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0 (1700-1725).djvu/6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枯樹下,未嘗自伐,時號「枯樹太保。」

王萬弘

按《十國春秋》:前蜀王萬弘,岐王茂貞養以為子,更姓 名曰李繼密,權知興元軍府事。天復二年,王宗滌破 漢中,繼密出降,遷之成都。高祖曰:「繼密助李茂貞為 虐,殘賊三輔,唐之罪人也。以其來降,不忍殺。」遂復其 姓名,不時召見。諸將稍陵易之。萬弘縱酒自解,俳優 輩復加戲狎,萬弘不勝憂憤,一夕,醉投池水而死。

王宗仁

按《十國春秋》:「前蜀王宗仁,高祖之長子也,累官校書 郎。武成三年封普王,乾德六年進封衛王。」

王元膺

按《十國春秋》,「前蜀王元膺,字昌美,高祖第二子。初名 宗懿,起家祕書少監,封遂王,已而立為皇太子,未幾 更名元垣。永平中,得銅牌于什邡,高祖以為符讖,又 命改名曰元膺。元膺性猜忍,頗多材藝,能射錢中孔, 常抱畫毬擲馬上,馳而射之,無不中。唐道襲者,高祖 嬖臣也,元膺心易之,屢謔于朝會。七夕前一日,元膺」 召諸王大臣置酒,道襲亦在坐間,而王宗翰及潘峭、 毛文錫不至。元膺怒曰:「集王不來,峭與文錫教之耳。」 集王,謂宗翰也。明日,元膺入白高祖,峭、文錫離間諸 王。頃之,道襲入,高祖告之,道襲曰:「太子謀作亂,欲召 諸王錮之,然後舉事爾。」高祖疑之,道襲請召屯營軍 入衛,元膺初不為備,聞召兵,以為將誅己,乃率天武 兵自衛,捕峭、文錫,囚諸東宮;又捕成都尹潘嶠,囚諸 得賢門。明日,徐瑤、常謙、嚴璘等挾元膺以逐道襲,道 襲拒戰見殺。高祖乃遣王宗侃、宗賀、宗黯等發兵討 為亂者。瑤戰死,兵皆潰去,謙與元膺為衛士所殺。

王宗輅

按《十國春秋》:前蜀王宗輅,高祖第三子,武成三年,封 雅王。元膺之死,高祖以「宗輅貌類己,及宗傑有敏才, 欲擇一人立之,已而不果。乾德六年,徙封豳王,罷軍 使。」

王宗紀

按《十國春秋》:「前蜀王宗紀,高祖第四子也。武成時,封 褒王,乾德中改封趙王。」

王宗智

按《十國春秋》:「前蜀王宗智,高祖第五子也。初封榮王, 後徙封韓王。」

王宗澤

按《十國春秋》:「前蜀王宗澤,高祖第六子也。武成三年, 封興王。乾德時改封宋王,罷軍使。」

王宗鼎

按《十國春秋》:前蜀王宗鼎,高祖第七子也。武成中,封 彭王。後主繼立,諸王皆為軍使。宗鼎謂昆弟曰:「親王 典兵,禍亂之本。今主少臣強,讒間將興,繕甲訓兵,非 吾輩所宜為也。」因固辭軍使,經營書舍,植松竹自娛 而已。乾德六年,徙封魯王。後與宗輅、宗紀、宗智、宗澤、 宗平、宗特俱死於秦川驛。

王宗傑

按《十國春秋》:前蜀王宗傑,高祖第八子也。武成三年, 封信王。元膺之死,潘炕屢請立太子,高祖以宗傑于 諸子最材賢,頗欲立之。為順聖太后,有寵後主,卒得 踰諸兄而立。光天元年,宗傑屢陳時政,高祖賢其才, 陰懷廢立之意。無何暴薨,高祖深疑之。

王宗平

按《十國春秋》:「前蜀王宗平,高祖第九子,宗澤同母弟 也。光天元年,封忠王,乾德時改封薛王,罷軍使。」

王宗特

按《十國春秋》:前蜀王宗特,高祖第十子,與宗智同母。 光天元年封資王,乾德六年徙封莒王。

王宗侃

按《十國春秋》,「前蜀王宗侃,本姓田,雅州人,高祖假子 也。高祖入西川時,宗侃從與俱西,先登略陳。已而救 梓州,破楊守厚七砦,表遷雅州刺史。從攻彭州,用軍 士王先成言白行七事。居數年,攻拔利州,執斬刺史 李繼顒。未幾,充決雲都知兵馬使,俄領應援關陝都 指揮使,進取渝州,降其刺史牟崇厚。已又轉龍臺鎮」 使,會兵討杜從法有功。天復七年,進秩太保,兼侍中。 武成初,拜兼中書令。永平元年,高祖與岐交惡,宗侃 請效力行間,即命為北路行營都統。《青泥嶺》之戰,宗 侃兵大敗,退保安遠軍。高祖召責之,宗侃懼無功而 還。後主嗣立,封樂安王,加尚父。已又進封魏王,卒。

王宗佶

按《十國春秋》,「前蜀王宗佶,本姓甘氏,洪州人也。高祖 為忠武軍卒時,掠得之,養以為子。已而,以軍功累遷 武信軍節度使。天復初,充扈駕指揮使,將兵五萬,聲 言迎駕,進襲山南諸州。久之,進太師,封晉國公。及皇 子元懿等稍長,宗佶以養子,心不自安,與鄭騫等謀, 求為大司馬,總六軍,開元帥府,凡軍事便宜,行而後」 聞,高祖以宗佶創業功多,優容之。唐道襲者,本以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