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42 (1700-1725).djvu/6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將。楚兩莊蹻:一莊王時大盜,一莊王裔孫將軍平滇。 自王者漢兩王莽,一右將軍,一大司馬。篡位者兩王 鳳,一大司馬大將軍,一更始成國上公。兩王譚,一宜 春侯,一平阿侯,兩徐幹,一都護,班超司馬,一丞相曹 操。掾晉兩劉毅,一光祿大夫,一衛將軍,兩張禹,一丞 相,一太傅,俱封侯。兩解系,一見《陶璜傳》,一自有傳。兩 王愷,一武帝舅,一安帝時丹陽尹元。兩伯顏,一太傅 淮陽王,一大丞相、秦王,兩蕭鈞,一蕭鸞子,梁武時中 書郎,一蕭瑀從子。唐太宗時率更令異代而相類者, 兩王肅,曹魏中領軍,為魏制禮,元魏尚書令,亦為魏 制禮。兩王殷,朱梁以節度使叛誅,後周太祖亦以節 度使誅。兩王彥章,梁大將,為晉擒吳統軍,為楚擒。兩 王珪,唐侍中,宋左僕射、門下侍郎,皆門下相也。兩王 溥:一唐懿宗,一周世宗,俱宰相。仙人有兩王喬,其一 即子晉也,其一為柏人,令天墮玉棺以葬者。僧有兩 智永:一梁書僧,一宋畫僧。光武時固始侯李通,魏武 時都亭侯李通,衛大夫王孫賈,齊大夫王孫賈。魏徐 邈,字景山,見重,武帝為侍中。晉徐邈,字仙民,見重武 帝為中書舍人。魏將軍張遼,漢兗州刺史。張遼字叔 高。漢中郎將江革,梁御史中丞江革。梁李膺為蜀使, 至郡,武帝悅之,問曰:「今李膺何如昔李膺?」對云云。晉 文公有舅犯,平公有咎犯,善隱任政。李密以祖母老 辭官。後魏李密以母老習醫。又隋末蒲山公李密,則 天時王方慶為相。又王方慶「領尚藥奉御。高宗初,張 昌宗為修文館學士,則天永,張昌宗為春官侍郎。」 漢宗室多同名者,其自列侯以下,或應有之,乃至諸 王,亦自相犯,何也?豈非以宗正之失職耶?余不能盡 志,姑志其顯者:四劉慶,六安王,河間孝王,更始燕王, 清河孝王;《四劉章》,城陽景王,高密頃王,齊哀王,常山 靖王;三劉嘉,梁「荒王、瑯琊康王,漢中王三劉雲,《城陽 哀王》、廣德夷王、《東平煬王》三劉定,沛釐王、彭城頃王、 甘陵貞王兩劉長,淮南厲王、濟陰悼王兩劉榮,臨江 閔王、沛幽王兩劉遂,趙叛王、梁夷王兩劉交,楚元王、 濟北懷王兩劉壽,濟北惠王、瑯琊恭王兩劉勃,濟北 貞王、常山王兩劉勝,中山靖王、平原懷王兩劉武,梁」 《孝王》。《城陽惠王》兩劉元《淮陽文王》《淮陽王》。即更始兩劉 旦,燕剌王,長沙煬王;兩劉賀,泗水戴王,昌邑王;兩劉 授,河間頃王、膠東共王;兩劉寵,陳愍王,樂安夷王。夫 以王賀廢主,然泗水先封,名之同猶可也,淮南竄死 趙遂,燕、旦以反絕國,何所取而同之?此大不可解者 也。

《續文獻通考》:「四姓,漢明帝時有四姓小侯,乃樊、郭、陰、 馬四外戚也。」元魏第甲、乙、丙、丁為四姓。唐以崔、盧、李、 鄭為四姓,各有不同。

《漢書貨殖傳》有姓偉,姓其姓,偉其名也。《儒林傳》:「丁姓 子孫從榮廣受」《穀梁春秋》,丁其姓,姓其名,子,孫其字 也。

《六帖》云:「周之時有騏期,漢之時有杜度。」謂姓名同音 也。《巵言》又云:周之時有魯大夫眾仲。余又謂周之時 有衛大夫承成,戰國之時有韓大夫摎留,漢之時有 虞禹、張章,三國之時有奚熙。《北燕錄》有光祿大夫乙 逸,而我朝亦有大理卿周舟。

《萬姓統譜》:歐陽文忠公、蘇明允各為世譜,文忠依漢 《年表》,明允以禮大宗小宗為次,雖例不同,皆足以考 其世次也。然文忠所謂「不知姓之所自,而昧昭穆之 敘,則禽獸不若也。」其譏切世之人,可謂至矣。然歐陽 氏得姓凡幾年,其間文學之士蓋亦多矣,文忠始為 之譜,斯言恐未為得也。

《見聞搜玉》:唐鄭準為荊南節度使成汭從事,汭本姓 郭,代為作《乞歸姓表》云:「名非霸越,浮舟難效於陶朱; 志在投秦,出境遂稱於張祿。」其後范文正公以隨母 冒姓朱,登第後乞歸姓表遂全用之云:「志在投秦,入 境遂稱於張祿;名非霸越,乘舟偶效於陶朱。」議者謂 文正公襲用古人全語,然實范氏當家故事,非攘竊 也。

《珍珠船》四姓:滎陽鄭、岡頭盧、澤底李、土門崔,皆為鼎 甲。太原王亦四姓之匹,而呼為「鈒鏤王家」,謂銀質而 金飾也。

氏族總部外編

《續文獻通考》:「方外異姓天皇氏,姓望,名獲,字子潤;地 皇氏,姓岳,名鑑,字子元;人皇氏,姓愷,名胡,字文生。其 說出洞神部,乃晉人托上清紫微元君偽作者。 元始天尊姓樂,名靜信見《度人經》。」

《玉門子》姓玉名剛。

《九靈子》,姓皇,名化。

北極子姓陰,名恆。

「《絕洞子》姓李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