藉其有 餘,又淡然而無味。得意同乎卷懷,違方似乎仗氣,類 平叔而靡雕,似子雲之不樸。冠眾善而貽操,綜群言 而名學。折高戴於后臺,異鄒顏乎董幄。採三詩於河 間,訪九師於淮曲。術兼口傳之書,藝廣鏗鏘之樂。時 坐睡而梁懸,裁枝梧而錐握。既文過而意深,又理勝 而辭縟。咨余生之荏苒,追歲暮而傷情。測徂陰於堂 下,聽鳴鐘於洛城。唯忘年之陸子,定一」遇於班荊。余 獲田蘇之價,爾得海上之名。信落魄而無產,終長對 於短生。饑虛表於徐步,逃責顯於疾行。子比我於叔 則,又方余於耀卿。心照情交,流言靡惑,萬類闇求,千 里懸得。言象可廢,蹄筌自默。居非連棟,行則同車。冬 日不足,夏日靡餘。肴核非餌,絲竹豈娛?我未捨駕,子 已回輿,中飯相顧,悵然動色。「邦壤既殊,離會莫測。存 異山陽之居,沒非《要離》之側。似膠投漆中,《離婁》豈能 識?」其為士友所重如此。

《劉顯傳》:「顯與河東裴子野、南陽劉之遴、吳郡顧協連 職禁中,遞相師友,時人莫不慕之。」

《韋放傳》:放與吳郡張率,皆有側室,懷孕,因指為婚姻。 其後各產男女,未及成長而率亡,遺嗣孤弱,放常贍 恤之。及為北徐州,時有勢族請姻者,放曰:「吾不失信 於故友。」乃以息岐取率女。又以女適率子。時稱放能 篤舊。

《孫謙傳》:「有彭城劉融者,行乞疾篤無所歸,友人輿送 謙舍,謙開廳事以待之。及融死,以禮殯葬之,眾皆服 其行義。」

《王僧孺傳》:「僧孺出為錢唐令。初,僧孺與樂安任昉遇 竟陵王西邸,以文學會友。及將之縣,昉贈詩曰:『惟子 見知,惟余知子。觀行視言,要終猶始。敬之重之,如蘭 如茝。形應影隨,曩行今止。百行之首,立人斯著。子之 有之,誰毀誰譽。修名既立,老至何遽。誰其執鞭,吾為 子御。劉略、班藝,虞志荀錄。伊昔有懷,交相欣勗。下帷 無倦,升高有屬。嘉爾晨燈,惜余夜燭』。」其為士友推重 如此。

《南史徐勉傳》:「勉遷臨海王西中郎田曹行參軍,俄徙 署都曹。時琅邪王融一時才儁,特相慕悅,嘗請交焉。」 《許懋傳》:「懋篤志好學,為豫章王行參軍,轉法曹,後兼 國子博士,與司馬褧同志友善。」

《江夷傳》:夷六世孫總,轉侍郎尚書僕射范陽張纘,度 支尚書琅邪王筠,都官尚書南陽劉之遴,並高才碩 學。總時年少有名,纘等雅相推重,為忘年交。

《張弘策傳》:弘策子纘,累遷尚書吏部郎,俄而長兼侍 中。河東裴子野曰:「張吏部有喉脣之任,已恨其晚矣。」 子野初未與纘遇,便虛相推重,因為忘年之交。 《裴松之傳》:松之曾孫子野,與沛國劉顯、南陽劉之遴、 陳郡殷芸、陳留阮孝緒、吳郡顧協、京兆韋稜皆博學, 深相賞好,顯尤推重之。

《徐伯陽傳》:「伯陽除記室參軍。太建初中,記室李爽,記 室張正見,左戶郎賀徹,學士阮卓,黃門郎蕭詮,三公 郎王由禮,處士馬樞,記室祖孫登,比部郎賀循,長史 劉刪等,為文會之友。後有蔡凝、劉助、陳暄、孔範亦預 焉。此一時之士也。遊宴賦詩,動成卷軸。伯陽為其集 序,盛傳於世。」

《魏書辛紹先傳》:「紹先明敏有識量,與廣平游明根、范 陽盧度世、同郡李承等甚相友善。」

《崔模傳》:「模長者篤厚,不營榮利。與崔頤相親,往來如 家。」

《胡叟傳》:叟拜虎威將軍,高宗時歸家不治產業,饑貧 不以為恥,見車馬榮華者,視之蔑如也。初,叟一見高 允曰:「吳鄭之交,以縞紵為羙談,吾之於子以絃韋為 幽贄。」以此言之,彼可無愧也。

《李彪傳》:「彪字道固,頓丘衛國人。雖與宋弁結管鮑之 交,弁為大中正,與高祖私議,猶以寒地處之,殊不欲 微相優假。彪亦知之,不以為恨。及弁卒,彪痛之無已, 為之哀誄,備盡辛酸。郭祚為吏部,彪為子志求官,祚 仍以舊第處之,彪以位經常伯,又兼尚書,謂祚應以 貴游拔之深,用忿怨,形於言色。時論以此譏祚。祚每」 曰:「尒與義和至交,豈能饒尒而怨我乎?」任城王澄與 彪先亦不睦,及為雍州,彪詣澄為志求其府寮,澄釋 然為啟,得列曹行參軍,時稱美之。

《張彝傳》:「彝性公彊,有風氣,歷覽經史。與盧淵、李安民 等結為親友,往來朝會,常相追隨。淵為主客令,安民 與彝並為散令。」

《崔休傳》:「休少孤貧,矯然自立。舉秀才入京師,與中書 郎宋弁,通直郎邢巒雅相知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