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55 (1700-1725).djvu/9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包諝

按《唐書藝文志》:「包諝《河洛春秋》二卷。」

包令儀

按《萬姓統譜》:「令儀,合淝人,字肅之,進士及第,授朝散 大夫,分帥南京上護軍,歷刑部侍郎。」

包拯

按《宋史包拯傳》,「拯字希仁,廬州合淝人也。始舉進士, 除大理評事,出知建昌縣,以父母皆老,辭不就,得監 和州稅。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歸養。後數年,親繼 亡,拯廬墓終喪,猶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數來勸勉。 久之,赴調知天長縣,徙知端州,遷殿中丞,改監察御 史,使契丹,歷三司戶部判官,出為京東轉運使,改尚」 書工部員外郎、直集賢院,徙陝西,又徙河北。入為三 司戶部副使,除天章閣待制、知諫院,數論斥權倖。除 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徙知瀛州。以喪子,乞 便郡,知揚州,徙廬州。遷刑部郎中。坐失保任,左授兵 部員外郎、知池州。復官,徙江寧府。召權知開封府,遷 右司郎中。拯立朝剛毅,貴戚、宦官為之斂手,聞者皆 憚之,童稚婦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師為之語 曰:「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舊制,凡訟訴不得徑造庭 下,拯開正門,使得至前陳曲直,吏不敢欺。遷諫議大 夫、權御史中丞,以樞密直學士權三司使。遷給事中, 為三司使,數日,拜樞密副使。頃之,遷禮部侍郎,辭不 受。尋以疾卒,年六十四,贈禮部尚書,諡孝肅。拯性峭 直,惡吏苛刻,務敦厚,雖甚嫉惡,而未嘗不推以忠恕 也。與人不苟合,不偽辭色悅人,雖貴,衣服、器用、飲食 如布衣時。

包繶

按《宋史包拯傳》:「拯子繶,娶崔氏,通判潭州卒,崔守死, 不更嫁。拯嘗出其媵,在父母家生子,崔密撫其母,使 謹視之。繶死後,取媵子歸,名曰綖。」

包恢

按《宋史包恢傳》,「恢字宏父,建昌人。自其父揚、世父約、 叔父遜,從朱熹、陸九淵學。恢少為諸父門人,嘉定十 三年舉進士,調金谿主簿。邵武守王遂辟光澤主簿, 平寇亂。建寧守袁甫薦為府學教授,監虎翼軍,募土 豪討唐、石之寇。授掌故,改沿海制置司幹官。沿江制 置使陳韡辟為機宜,復有平寇功,改知吉州永豐縣。」 未行,差發運幹官。福建安撫使陳塏檄平寇,遷武學 諭、宗正寺主簿,添差通判台州。徐鹿卿討溫寇,辟兼 提點刑獄司主管文字。改通判臨安府。遷宗正寺主 簿、知台州。進左司郎官,未行,改湖北提點刑獄,未行, 移福建兼轉運判官。以侍御史周坦論罷。起為廣東 轉運判官、權經略使。遷侍右郎官,尋為大理少卿,即 日除直顯文閣、浙西提點刑獄。是時,海寇為亂,恢討 平之。進直「龍圖閣、權發運,升祕閣修撰、知隆興府兼 江西轉運,改湖南轉運使,罷。」景定初,拜大理卿、樞密 都承旨兼侍講,權禮部、刑部侍郎,進華文閣直學士、 知平江府兼發運。召赴闕,辭。改知紹興,又辭。度宗即 位,召為刑部尚書,進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封 南城縣侯。郊祀禮成,還,以資政殿學士致仕。恢歷仕 所至,破豪猾,去姦吏,治蠱獄,課盆鹽,理銀欠,政聲赫 然。年八十有七卒,諡文肅。

包天麟

按《尚友錄》:「天麟,字仁甫,江陰人。咸淳間,舉博學宏詞 科,嘗註《詩》《書》《易》《春秋》。年八十三,手不釋卷。」子二人,植、 橒俱登科。

包整

按《尚友錄》:「整,涇縣人,少嗜學好義,家貯書為萬卷堂。」 子三人:泰明,迪功郎;泰亨,充解;泰南劍州劍浦縣丞。 兄弟義聚八十餘年,有靈芝產其堂,人名其堂曰「芝 堂。」

包瑜

按《尚友錄》:「瑜字希賢。由舉人任教諭,致仕歸。淮王幣 聘修書,一時知遇。進講便殿,賜坐。所著《通鑑事類》一 百二十一卷、《左傳事類》四十卷。王閱之甚喜,遂梓行 於世。居七年,告歸,投老林下,撰《韻府續編》一百二十 三卷、《春秋講義》《周易演義》《讀史六事》《讀書備忘》《稽古 齋集》諸書藏於家。」

包鼎

按《尚友錄》:「鼎,宣州人,以畫虎名家。」

包圭

按《武進縣志》:「圭性沉毅,有籌略。宋德祐元年,元兵圍 常,郡守姚訔等聞圭名,以便宜辟署武進縣。圭慷慨 視事,時城中食且盡,與訔等厲兵堅守。城陷,訔遇害, 圭猶斂兵巷戰,被執,大罵不屈,死之。」

包級

按《江寧縣志》:「級父鐶,為人所殺。級年十七,與弟繡相 抱痛哭。遇仇,乃抉其雙目,瀝血祭父。仇家訟于官,壯 其孝義為直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