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37 (1700-1725).djvu/8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如鄭戩、葉清臣等悉出,乃以庠知揚州。」

《蔣堂傳》:「堂以樞密直學士知益州。楊日嚴在蜀有能 名,堂素不樂之。於是節游宴,減廚傳,專尚寬縱,頗變 日嚴之政。」

《張昇傳》:至和二年,召兼侍讀,拜御史中丞。劉沆在相 位,以御史范師道、趙抃嘗攻其惡,陰欲出之。昇曰:「天 子耳目之官,奈何用?」宰相怒而斥。上章力爭之,沆竟 罷去。

儒林公議:「范仲淹、富弼初被進用,銳於建謀,作事不 顧時之可否。時山東人石介方為國子監直講,撰《慶 曆聖德詩》,以美得人,中有『惟仲淹弼,一夔一契』之句, 氣類不同者,惡之若讎。未幾,謗訾群興,范、富皆罷為 郡,介詩頗為累焉。」

《聞見前錄》:王荊公薦呂申公為中丞,其辭以謂有八 元、八覬之賢。未半年所論不同,復謂有驩兜、共工之 奸。荊公之喜怒如此。

《剡溪野語》:王荊公草制,詞極醜詆,范蜀公笑誦其辭 曰:「材無任職之能,某披襟當之。內有謀利之實,則夫 子自道也。」

《宋史孫復傳》:「復與胡瑗不合,在太學常相避。瑗治經 不如復,而教養諸生過之。」

《野老記》:聞:蔡京與陳了翁有筆硯之舊,了翁深嫉之, 嘗入朝,已立班。上御殿差晚,杲日照耀,眾莫敢仰視, 京注目久而不瞬,謂同省曰:「此公真大貴人也。」或曰: 「公明知其貴,胡不少貶,而議論之間有不恕,何邪?」了 翁誦老杜詩曰:「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且此人得 志,乃國家之大賊,天下之大蜮。遂以急速公事請疏 「京《悖逆姦詐十事》。」

《宋史王淮傳》:「淮為丞相,朱熹為浙東提舉,劾知台州 唐仲友。淮素善仲友,不喜熹,乃擢陳賈為監察御史, 俾上疏言:『近日道學假名濟偽之弊,請詔痛革之』。」鄭 丙為吏部尚書,相與協力攻道學,熹由此得祠。其後 慶元偽學之禁始於此。

《陳騤傳》:寧宗即位,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趙汝愚 為右丞相,騤素所不快,未嘗同堂語。汝愚擬除劉光 祖侍御史,騤奏曰:「劉光祖舊與臣有隙,光祖入臺,臣 請避之。」汝愚愕而止。

《金史守貞傳》:趙秉文由外官入翰林,遽上書言:願陛 下進君子,退小人。上問:君子小人謂誰,秉文對:「君子 故相完顏守貞,小人今參知政事胥持國。」其為天下 推重如此。

《元史韓若愚傳》:「若愚參議中書省事,鐵木迭兒為右 丞相,以憎愛進退百官,恨若愚不附己,羅織以事。帝 知其枉,不聽。」

《明外史李默傳》:「默性褊淺,用愛憎為軒輊,頗私鄉舊, 以恩威自歸,士論亦不甚附之。」

《宵練匣》《黃蘿石》平生好善惡惡甚嚴,自舉以問陽明 老師,曰:「好字原是好字,惡字原是惡字。」黃於言下躍 然。

好惡部雜錄

《易經謙彖傳》:「人道惡盈而好謙。」

《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子大叔曰:「民有好惡喜怒哀樂, 生於六氣。」好生於陽,惡生於陰。

喜生於好,怒生於惡。

范氏之臣王生曰:「好不廢過,惡不去善,義之經也。」 《國語》子高曰:「仁者可好可惡,好之不偪,惡之不怨。不 仁者則不然,人好之則偪,惡之則怨。」

《管子·樞言》篇:「愛者,憎之始也。」

《莊子刻意》篇:「喜怒者道之過;好惡者德之失。」

《商子慎法》篇:「夫以法相治,以數相舉者,不能相益;訾 言者不能相損。民見相譽無益,相管附,惡見訾言無 損,習相憎,不相害也。夫愛人者不阿,憎人者不害,愛 惡各以其正,治之至也。」

《荀子樂論》篇:「夫民有好惡之情,而無喜怒之應,則亂。 先王惡其亂也,故修其行,正其樂,而天下順焉。」 《韓非子說難》篇:「論其可愛,則以為藉資;論其所憎,則 以為嘗己也。」

《淮南子原道訓》:「好憎者,心之過也。」

《氾論》訓好憎理則憂弗近也。

古諺心誠憐白髮,元情不怡豔色媸。

女愛不敝席,男懽不盡輪。

《夢溪筆談》:「范文正常言,史稱諸葛亮能用度外人。用 人者莫不欲盡天下之才,常患近己之好惡而不自 知也。能用度外人,然後能周大事。」

《清波雜志》:詞頭代王言:「賞功罰罪,若風雷鼓舞天下。 要當采公論載於訓詞,以昭示懲勸。其除名官,若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