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49 (1700-1725).djvu/9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陳溫

按《魏志陳群傳》:「群子泰,泰子溫,咸熙中,開建五等,以 泰著勳前朝,改封溫為慎子。」

陳端

按《吳志張紘傳》:「陳端,字子正,並與張紘見待於孫策, 參與謀謨。」

陳武

按《吳志陳武傳》:「武字子烈,廬江松滋人。孫策在壽春, 武往修謁,時年十八,長七尺七寸。因從渡江,征討有 功,拜別部司馬。及權統事,轉督五校,累有功勞,進位 偏將軍。建安二十年,從擊合肥,奮命戰死。權哀之,自 臨其葬。」

陳桃

按《虞翻別傳》:「翻初立《易》注奏上曰:『郡吏陳桃夢臣與 道士相遇,散髮,被鹿裘布,《易》六爻,燒其三以飲臣』。」

陳修

按《吳志陳武傳》:「武子修有武風,年十九,權召見獎厲, 拜別部司馬,為校尉。建安末,追錄功臣,後封都亭侯, 為解煩督。黃龍元年卒。」

陳表

按《吳志陳武傳》:「武子表,字文奧,武庶子也。少知名,與 諸葛恪、顧譚、張休等並侍東宮,徙太子中庶子,拜翼 正都尉,遷無難右部督,封都亭侯,以繼舊爵。表皆陳 讓,乞以傳修子延,權不許。嘉禾三年,諸葛恪領丹陽 太守,討平山越,以表領新安都尉。表在官三年,廣開 降納,得兵萬餘人,拜偏將軍,進封都鄉侯。年三十四」 卒子敖。

陳敖

按《吳志陳武傳》:「武子表:表子敖,年十七,拜別部司馬。 敖卒,修子延代。」

陳延

按:《吳志陳武傳》:「武子修,修子延為司馬,代敖。」

陳永

按:《吳志陳武傳》:「武子修,修子永,將軍,封侯。」

陳騫

按《晉書陳騫傳》,「騫,臨淮東陽人也。父矯,魏司徒。矯本 廣陵劉氏,為外祖陳氏所養,因而改焉。騫沉厚有智 謀。初,矯為尚書令,侍中劉曄見幸於魏明帝,譖矯專 權,矯憂懼,騫曰:『主上明聖,大人大臣,今若不合意,不 過不作公耳』。後帝意果釋騫。起家尚書郎,遷中山、安 平太守,並著稱績,徵為相國司馬長史、御史中丞,遷 尚書,封安國亭侯,蜀賊寇隴右,以尚書持節行征蜀 將軍」,會諸葛誕之亂,復以尚「書行安東將軍,壽春平, 拜使持節都督淮北諸軍事,進爵廣陵侯,轉都督豫 州諸軍事豫州刺史,又轉都督江南諸軍事,徙都督 荊州諸軍事、征南大將軍,封郯侯。武帝受禪,以佐命 勳進車騎將軍,封高平郡公,遷侍中」大將軍,出為都 督揚州諸軍事。咸寧初,遷太尉,轉大司馬。騫累處方 任,為士庶所懷。三年,入朝乞骸骨,固請,許之。元康二 年薨,贈太傅,諡曰武。子輿嗣爵。

陳稚

按:《晉書陳騫傳》:「騫弟稚,與其子輿忿爭,說騫子女穢 行,騫表徙弟。」

陳邵

按《晉書陳邵傳》:「邵字節良,東海襄賁人也。郡察孝廉 不就。以儒學徵為陳留內史,累遷燕王師。撰《周禮評》, 甚有條貫,行於世。泰始中,詔曰:『燕王師陳邵,清貞潔 靜,行著邦族。篤志好古,博通六籍,耽悅典誥,老而不 倦,宜在左右,以篤儒教。可為給事中。卒於官』。」

陳壽

按《晉書陳壽傳》:「壽字承祚,巴西安漢人也。少好學,師 事同郡譙周,仕蜀為觀閣令史。宦人黃皓專弄威權, 大臣皆曲意附之,壽獨不為之屈,由是屢被譴黜。遭 父喪,有疾,使婢丸藥,客往見之,鄉黨以為貶議。及蜀 平,坐是沉滯者累年。司空張華愛其才,舉為孝廉,除 佐著作郎,出補陽平令。撰《蜀相諸葛亮集》奏之。除著」 作郎,領本郡中正。撰《魏吳蜀三國志》,凡六十五篇,時 人稱其有良史之才。張華將舉壽為中書郎,荀勖忌 華而疾壽,遂諷吏部遷壽為長廣太守,辭母老不就。 杜預將之鎮,復薦之於帝,授御史治書。以母憂去職。 母遺言令葬洛陽,壽遵其志。又坐不以母歸葬,竟被 貶議。後數歲,起為太子中庶子,未拜,元康七年病卒, 時年六十五。

陳訓

按《晉書陳訓傳》:「訓字道元,歷陽人。少好祕學,天文算 歷,陰陽占候,無不畢綜。尤善風角。孫皓以為奉禁都 尉,使其占候。皓政嚴酷,訓知其必敗而不敢言。尋而 吳亡,訓隨例內徙,拜諫議大夫。俄而去職還鄉。年八 十餘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