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41 (1700-1725).djvu/10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于魏,而居靈壽。以上皆王季長子,文王之裔。而文王 兄弟之裔,又有可稽者焉。

伯鹵之孫仲奕,武王封之。閻,後滅于晉,有閻氏、奕氏、 大野氏。

後周賜閻慶為大野氏。伯鹵,未詳所出。《姓匯》稱為「王季之祚」 ,必有據矣。

虢仲、虢叔,文王異母弟也。仲曰西虢,後遷上陽,為南 虢,而留者為小虢,後滅于晉。叔曰東虢,平王奪其地 與鄭,而楚莊責王,乃求其裔孫序封于陽曲,曰郭公。 後亦滅于晉,有虢氏、郭氏、制氏、上陽氏、夏陽氏、西郭 氏、南郭氏、南伯氏。

劉子國在畿內,世為卿士,後稱公。劉康公,有功王室, 後有留氏、劉氏、康氏、官師氏、帥氏。

《晉》師昺,避諱改姓為「帥。」

煇,王季第四子,文王異母弟也,又名虔仁。煇子渠,武 王封之岑,為岑氏。亦有王氏、虔仁氏、鉗耳氏、箝耳氏、 皮仁氏、仁氏。

周之支派,又有輿氏、嗇氏、种氏、稷氏、賓氏、校氏、顯氏、 黨氏、惠氏、偏氏、公氏、富氏、太氏、泰氏、亞氏、辟氏、蓺氏、 副氏、組氏、驪氏、冶氏、棸氏、治氏、鞠氏、鞫氏、儋氏、技氏、 支氏、宰氏、忌氏。

宰忌皆周公後

武氏、蝮氏、

唐武后改武惟良為「蝮氏。」

王孫氏、王子氏。

鄭有王子氏,晉、魏、吳皆有「王孫氏」 ,俱出于周,惟楚「王孫」 出伍員。

賈孫氏、王史氏。

《共王》子圉,後為王史。

「內史氏、公祖氏、叔服氏、太伯氏、黑肱氏、黑肩氏」、西周 氏、

《武王世子》稱「西周。」

司工氏、《陳留氏》。

其封國有「召、燕陽、盛穀、滑、息、巴、項、隨鱗、宮、紀、遂、岐、郭、 養、頓、徐、胡、肥、鼓、魏、譙、麗、觚、鮮虞、極隗、丹、暌、載、逄、冀、冥 主」,亦姬姓也。

召伯名奭,采于召,年百有八十。其長子封于北燕,而 支子襲召,世為召伯,後有召氏、邵氏、召伯氏、東陵氏。 其封于唐者為陽伯,滅于齊、北燕四十三世滅于秦, 後有燕氏、喜氏、攸氏、繆氏、釐氏、噲氏、快氏、喻氏。 盛伯之後入于齊,有盛氏、成氏、痛氏。

榖滅于齊。

滑滅于秦。

息滅于楚。

巴滅于晉。

項滅于魯,後有穀氏、小穀氏、滑氏、滑伯氏、息氏、息夫 氏、巴氏、通氏、項氏、劉氏。

漢賜項伯姓劉

辛氏、

周賜項亶姓辛

漢東之國,隨為大。後滅于楚,有隨氏、少師氏。

鱗滅于宋。

宮「滅于虞。」

紀遂滅于齊。

岐郭廢于周。

養頓、徐胡入于楚。

肥鼓魏譙入于晉。

麗觚入于秦。

鮮虞入于狄。

極入于無駭。

《隗丹暌載》,逄冀冥主,各衰除而不振,後有鱗氏、宮氏、 紀氏、遂氏、岐氏、郭氏、養氏、頓氏、南頓氏、徐氏、胡氏。

胡在汝陰與胡公異

肥氏、「肥如氏、鼓氏、魏氏、譙氏、焦氏、鮮虞氏、極氏、隗氏、 丹氏、暌氏、載氏」

《韻書》作。𨚵

逄氏、冀氏、冥氏、主氏。

其周室世卿之家,則又有密公氏、榮公氏、瑕公氏、長 伯氏、賈伯氏、芮伯氏、桃叔氏、邛叔氏、尹公氏、奇氏、榮 叔氏、南宮氏、榮伯氏、芳氏、康公氏、鞏伯氏、甘氏、單公 氏、暴公氏、詹伯氏、家父氏、巷伯氏、方叔氏。

帝嚳次妃有娀氏,生契,為堯司徒,封于商,賜姓子氏。 子昭明,生相土,始居商丘。孫冥為司空。又十二世而 湯興。傳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仲 丁、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陽甲、盤庚、小辛、 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廩辛、庚丁、武乙、太丁。帝乙至于 紂而失天下,武王封其子武庚于邶。武庚叛,周公征 「之,乃以帝乙之元子微子封于宋,為周之賓。三十二 世而齊、魏、楚共滅之,三分其地,後有微氏、幾氏、衍氏、 尾氏、沃氏、據氏、卿氏、穆氏、止氏、舍氏、近氏、宋氏、邶氏、 鄁氏、㔨氏、石氏、毋氏、戚氏、懷氏、既氏、椒氏、督氏、沙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