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42 (1700-1725).djvu/10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郵,破之。吳元年,以平吳功,遷大都督府右都督。太祖 即位,進秩太子右詹事,與大將軍會取汴梁,勝,拔潼 關,授征鹵右副將軍。其冬,入懷慶,克平陽及絳。二年, 授征西將軍,趨陜,下河州。三年,以右副將軍與大將 軍破擴廓帖木兒於定西。論功封宋國公,參軍國事。 四年守鎮陝西。五年詔為征鹵大將軍,出沙漠,以捷 聞。還鎮陝西,改河南。上冊勝女為周王橚妃。十三年, 乃兒不花寇邊。明年,大將軍討之。上命勝佐徵發。時 納哈出寇邊,十九年,上命勝置衛大寧諸邊搤控之。 明年春,踰金山,耀之以大軍。納哈出所部九十餘萬 皆潰散。勝奏捷京師。上大悅,召還就第。二十一年,使 領兵征雲南。二十三年春,榜列勳臣,勝居第三。又二 年,加太子少師。有樊父訟勝,言其家瘞兵器,太祖予 勝酒,曰:「我不問,勝歸。」遂死,諸子不得封。

馮冕

按《河南通志》:「冕,孟縣人。洪武初,以儒士舉,授欒城縣 丞,有廉能聲。尋用薦陞春坊贊善大夫。九年,遷刑部 尚書,以疾歸,老於家。」

馮誠

按《名山藏》:臣林記:「國用子誠,積功雲南,累官中軍都 督府左都督。」

馮本清

按《浙江通志》:「本清,餘姚人。洪武中鄉貢,授監察御史, 出按蘇松。辛卯,遷福建按察僉事。興化民盜蘇木事, 連坐應犯者三百人,本清止戮首犯,餘釋不問。改任 江西,卒于官。」

馮堅

按《名山藏》《關柝記》:「堅未詳何許人,洪武末任南豐典 史,均賦稅,鋤奸黠,民作《德政謠》歌之曰:『山市晴,山鳥 鳴,商旅行,農夫耕,老瓦盆中,濁酒盈,叫囂隳突不聞 聲』。後嘗建言九事,上覽之曰:『所言知時務,達事變,多 可嘉也』。」擢堅都察院左僉都御史。

馮翁

按《明外史補鍋匠馮翁傳》:「補鍋匠,不知何許人,往來 夔州重慶間,為人補鍋,與之直,一無所較,與之食,即 不復取錢,遇風雨寒暑,輒不出。所至州邑,多寄宿蕭 寺中,留不過三日。人有從學補鍋者,不取酬,令負擔 從。後有學者至,即遣先學者去。如是數年,川中人皆 識之,呼為老鍋匠。一日,於夔州市遇一人,相顧愕然」, 已相持哭。哭已,共入山巖中,坐語竟日,復相持哭,永 訣不可復相見,即所謂馮翁者也。馮翁在夔州,以章 句為童子師,給衣食,能為對句及古詩。詩後題「馬二 子」,或馬公,或塞馬先生,亦不知其為何許人。嘗作詩 大書壁間云:「夜夢何奇特,龍飛天漢津。朝橫滄海曲, 夕過滇池濱。光雯皆五色,蜿蜒無損鱗。」淵田變化間, 張主藉高旻。比見補鍋匠歸即剷去。未幾辭主人去。 二人皆不知所終。

馮敏

按《咸寧縣志》:「敏初姓劉,名智永。曾祖良卿,為廣西路 同知。祖昇之,為楚威順王參謀。元末避紅巾亂,始遷 居江西永豐。父伯淳,幼孤,鞠於劉氏,因冒劉姓。洪武 中,以通星曆見徵。敏永樂乙未進士,奉命賑饑河南, 擢南京兵部武選司主事,改北京禮部儀制司。仁宗 臨御,嘗以奏牘進,帝嘉其儀度,遂灑宸翰,更名敏。少」 傅楊溥字之曰《欽訓》。轉員外郎,得封贈其親,乃請於 朝,復姓為「馮」,歸籍咸寧。後陞浙江紹興知府,卒于任。

馮恭讓

按《陽信縣志》:「恭讓,政德鄉人。子能,以靖難功,累封正 千戶。正德將軍。傳八世,至捷失職。」

馮冕

按《范縣志》:「冕,字宗周,領永樂丁酉鄉薦,授鴻臚寺序 班,宣讚有儀,遷署丞。當道薦其才識卓異,宜膺不次 之用。宣德初,應求賢詔,授禮部主客司主事。丁內艱, 服闋,改工部都水司,掌造官船,兼理河道。自天津至 淮安,事無壅滯。既而遇毒,齒盡落。朝廷憫其忠苦,給 俸之半,以終其身。」

馮貴

按《明外史陳洽傳》:「馮貴,武陵人。舉進士,為兵科給事 中。從張輔征交趾,督兵餉。還奏其地富實,產金珠,遂 擢交趾右參議,提督金湯,尋遷左參政。涖事明敏,善 撫流亡。土兵二千人,驍果善戰,貴撫以恩,數擊賊有 功,中官馬騏盡奪之。黎利反,貴以羸卒數百禦賊於 瑰縣,力屈而死。仁宗時,贈左布政使。」

馮珪

按《畿輔通志》:「珪,安肅人,字廷玉。永樂中舉人,授南京 理問,折獄詳明,陞行太僕寺丞,禁革奸弊,馬大蕃息。 擢太僕卿,尋致仕。」

馮誠

按《萬姓統譜》:「誠,浮梁人,永樂進士,知香山縣。威而不 猛,寬而有制,大得民心。擢監察御史,歷湖廣按察使。」

馮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