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53 (1700-1725).djvu/5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史,精於《禮》《傳》,嗜《西漢書》。習卒,德裕行三年服,然後還 本姓。習家盡以橐裝與之,凡白金萬餘兩。德裕卻之 曰:「斯秦氏之蓄,於我何有?丈夫當自樹功名,以取富 貴,豈屑於他人所有耶?」聞者高之。開寶二年,擢進士 甲科,歸州軍事推官,歷大理寺丞、著作郎。太平興國 中,累遷祕書丞、知廣濟軍,改太常博士。八年,通判秦 州,就知州事。雍熙初,遷主客員外郎、通判廣州,未行, 宰相李昉言其有史才,即以本官直史館。端拱初,改 金部員外郎。淳化初,知開封縣。會備三館職,改直昭 文館。三年春,廷試貢士,德裕與史館修撰梁周翰並 為考官,賜金紫。俄遷司勳員外郎。至道三年,轉金部 郎中,出知睦州,還判太府寺。咸平五年,卒,年六十三。

安繼昌

按《宋史安守忠傳》:「守忠子繼昌為供備庫副使。」

安俊

按《宋史安俊傳》:「俊字智周,其先太原人,祖贇,高州團 練使。仁宗為皇太子,俊以將家子謹厚,選為資善堂 祗候。及即位,補右班殿直,累遷東頭供奉官、閤門祗 候,為環州都監。破趙元昊,吃」請幫助識別此字。「井那等諸砦」,安撫使 韓琦上其功,遷內殿崇班、環慶路都監,徙涇原。契丹 欲渝盟,召至京師,使備北邊。擢內園副使,翌日,改禮 賓使。會葛懷敏敗,命為秦鳳路鈐轄,復徙涇原。因條 上禦戎十三事,改原州,徙麟州,遷六宅使、貴州刺史、 知忻州,徙代州。為帥臣誣奏,降京東路鈐轄。富弼知 青州,為之辨理,真除虢州刺史,徙高陽關路,又遷原 州刺史,知滄、涇、冀三州,徙秦鳳路總管,歷龍神衛、捧 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果州團練使、環慶路副總管, 遷侍衛步軍都虞候、陵州防禦使,卒,贈閬州觀察使。 俊久在邊,羌人識之。環州得俘擄,知州种世衡問之 曰:「若屬於吾將孰畏?」曰:「畏安太保。」指俊於坐曰:「此長 髯將軍是也。」

安儼

按《陝西通志》:「儼,郃陽人。舉進士,任大理評事,後授太 子右贊善大夫,後為祕書省著作郎,因其盡職,詔赴 承明。帝親謂曰:『卿以文章純粹,為時名器,雖百辟森 羅,偷安者多,可懋乃德,功沃朕心。去時患』。」轉右司諫。

安昌期

按《尚友錄》:昌期,皇祐中舉進士,調橫州永定尉。去官 不仕,放浪山水間。至清遠峽山寺,遊和光洞,數日不 返。僧疑為虎所食,求之洞前,見石壁上有詩曰:「蕙帳 將辭去,猿猱不忍啼。琴書自為樂,朋友孰相攜。丹竈 非我藥,青雲別有梯。峽山予暫隱,人莫擬夷齊。」

安燾

按《宋史安燾傳》:「燾字厚卿,開封人。幼警悟,登第,調蔡 州觀蔡推官,至太常丞,主管大名府路機宜文字。用 歐陽修薦,為祕閣校理,判吏部南曹、荊湖北路轉運 判官,提點刑獄,兼常平農田水利差役事。移使京東 路,過闕入見,神宗偉其儀觀,留檢正中書孔目房,修 起居注。元豐初,高麗新通使,假燾左諫議大夫往報」 之。使還,即授所假官,兼直學士院、知審刑院,決剖滯 訟五百餘案。求知陳州,還,為龍圖閣直學士、判軍器 監,命館遼使。俄擢三司使,改戶部尚書。六年,同知樞 密院。夏人款塞,乞還侵疆。燾言:「羌情無厭,當使知吾 宥過而息兵,不應示以厭兵之意。」哲宗立,復仍前議, 二府遂欲并棄熙河,燾固爭,於是但以葭蘆等四砦 歸之。蔡確輩更用事,燾循循其間,不能有所建明。元 祐二年,進知院事,以母憂去,卒喪,拜觀文殿學士、知 鄭州,徙潁昌及河南府,入為門下侍郎。燾與章惇布 衣交,覬其助己,燾不肯少下之,遂與惇隙。明堂齋祠 為儀仗使,後官有絕馳道穿仗而過者,燾方舉劾,諫 官常安民,又言「教坊」不當於相國寺作樂。帝怒,欲逐 安民,燾為救釋,惇遂譖其相表裏。出知鄭州,徙大名。 父日華,本三班院吏,以燾恩封光祿大夫,至是卒,年 九十餘。燾免喪。徽宗立,復知樞密院。以老避位,帝將 寵以觀文殿大學士。有間之者,但以學士知河南。將 行,上疏言:「東京黨禍已萌,願戒履霜之漸。」語激切。初 建青唐、邈川為湟州,戍守困於供億。燾在樞府,因議 者以為可棄,奏還之。崇寧元年,議其罪,降端明殿學 士,再貶寧國軍節度使,漢陽軍安置,湟州復又降祁 州團練副使,鄯州之復,又移建昌軍。然棄鄯州時,燾 居憂不預也,終不敢自明。閱再歲,始復通議大夫。還 洛,卒,年七十五。後五歲,悉還其官職。

安惇

按《宋史安惇傳》:「惇字處厚,廣安軍人。上舍及第,調成 都府教授。上書論學制,召對,擢監察御史。哲宗初政, 許察官言事。諫議大夫孫覺請汰其不可者。詔劉摰 推擇,罷惇為利州路轉運判官,歷夔州、湖北、江東三 路。紹聖初,詔為國子司業,三遷諫議大夫。章惇、蔡卞 造同文謗獄,使蔡京與惇雜治,二人,肆其忮心。遷御」 史中丞。劉后之受冊也,百官仗衛陳於大庭。是日,天 氣清晏,惇巍立班中,倡言曰:「今日之事,上當天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