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39 (1700-1725).djvu/3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啄薄徒。」嘗譏名人詩病云:「李山甫覽《漢史》云:『王莽弄 來曾半破,曹公將去便平沈』。定是破船詩。李群玉《詠 鷓鴣》云:『方穿詰曲崎嶇路,又聽鉤輈格磔聲』。定是梵 語詩。羅隱云:『雲中雞犬劉安過,月裏笙歌煬帝歸』。定」 是鬼詩。杜荀鶴云:「今日偶題題似著,不知題後更誰 題。」此衛子詩也。不然安有《四蹄贊》,寧笑謝而已。 《冷齋夜話》:予與李德修游公義,過一新貴人,貴人留 食,予三人者皆以左手舉箸,貴人曰:「公等皆左轉也。」 予遂應聲曰:「我輩自應須左轉,知君豈是背匙人。」一 座大笑,噴飯滿案。

《退朝錄》:邇英閣,講諷之所也。閣後有隆儒殿,在叢竹 中,制度特小。王原叔久在講筵而身品短,同列戲之 曰:「宜為隆儒殿學士。」

《南濠詩話》:「袁景文初甚貧,常館授一富家。景文性疏 放,師道頗不立。未幾辭歸,其家別延陳文東壁。文東 懲景文故,待弟子甚嚴。一日景文來訪,文東適出,因 大書其案云:『去年先生靡恃己,今年先生罔談彼。若 無幾箇始制文,如何教得猶子比』。亦可謂善謔已。」 《軒渠錄》:「王齊宗字彥齡,懷州人。高才不羈,為太原掾 官」,嘗作《青玉案》《望江南》小詞,以嘲帥與監司,監司聞 之,大怒責之。彥齡斂板向前,應聲答曰:「某居下位,常 恐被人讒。只是曾填青玉案,何曾敢做望江南。請問 馬初監。」時馬初監者,適與彥齡並坐,馬皇恐,亟自辯 訴。既退,詰彥齡曰:「某舊不知子,乃以某為證,何也?」彥 齡笑曰:「且借公趁韻,幸勿多怪。」

《春渚紀聞》:姑蘇李章敏於調戲,偶赴鄰人小集,主人 者雖富而素鄙。會次,章適坐其旁。既進饌,章視主人 之前一煎鮭特大於眾客者,章即請於主人曰:「章與 主人俱蘇人也,每見人『蘇』字不同,其魚不知合在左 邊者是,右邊者是也。」主人曰:「古人作字,不拘一體,移 易從便也。」章即引手取主人之魚示眾客曰:「領主人 指揮,今日左邊之魚,亦合從便移過右邊,如何?」一座 輟飯而笑,終席乃已。

《夢溪筆談》:張唐卿進士第一人及第,期集於興國寺, 題壁云:「一舉首登龍虎榜,十年身到鳳凰池。」有人續 其下云:「君看姚曄并梁固,不得朝官未可知。」後果終 於京官。

有一故相,遠派在姑蘇,嘗嬉遊,書其壁曰:「大丞相再 從姪某嘗遊。」有士人李璋,素好訕謔,題其旁曰:「混元 皇帝三十七代孫李璋繼至。」

《鑑戒》錄俚詩,陳裕秀才下第遊蜀,誓棄舉業,唯事脣 喙,睹物便嘲,其中數篇,亦堪采擇。雖無教化於當代, 誠可取笑於一時。《詠渾家樂》云:「晨起梳頭午不休,一 窠精魅鬧啾啾。阿家解舞《清平樂》,新婦能拋白木毬。 著綠挑牌吹觱篥,賜緋盟器和《梁州》。天晴任爾渾家 樂,雨下還須滿舍愁。」又:「北郡南州處處過,平生家業 一驢馱。囊中錢物衣裝少,袋裏胭脂胡粉多。滿子面 聒窮措大,蕭娘身瘦鬼嫦娥。怪來喚作渾家樂,骨子 貓兒盡唱歌。」《過舊居》云:「昔日顏回宅,今為果飯家。不 聞吟秀句,只會餉胡麻。豉汁鍋中沸,粕糕案上葩。朝 朝宜早起,擔從自誰家。」有一秀才,忽贖酒家青衣為 婦。裕嘲之曰:「秀才何事太匆匆,琴瑟無媒便自通。新 婦羅裙纔離體,外姑托布尚當胸。菜籃箇箇皆鉗項, 粳米頭頭盡翦鬃。一自土和逃走後,至今失卻親家 翁。」又《詠大慈寺齋頭鮮于闍黎》云:「酒熟終朝沒缺時, 高堂大舍養肥屍。行婆滿院多為婦,童子成行半是 兒。半折掇齋窮措大,笑迎搽粉阿尼師。一朝若也無 常至,劍樹刀山不放伊。」又大慈寺東地有放生池,蜀 人競以三元日多將鵝鴨放在池中,裕當門書絕句, 自此放生者稍息矣。「鵝鴨同群世所知,蜀人競送放 生池。比來養狗圖雞在,不信闍黎是野狸。」裕後《詠天 王》一絕,因暴疾而終,亦由神折天年,抑又神之靈也。 詩曰:「睹眉努目張乾嗔,便作閻浮有力神。禍福豈由 泥捏漢,燒香供養弄蛇人。」

《老學菴筆記》:晏安恭為越州教授,張子韶為僉判,晏 美髯,人目之為晏鬍。一日同赴郡集,晏最末至,張戲 之曰:「來何晏乎?」滿座皆笑。

《清波雜志》:蔡京罷政,賜鄰地以為西園,毀民屋數百 間。一日,京在園中顧焦德曰:「東園與西園景致如何?」 德曰:「太師公相,東園嘉木,西園如雨,可謂東園如雲, 西園如雨也。」語聞抵罪。或云一伶人何敢面詆公相 之非?特同輩以飛語嫁其禍云。

桯史虞雍公允文以西掖贊督議。既卻,逆亮於采石, 還至金陵,謁葉樞密義問於玉帳,留鑰張忠定燾及 幕屬馮校書方洪檢詳邁在焉,相與勞問江上戰拒 之詳,天風欲雪,因留飲酒。方行,流星警報沓至,蓋亮 已懲前衄,將改圖瓜洲,坐上皆恐,謂其必致怨於我 也。時劉武忠錡屯京口,病且亟,度未必可倚,議遣幕 府合謀支敵。眾以雍公新立功,咸屬目葉。四顧久之, 酌卮醪以前曰:「馮、洪二君,雖參帷幄,實未履行陣。舍 人威名方新,士卒想望,勉為國家卒此勳業,義問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