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不屈從。常歎曰:『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其有知我者, 雖胡越可親。苟不相識,從物何益』!」仕郡為綱紀,以能 出守外黃令,吏有受賕者,即論殺之。或譏升守領一 時,何足趨明威戮乎?對曰:「昔仲尼暫相誅,齊之侏儒, 首足異門而出,故能威震強國,反其侵地。君子仕不 為己職,思其憂,豈以久近而異其度哉?」遇黨錮去官, 後竟見誅,年四十九。著賦、誄、頌、碑、書凡六十篇。
張孝仲
按《後漢書郭太傳》:「林宗識張孝仲芻牧之中,知范特 祖郵置之役,並以成名。」
張光
按《後漢書律曆志》:「熹平六年,東觀召典律者太子舍 人張光等問準意。光等不知,歸閱舊藏,乃得其器,形 制如房書。」
張顥
按:《後漢書靈帝本紀》:「光和元年三月,太常常山張顥 為太尉。」〈注〉顥字智明。《搜神記》曰:顥為梁相,新雨後,有 鵲飛翔近地,令人摘之,墮地化為圓石。顥命椎破,得 一金印,文曰「忠孝侯印。」
張修
按《後漢書靈帝本紀》:光和二年「秋七月,使匈奴,中郎 將張修有罪,下獄死。」
張馴
按《後漢書張馴傳》:「馴字子儁,濟陰定陶人也。少遊太 學,能誦《春秋左氏傳》。以《大夏侯尚書》教授,辟公府,舉 高第,拜議郎,與蔡邕共奏定《六經》文字,擢拜侍中,典 領祕書近署,甚見納異,多因便宜,陳政得失。朝廷嘉 之,遷丹陽太守,化有惠政。光和七年,徵拜尚書,遷大 司農。初平中,卒于官。」
張溫
按《後漢書靈帝本紀》:中平元年「夏四月,大司農張溫 為司空。二年八月,以司空張溫為車騎將軍,討北宮 伯玉。十一月,破北宮伯玉於美陽。三年春二月,車騎 將軍張溫為太尉。」「四年夏四月,太尉張溫免。」
張延
按:《後漢書靈帝本紀》:中平二年「五月,太僕河南張延 為太尉。」「三年春二月,太尉張延罷。」〈注〉延字公威,歆之 子。
張讓
按《後漢書張讓傳》:「讓,潁川人,少給事省中,桓帝時為 小黃門。靈帝時,遷中常侍,封列侯。說帝令斂天下田 畝,稅十錢以修宮室,發太原、河南、狄道諸郡材木及 文石,百姓呼嗟。及帝崩,袁紹勒兵捕宦官,讓等數十 人劫質天子走河上,追急,投河而死。」
張恭
按《後漢書張讓傳》:「張讓、趙忠及夏惲、郭勝、孫璋、畢嵐、 栗嵩、段珪、高望、張恭、韓悝、宋典十二人,皆為中常侍, 封侯貴寵,父兄子弟布列州郡,所在貪殘,為人蠹害。」
張元
按《後漢書張霸傳》:霸子楷,楷子元,字處虛,沈深有才 略,以時亂不仕。司空張溫數以禮辟,不能致。中平二 年,溫以車騎將軍出征涼州賊邊章等將行,元自田 廬被褐帶索,要說溫曰:「天下寇賊雲起,豈不以黃門 常侍無道故乎?聞中貴人公卿以下,當出祖道於平 樂觀。明公總天下威重,握六師之要,若於中坐酒酣, 鳴金鼓,整行陣,召軍正,執有罪者誅之。引兵還屯都 亭,以次翦除中官,解天下之倒懸,報海內之怨毒,然 後顯用隱逸忠正之士,則邊、章之徒宛轉股掌之上 矣。」溫聞大震,不能對。良久謂元曰:「處虛非不悅子之 言,顧吾不能行,如何?」元乃歎曰:「事行則為福,不行則 為賊,今與公長辭矣。」即仰藥欲飲之。溫前執其手曰: 「子忠於我,我不能用,是我罪也。子何為當然?且出口 入耳之言,誰今知之?」元遂去,隱居魯陽山中。及董卓 秉政,聞之,辟以為掾,舉侍御史,不就。卓臨之以兵,不 得已,彊起,至輪氏,道病終。
張鈞
按《後漢書張讓傳》:黃巾既作,盜賊糜沸。郎中中山張 鈞上書曰:「竊惟張角所以能興兵作亂者,其源皆由 十常侍。」天子以鈞章示讓等,皆免冠徒跣頓首。有詔 視事如故。帝怒鈞曰:「此真狂子也!十常侍固當有一 人善者不?」鈞復重上,猶如前章,輒寢不報。詔使廷尉 侍御史考為張角道者。御史承讓等旨,遂誣奏鈞,掠 死獄中。
張角〈弟梁 寶〉
按:《後漢書靈帝本紀》:「中平元年春二月,鉅鹿人張角 自稱黃天,其部師有三十六萬,皆著黃巾,同日反叛。 三月,遣北中郎將盧植討張角。六月,盧植破黃巾,圍 張角於廣宗,宦官誣植抵罪。遣中郎將董卓攻張角, 不剋。八月乙巳,詔皇甫嵩北討張角。冬十月,皇甫嵩 與黃巾賊戰於廣宗,獲張角弟梁。角先死,乃戮其屍。」 以皇甫嵩為左車騎將軍。十一月,皇甫嵩又破《黃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