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41 (1700-1725).djvu/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不以實」之條,令司空公穆亮、領軍將軍元儼、中護軍 廣陽王嘉、尚書陸琇等詳定北人姓,務令平均,隨所 了者,三月一列簿帳,送門下以聞。於是升降區別矣。 自古天子立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諸侯 則以家與諡;官有世功,則有宦族,邑亦如之。姓則表 其所由生,氏則記族所由出」,其大略然也。至於或自 所居,或以國號,或用官爵,或用事物,雖緣時不同,俱 其義矣。魏氏本居朔壤,地遠俗殊,賜姓命氏,其事不 一,亦如長勺、尾氏、終葵之屬也。初,安帝統國諸部,有 九十九姓。至獻帝時,七分國人,使諸兄弟各攝領之, 乃分其氏。自後兼并他國,各有本部,部中別族,為內 姓焉。年世稍久,互以改易,興衰存滅,閒有之矣。今舉 其可知者。

獻帝以兄為《紇骨》氏,後改為胡氏。

次兄為普氏,後改為周氏。

次兄為拓拔氏,後改為長孫氏。

弟為達奚氏,後改為奚氏。

次弟為伊婁氏,後改為伊氏。

次弟為丘敦氏,後改為丘氏。

次弟為侯氏,後改為亥氏。

《七族》之興,自此始也。

又命叔父之嗣曰「乙旃氏」,後改為叔孫氏。

又命疏屬曰「車焜氏」,後改為車氏。

「凡與帝室為十姓,百世不通婚。」太和以前,國之喪葬 祠禮,非十族不得與也。高祖革之,各以職司從事。 神元皇帝時,餘部諸姓內入者,

丘穆陵氏,後改為「穆氏。」

《步六孤》氏,後改為陸氏。

賀賴氏,後改為賀氏。

《獨孤》氏,後改為「劉氏。」

賀樓氏,後改為樓氏。

勿忸于氏,後改為于氏。

是連氏,後改為「連氏。」

僕闌氏,後改為僕氏。

若干氏,後改為「苟氏。」

《拔列》氏,後改為梁氏。

撥略氏,後改為略氏。

若《口引》氏,後改為「寇氏。」

叱羅氏,後改為羅氏。

《普陋》茹氏,後改為「茹氏。」

賀葛氏,後改為「葛氏。」

是賁氏,後改為封氏。

阿伏于氏,後改為阿氏。

《可地延》氏,後改為延氏。

阿鹿桓氏,後改為鹿氏。

《他駱拔氏》,後改為「駱氏。」

薄奚氏,後改為「薄氏。」

烏丸氏,後改為桓氏。

素和氏,後改為「和氏。」

《吐谷渾氏》依舊《吐谷渾氏》。

胡古《口引》氏,後改為侯氏。

《賀若氏》依舊《賀若氏》。

谷渾氏,後改為渾氏。

《匹婁》氏,後改為「婁氏。」

俟力伐氏,後改為鮑氏。

吐伏盧氏,後改為盧氏。

牒云氏。後改為「云氏。」

《是云》氏,後改為「是氏。」

叱利氏,後改為利氏。

副,呂氏,後改為副氏。

那氏,依舊《那氏》。

如羅氏,後改為「如氏。」

乞扶氏,後改為「扶氏。」

阿單氏,後改為「單氏。」

俟幾氏,後改為「幾氏。」

賀兒氏,後改為「兒氏。」

吐奚氏,後改為「古氏。」

出連氏,後改為畢氏。

《庾氏》,依舊《庾氏》。

賀拔氏,後改為何氏。

叱呂氏,後改為呂氏。

莫那婁氏,後改為「莫氏。」

奚斗盧氏,後改為索盧氏。

莫蘆氏,後改為《蘆氏》。

出大汗氏,後改為「韓氏。」

沒路真氏,後改為「路氏。」

扈地干氏,後改為扈氏。

莫輿氏,後改為輿氏。

紇干氏,後改為「干氏。」

俟伏斤氏,後改為伏氏。

《是樓氏》後改為高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