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59 (1700-1725).djvu/7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督鄉兵與戰,不敵,退集居民城守。會大風雨,賊毀土 城入,振德妻錢及二女先伏劍死。命家人舉火,火熾 自剄,一門死者十二人。事聞,諡「烈愍。」大禮一家四人, 仰藥死。

張大受

按《荊州府志》:「大受,字海若,遠安人。萬曆舉人,司訓新 安,陞蓬萊令,以病告歸。癸未之變,不屈而死。」

張良賢

按《陝西通志》:「良賢,萬曆武進士,歷四川遊擊。平播戰 沒,廕副千戶,世襲。」

張繼孟

按《明外史張繼孟傳》:「繼孟,字伯功,扶風人。萬曆末年 進士。除濰縣知縣。天啟三年,擢南京御史。以不建魏 忠賢祠,斥為邪黨,削奪歸。崇禎二年,起故官,出為廣 西知府,稍遷浙江鹽運使。忤視鹽內官崔璘,左遷保 寧知府,尋進副使。十七年,張獻忠寇成都,與陳其赤、 孔教等佐巡撫龍文光協守。城陷被執,幽之僧寺。獻」 忠僭帝號,欲用諸人,繼孟不為屈,乃被殺。妻賈亦從 死。其赤投百花潭死。孔教不屈死。

張肇祚

按《長清縣志》:「肇祚,號蒼垣,以光宗恩選,筮仕香河,興 學剔奸,循良為最。致政家居,癸未邑城告警,肇祚父 子數人守護東城,晝夜無間者五月餘。及城陷,被執 不屈。同父其廉弟肇祐、景曜、景星、子繡俱殉難。子繽 重傷復甦,識者謂天不絕善人焉。」

張國紀

按《明外史張國紀傳》:「國紀,祥符人,熹宗張皇后父也。 天啟初,封太康伯。魏忠賢與客氏忌皇后,因謀陷國 紀,使其黨劉志選、梁夢環先後劾國紀放歸故郡。崇 禎末,以輸餉追爵為侯,旋死於賊。」

張應昌

按《明外史張臣傳》:「臣子承廕。承廕子應昌,嗣祖職,當 為指揮僉事。以父陣亡,增三秩為都司僉書,經略楊 鎬用為左翼游擊將軍。天啟元年,遷大同井坪參將, 調延綏。崇禎二年,總督楊鶴檄署定邊鎮將事。河套 入寇,斬首百二十餘級,擢昌平副總兵。山西總兵官 馬士麟病免,擢應昌都督僉事代之。六年,帝令會勦」 畿南賊。偽報首功,為巡按御史馮明玠、真定巡撫周 堪賡所劾,帝令圖功自贖。七年退還河南。其弟全昌 為宣府總兵官。宣府有警,令應昌援,無功,命解職。八 年,洪承疇出師河南,令率私家士馬以從。疾卒。

張志譽

按《明外史張振德傳》:「天啟元年,奢崇明部將樊龍叛, 大足主簿張志譽集兵奮戰,力屈死。」

張國維

按《明外史張國維傳》:「國維,字玉笥,東陽人。天啟二年 進士,授番禺知縣。崇禎元年,擢刑科給事中,進禮科 都給事中。京師地震,規弊政甚切,遷太常少卿。七年, 擢右僉都御史,巡撫應天、安慶等十府。其冬,流賊犯 桐城,官軍覆沒。國維方壯年,一夕鬚髮頓白。明年,率 副將許自強赴援,解桐圍。國維為人寬惠,得士大夫 心。」居六年,遷工部右侍郎,總理河道。十四年,山東盜 起,改兵部,兼督淮、徐、臨、通四鎮兵,護漕運。兵部尚書 陳新甲下獄,召國維代之。十六年,國維檄趙光抃拒 螺山,八總兵之師,皆潰。言者詆國維。帝乃命解職下 獄。蘇州民聞之,爭詣闕乞貸。十七年二月,俾出獄候 命。三月,復故官,馳赴江南、浙江督練兵、輸餉諸務,行 十日而都城陷。福王召之,令協理戎政。尋敘山東討 賊功,加太子太保,乞省親歸。南都失守,國維朝魯王 以海於台州,請王監國,即日移駐紹興。進國維少傅、 兵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督師江上。總兵官方國安 等諸軍乏餉潰,王走台州航海。國維亦還守東陽,知 勢不可支,赴水死。

張有譽

按《無錫縣志》:「有譽,字誰譽。父履正,廣信知府。有譽,天 啟二年進士,授戶部主事,榷稅邗關,獨不拜魏忠賢 祠。出知饒州府,擢參政,總理七省漕儲,經畫節省,俱 有成績。遷四川按察使。癸未大計,舉清廉第一,累拜 吏部侍郎、戶部尚書、太子太保。江南亡,棄官歸,從靈 巖弘儲禪師深究宗旨,得傳衣拂,自號大圓居士。」

按《山西通志》。化字襄海,太平人。天啟壬戌進士,寶 雞知縣,調盩厔。值巨寇犯境,躬冒矢石,立馘十賊。擢 兵部主事,巡視九門,存恤軍士。陞揚州知府,正己率 屬,饒有政聲。遷關西副使,設法弭盜,地方安堵。祀「名 宦。」

張三謨

按《山西通志》:「三謨,平定人。天啟壬戌進士。性至孝,父 母歿,廬墓六年。官福建道監察御史。崇禎元年,巡按 福建,歷官大理寺卿。」

張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