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59 (1700-1725).djvu/4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孫,世居貴溪龍虎山,元時賜號天師。太祖克南昌,正 常遣使上謁,已而兩入朝。洪武元年,入賀即位,改授 正乙嗣教真人。十年秋,偕李善長祀嵩山,還家卒。長 子宇初嗣。」

張三丰

按《明外史張三丰傳》:「三丰,遼東懿州人,名全一,一名 君寶。三丰,其號也。以其不飭邊幅,又號張邋遢。頎而 偉,龜形鶴背,大耳圓目,鬚髯如戟,寒暑唯一衲一蓑, 所啖升斗輒盡,或數日一食,或數月不食,書經目不 忘。嘗游武當諸巖壑,時五龍、南巖、紫霄俱毀於兵火, 三丰去荊榛,辟瓦礫,與其徒創草廬居之。已而舍去」, 行游四方,太祖故聞其名。洪武二十四年遣使遍覓 之,不遇。後居寶雞之金臺觀。一日自言當辭世,留頌 而逝。縣人共棺殮之。及葬,聞棺內有聲,啟視則復活。 乃游四川,歷襄、漢,不常厥處。天順三年,英宗賜誥贈 為「通微顯化真人」,然竟莫測其存亡也。

張中

按《明外史張中傳》:「中字景華,臨川人。少讀書,應進士 舉不第,遂放情山水。遇異人授數學,談禍福多奇。中 為人狷介寡合,與之言,稍涉倫理,輒亂以他語,類佯 狂玩世者。生平好戴鐵冠,人稱為鐵冠子云。」

張以寧

按《明外史張以寧傳》:「以寧,字志道,古田人。父一清,元 福建江西行省參知政事。以寧,泰定中舉進士,由黃 巖判官累至翰林侍讀學士。以寧有俊才,博學強記, 擅名於時,人呼為小張學士。明師取元都,與危素等 偕赴京,奏對稱旨,復授侍講學士。洪武二年,奉命使 安南,及還,道卒。以寧為人潔清,不營財產,奉使往還」, 襆被外無他物。家古田翠屏山下,學者稱「翠屏先生。」

張文海

按《明外史趙壎傳》:「洪武二年,太祖將修《元史》,徵山林 遺逸之士張文海等為纂修官。文海,鄞人。」

張宣

按《明外史趙壎傳》:「張宣,字藻重,江陰人。洪武初,以考 禮徵,尋預修《元史》,授翰林編修,呼為張家小秀才。六 年,坐事謫徙濠梁,道卒。」

張簡

按《明外史趙壎傳》:「張簡,字仲簡,吳縣人。初師張雨為 道士,隱居鴻山。元季兵亂,以母老歸養,遂返儒服。洪 武三年,薦修《元史》。」

張適

按《萬姓統譜》:「適,長洲人。七歲習《詩經》,過目成誦。十三 赴鄉試,時稱奇童。」元季隱居不仕。洪武初,宋濂薦修 《元史》,授水部郎中,與高啟、楊基輩稱為「十才子。」

張熙

按《萬姓統譜》:「熙,洪武初紹興知府,為政平易,百姓宜 之。時府治公宇及什器不可缺者,皆熙所創置,入咸 稱其恪勤公務。」

張智

按《萬姓統譜》:「智,順昌人。洪武初,以明經舉,授夷陵州 學正。才識卓異,召為禮部右侍郎。凡禮樂制度,多所 建明。」

張謙

按《萬姓統譜》:「謙,南昌人。明經飭行,教授東湖書院。洪 武初,以文舉授監察御史,未幾辭歸。後布政李宜之 再以明經薦,赴京試《周易》、劉向《說苑》,吏部奏第一,授 刑部侍郎。」

張昌

按《山西通志》:「昌,臨汾人。元進士,不就顯職,乞為晉山 書院長。洪武初,聘至禮部,講究禮儀,上深嘉之,除國 子助教,授太子經。甲子、丁卯、庚午三科,主考本省布 政司鄉試。著有《存齋稿》。」

張昱

按《明外史趙撝謙傳》:「張昱,字光弼,廬陵人。仕元為江 浙行省左右司員外郎,行樞密院判官。留居西湖壽 安坊,貧無以葺廬,凌雲翰為疏募焉。酒間為瞿佑誦 所作詩,笑曰:『我死埋骨湖上,題曰『詩人張員外墓足 矣』。太祖徵至京,憫其老,曰:『可閒矣』!厚賜遣還,乃自號 可閒老人。年八十三卒』。」

張憲

按《明外史陶宗儀傳》:「張憲,字思廉,山陰人。學詩於楊 維禎,最為所許。負才不羈。後仕張士誠,為其樞密院 都事。吳平,變姓名,寄食杭州報國寺以歿。」

張美和

按《明外史宋訥傳》:「張美和,名九韶,以字行,清江人。年 十三能詞賦。元末,累舉不仕。洪武三年,以薦為縣學 教諭,後遷國子助教,改翰林院編修,致仕歸。」

張籌

按《明外史崔亮傳》:「張籌,字惟中,無錫人。父翼,峭直任 氣。籌舉元江浙省試第一,洪武四年,詹同薦授翰林 應奉,改禮部主事,擢湖廣行省參政。九年,召為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