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59 (1700-1725).djvu/10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按《後漢書公孫述傳》:「述使大司徒任滿將兵下江關, 據荊門。征南大將軍岑彭攻之,滿大敗,述將王政斬 滿首,降於彭。」

王閎王調附

按《後漢書王景傳》:「景父閎為郡三老。更始敗,土人王 調殺郡守劉憲,自稱大將軍樂浪太守。建武六年,光 武遣太守王遵將兵擊之,至遼東,閎與郡決。曹吏楊 邑等共殺調,迎遵,皆封為列侯,閎獨讓爵。帝奇而徵 之,道病卒。」

王隆

按《後漢書王隆傳》:「隆字文山,馮翊雲陽人也。王莽時, 以父任為郎,後避難河西,為竇融左護軍。建武中,為 新汲令。能文章,所著詩賦銘書凡二十六篇。」

王扶

按《後漢書劉平傳》:「王扶,字子元,掖人。少修節行,所止 聚落化其德。太傅鄧禹辟,不至,後拜議郎。永平中,劉 復著《漢德頌》,盛稱扶為名臣云。」

王青

按《萬姓統譜》:青,聊城人,為東郡吏。王莽居攝,祖翁,與 太守翟義起兵西誅莽,莽遣王邑等擊義,義兵敗,餘 眾歸翁,翁守節力戰,莽燔死之。父隆,建武初為都尉 功曹,青時為小吏,與父從都尉行縣,道遇賊,隆以身 衛都尉,遂死。青被流矢貫咽,東郡太守張酺嘆曰:「豈 有一門忠義而爵賞不及者乎?」遂擢右曹。仍薦青三 「世死節,宜蒙顯異。」

王景

按:《後漢書王景傳》:「景字仲通,樂浪。」邯人。少學《易》,廣 闚眾書,又好天文術數之事,沉深多伎藝。辟司空伏 恭府,時有薦景能理水者,顯宗詔與將作謁者王吳 共修作浚儀渠。永平十二年,修汴渠,明年渠成,遷為 侍御史。十五年,從駕東巡狩,帝美其功績,拜河堤謁 者。建初七年,遷徐州刺史。明年,遷廬江太守,卒於官。

王吳

按《後漢書王景傳》:「景能理水,顯宗詔與將作謁者王 吳修作浚儀渠。吳用景墕流法,水乃不復為害。永平 十二年,修汴渠,明年成,吳增秩一等。」

王忳

按《後漢書王忳傳》:「忳字少林,廣漢新都人也。忳嘗詣 京師,於空舍中見一書生疾困,愍而視之。生謂忳曰: 『我當到洛陽,而被病,命在須臾,腰下有金十斤,願以 相贈。死後乞藏骸骨。未及問姓名,而忳即鬻金一斤, 營其殯葬,餘金悉置棺下,人無知者。後歸數年,縣署 忳大度亭長。初到之日,有馬馳入亭中,大風飄一繡』」 被墮忳前,即言之於縣,縣以歸忳。忳後乘馬到洛縣, 馬奔入他舍。主人問所由得馬,忳具說其狀,并及繡 被。主人曰:「卿何陰德而致此?」忳念葬書生事,因說之, 并道書生形貌。主人驚曰:「我子也,姓金名彥,前往京 師,不知所住,何意卿乃葬之?大恩久不報,天以此彰 卿德耳。」彥父往迎喪,餘金具存。忳由是顯名。仕郡功 曹,州治中從事,舉茂才,除郿令。

王充

按《後漢書王充傳》:「充字仲任,會稽上虞人也。其先自 魏郡元城徙焉。充少孤,鄉里稱孝。後到京師,師事班 彪,好博覽而不守章句。家貧無書,嘗遊洛陽市肆,閱 所賣書,一見輒能誦憶,遂博通眾流百家之言。後歸 鄉里,仕郡為功曹,以數諫爭不合去,閉門潛思,著《論 衡》八十五篇。刺史董勤辟為從事,轉治中。自免還家」, 友人謝夷吾薦充才學,肅宗特詔公車徵,病不行。年 七十。造《性書》十六篇。永元中,病卒於家。

王順

按:《後漢書王渙傳》:「渙父順,安定太守。」

王喬

按《後漢書王喬傳》:「喬,河東人,顯宗世為葉令。喬有神 術,每月朔望,常自縣詣臺朝。帝怪其來,數而不見車 騎,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臨至,輒有雙鳧從東南飛 來,於是候鳧至,舉羅張之,但得一隻鳥焉。乃詔上方 診視,則四年中所賜尚書官屬履也。後天下玉棺于 堂前,喬曰:『天帝獨召我耶』?乃沐浴服飾寢其中,蓋便」 立覆。宿昔葬于城東,土自成墳,百姓為立廟,號「葉君 祠。」

王喬

按《尚友錄》:「喬,蜀人。益州北平山有白蝦蟆,謂之肉芝」, 非仙材莫能致,喬食之得道。今武陽有喬仙祠。

王況

按《萬姓統譜》:「況,字文伯,志節高亮,為陳留太守,性聰 敏,善行德教。明帝永平中,蝗蟲起泰山,彌衍兗豫,過 陳留界,飛遊不集,五穀獨豐。」

王望

按《後漢書劉平傳》:「琅邪王望,字慈卿,自議郎遷青州 刺史,行部,見饑者,裸行草食,以便宜出所在布粟,給 其糧衣。事畢上言。帝以望不先表請,章示百官議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