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40 (1700-1725).djvu/9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滯,恩顧甚厚。岳從容謂曜曰:『劉生資宇神調,命世之

才也。四海脫有微塵,搖之者英雄之魁,卿其人矣』。」曹 恂雖於屯厄之中,事曜有君臣之禮,故皆德之。 《戴洋傳》:洋「為中典軍,遷督護。永昌元年四月庚辰,寓 中時有大風起自東南折木,洋謂約曰:『十月必有賊 到譙城,東至歷陽,南方有反者。主簿王振以洋為妖, 白約收洋,付刺姦而絕其食。五十日言語如故。約知 其有神術,乃赦之而讓振。振後有罪被收,洋救之。約 曰:『振往日相繫,今何以救之』?洋曰:『振不識風角,非有 宿嫌』』。」振往時垂餓死,洋養活之,振猶尚遺忘。夫處富 貴而不棄貧賤,甚難。約義之,即原振賜洋米三十石。 《世說新語》:蘇峻亂,諸庾逃散,庾冰時為吳郡,單身奔 亡,民吏皆去,唯郡卒獨以小船載冰出錢塘口,籧篨 覆之。時峻賞募覓冰屬所在搜檢甚急,卒舍市渚,因 飲酒醉還舞棹向船曰:「何處覓庾吳郡,此中便是。」冰 大惶怖,然不敢動。監司見船小裝狹,謂卒狂醉,都不 復疑,自送過浙江,寄山陰魏家,得免。後事平,冰欲報 卒,適其所願。卒曰:「出自廝下,不願名器。少苦執鞭,恆 患不得快飲酒。使其酒足,餘年畢矣,無所復須。」冰為 起大舍,市奴婢,使門內有百斛酒,終其身。時謂此卒 非唯有智,且亦「達生。」

《桓溫傳》:「溫父彝為韓晃所害,涇令江播豫焉。溫時年 十五,枕戈泣血,志在復讎。至年十八,會播已終。子彪 兄弟三人,居喪,置刃杖中,以為溫備。溫詭稱弔賓,得 進刃彪於廬中,并追二弟殺之,時人稱焉。」

譙剛《王遜傳》:「遜子承,荊州刺史王廙承王敦旨害之。 子無忌以年小獲免,咸和中,拜散騎侍郎,累遷屯騎 校尉,中書黃門侍郎。江州刺史褚裒當之鎮,無忌及 丹陽尹桓景等餞於板橋。時王廙子丹陽丞耆之在 坐,無忌志欲復讎,拔刀將手刃之,裒景命左右救捍, 獲免。御史中丞車灌奏無忌欲專殺人,付廷尉科罪。」 成帝詔曰:「王敦作亂,閔王遇禍。尋事原情,今王何責! 然公私憲制,亦已有斷。王當以體國為大,豈可尋繹 由來,以亂朝憲!主者其申明法令,自今已往,有犯必 誅。」於是聽以贖論。

《孔愉傳》:「愉從弟群,有智局,志尚不羈。蘇峻入石頭,時 匡術有寵於峻,賓從甚盛。群與從兄愉同行於橫塘 遇之,愉止與語,而群初不視術,術怒,欲刃之。愉下車 抱術曰:『吾弟發狂,卿為我宥之』。乃獲免。後峻平,王導 保存術,嘗因眾坐,令術勸群酒,以釋橫塘之憾。群答 曰:『群非孔子,厄同匡人。雖陽和布氣,鷹化為鳩,至於』」 識者。猶憎其目,導有愧色。

《陶侃傳》:「侃為荊州刺史,都督十州軍事,命張夔子隱 為參軍,范逵之子珧為湘東太守,辟劉弘曾孫安為 掾屬,表論梅陶,凡微時所荷,一餐咸報。」

《龔壯傳》:壯巴西人,父叔為李特所害,壯積年不除喪, 力弱不能復讎。及李壽戍漢中,與李期有嫌,期,特孫 也。壯欲假壽以報,乃說壽曰:「下若能并有西土,稱 藩於晉,人必樂從。且捨小就大,以危易安,莫大之策 也。」壽然之,遂率眾討期,果剋之。

《沈勁傳》:「勁字世堅。父充,與王敦搆逆,眾敗而逃,為部 曲將吳儒所殺。勁當坐誅,鄉人錢舉匿之得免。其後 竟殺讎人。後至冠軍長史。」

《前秦錄》:「王猛為相,性剛明清肅,於善惡尢分微時,一 餐之惠,睚眥之忿,靡不報焉。」

《晉書桓彝傳》:彝子沖,兄弟並少,家貧,母患須羊以解, 無由得之。兄溫乃以沖為質羊主,甚富,言不欲為質, 幸為養買德郎。買德郎,沖小字也。及沖為江州,出射 羊主於堂邊看,沖識之,謂曰:「我買德也。」遂厚報之。 《刁協傳》:協子彝,字太倫,少遭家難。王敦誅後,彝斬讎 人黨,以首祭父墓,詣廷尉請罪,朝廷特宥之,由是知 名。後至北中郎將。

《王談傳》:「談,吳興烏程人也。年十歲,父為鄰人竇度所 殺,談陰有復讎志,而懼為度所疑,寸刃不蓄,日夜伺 度未得。至年十八,乃密市利鍤,陽若耕鉏者。度常乘 船出入,經一橋下,談伺度行還,伏草中。度既過,談於 橋上以鍤斬之,應手而死。既而歸罪有司,太守孔岩 義其孝勇,列上宥之。岩諸子為孫恩所害,無嗣,談乃」 移居會稽,修理岩父子墳墓,盡其心力。後太守孔廞 究其義行,元興三年,舉談為孝廉,時稱其得人。 《謝安傳》:「安子琰,孫恩作亂,加督吳興、義興二郡軍事, 討恩,敗績。琰帳下都督張猛於後斫琰馬墮地,與二 子肇、峻俱被害。後劉裕左里之捷,生擒猛,送琰小子 混,混刳肝生食之。」

《南燕錄》:慕容超字祖明,備德兄北海王納之子也。備 德與燕王垂起兵於山東,苻昌收納及備德諸子皆 誅之。公孫氏以老獲免,納妻段氏以懷娠未決,囚之 於郡獄。獄掾呼延平,備德之故吏也,嘗有死罪,備德 免之。竊將公孫氏及段氏逃於羌中,段氏生超,年十 歲而公孫氏病,臨死授超以金刀曰:「聞汝伯已中興 於鄴都,吾朽病將沒,相見理絕。若天下太平,汝得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