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55 (1700-1725).djvu/4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藩邸,開宮師府,燧年已七十,遣正字呂洙如漢徵四 皓故事,起燧為太子賓客。未幾,除承旨學士,尋拜太 子少傅。明年,授榮祿大夫、翰林學士承旨、知制誥,兼 修國史。四年,得告南歸。中書以承旨召,明年,復召燧, 以病,俱不赴。卒于家,年七十六。諡曰文。

姚雲

按《江西通志》雲,「字聖瑞,一字若川,高安人。初名雲文。 宋咸淳進士,初調高郵尉,太守辟入僉知政事、淮東 招討使,復召典司書檄。後除龍興察推,再除工刑部 架閣。入元,以宋故官授承直郎、撫、建兩路儒學提舉。 秩滿家居,求文者無虛日。尤工詞調,有《江村遺槁》行 于世。」

姚應鳳

按《萬姓統譜》:應鳳字時和,慈谿人。自幼習家學,即以 文字為業,頗自雄其才,為文喜馳驟,每屬筆于廣眾 中,詞鋒橫逸,一座皆驚。後持文以謁同郡袁桷,桷告 之曰:「子文不受束縛,然法度自不可廢也。」應鳳頷之。 自是務為莊重簡嚴,日益深邃。至元間,嘗就試省部, 詩以《龍虎臺》命題,有司得應鳳賦,歎曰:「此楚、漢故物 也。」遂擢置高第。所著有《納軒稿》若干卷,藏于家。

姚祖舜弟侃

按《元史姚天福傳》:「天福子祖舜,祕書監著作郎;侃,內 藏庫副使。」

姚正子

按《浙江通志》:「正子名夢午,慈谿人。生有異質。七歲葉 汝明面試《中庸》首章義及《牧愛堂詩》《秋水出芙蓉賦》, 皆援筆立就。葉大驚異,書『神童家』三字以旌之。年三 十六始發解,未五十卒。」

姚正叔

按《江西通志》:「正叔,安福人。至正乙未,袁賊悉銳進衡 頭,正叔率所部力戰,至不能支,舉旗招援。時監普剌 同知擁兵不救,正叔遂遇害。」

姚玭

按《明外史姚玭傳》:「玭,松江人。元至正中,苗帥楊完者 兵入境,大掠。玭奉母避于野,阻河不得渡。母泣曰:『兵 至,吾誓不受辱』。遂沉於水,玭急投水救之,負母而出。 後母疾,思食魚,暮夜無從得,家養一鳥,忽飛去,攫魚 以歸。行省聞其賢,辟之,以親老不就。」

姚伯華

按《名山藏本行記》,「伯華,桐廬人。桐廬無城,元末兵起, 伯華父家資頗厚,挈伯華挾資避匿之閬原山。盜倉 卒至,父子散失。盜過,其父出號,伯華不得,為他盜獲 去,母往捄,併驅之。父母中途祈免,盜怒,推之崖下,皆 墜死。盜稍退,伯華行求不得,哀聲徹天。行數日,得之 崖下,則已臭脹。負之行,從間道夜渡桐江,至其祖墳」 之下,掩之樹葉,用木為錐,取石作磚,晝伏夜作,而遂 成墳。其時伯華父母年約六十餘,而伯華方弱冠耳。 入明,天下大定,始娶妻作家。恨二親死不得命,一念 至,號慟不已。對人語及,悲不自勝。計其時屬仲春,而 不知其死日。每臨二月,則終月不近葷酒,不接賓客, 擁爐注淚。家人或問之,益嗚咽不能聲。進飲食,推卻 之。歲祭執爵,哀動路人。伯華有兄伯榮,為永城典史, 以事坐臺獄,既釋乃死。其內弟化其骨歸,藏之黃山 山寺中,而歸語伯華曰:「兄事幸可解,當得錢為用。」伯 華曰:「需幾何,如數與之。」內弟持錢去,久之歸,則曰:「兄 使錢幸無罪,顧病死矣。吾火之,而寄其燼于黃山寺 中,幸往取。」人知其內弟詐而語伯華,伯華曰:「歸骨足 矣。」方逃賊時,伯華構草屨,得走免。及老,常織屨以施 人。子唯大,洛陽知縣孫夔,吏部尚書;龍,河南左參政

姚臨

按《萬姓統譜》:臨字大臨,宜興人,宋姚訔三世孫也。明 敏好學,熟經史,善吟詠。至正壬辰,宜興被兵,臨挈老 稚將入太湖,賊迫之前,途窒不可越。其妻金氏度不 能免,與臨訣曰:「汝有老父,宜善保之,勿墜宗祀,我誓 抱幼女沉于水。」臨得免難。洪武初,徵為萊州府同知, 後轉保定知府,卒于官。

姚友直

按《名山藏分藩記》:「姚友直名益,以字行,浙江蕭山人。 洪武甲戌進士。授中書舍人,累陞司經局洗馬。宣廟 為皇孫時,奉命授書,并授蘄獻王,陞左春坊左庶子。 及滕王建國雲南,陞雲南左參政,掌長史事。滕王薨, 因事至京。宣廟嘉念舊勞,擢太常寺卿。」

姚善

按《明外史姚善傳》,「善字克一,安陸人。初姓李。洪武中, 由鄉舉歷祁門縣丞,同知廬州、重慶二府。三十年,遷 蘇州知府。為政持大體,不為苛細,吳中大治。好折節 下士,敬禮隱士王賓、韓奕、俞貞木、錢芹輩。時燕兵南 下,善密結鎮、常、嘉、松四郡守,練民兵為備,尋至京師。 會朝廷以燕王上書貶齊泰、黃子澄于外,善言不當」 貶,遂復召二人。建文四年詔兼督蘇、松、常、鎮、嘉興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