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0 (1700-1725).djvu/7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出降者,都伺察嚴密,殺戮無虛日。天成四年二月,城」 破,都與家屬皆自焚死。

王弘贄

按《五代史王弘贄傳》,弘贄不知其世家何人也。唐明 宗時為衛州刺史。潞王從珂反於鳳翔,愍帝懼,夜以 百餘騎出奔,至衛州東,遇晉高祖將朝于京師,下馬 慟哭。高祖曰:「衛州刺史王弘贄,宿將也,且多知時事, 請就圖之。」即馳騎見弘贄,弘贄曰:「大木將顛,非一繩 所維。今萬乘之主,以百騎出奔,將相大臣無一人從 者,則人心去就可知也。雖欲興復,其可得乎?」高祖因 盡殺帝從兵,獨留帝於驛而去,弘贄奉帝居于州廨。 弘贄有子巒為殿直,廢帝入立,遣巒持鴆與弘贄,弘 贄使酒家獻之,愍帝飲而遂崩。弘贄後事晉為鳳翔 行軍司馬,以光祿卿致仕,卒。

王仁裕

按《五代史王仁裕傳》:「仁裕,字德輦,天水人也。少不知 書,惟以狗馬彈射為樂。年二十五始就學,而為人儁 秀,以文辭知名,秦帥辟為秦州節度判官。秦州入于 蜀,仁裕因事蜀為中書舍人、翰林學士。唐莊宗平蜀, 仁裕事唐,復為秦州節度判官。王思同鎮興元,辟為 從事。思同留守西京,以為判官。廢帝舉兵鳳翔,思同」 戰敗,廢帝得仁裕,聞其名,不殺,置之軍中。自廢帝起 事,至其入立,馳檄諸鎮,詔書誥命,皆仁裕為之。久之, 以都官郎中充翰林學士。晉高祖入立,罷職為郎中, 歷司封、左司郎中、諫議大夫。漢高祖時為翰林學士 承旨,累遷戶部尚書,罷為兵部尚書、太子少保。顯德 三年卒,年七十七,贈太子少師。

王延

按《五代史王延傳》:「延字世美,鄭州長豐人也。少好學, 嘗以賦謁梁相李琪,琪為之稱譽,薦為即墨縣令。馮 道作相,與延故人召拜左補闕,遷水部員外郎,知制 誥,拜中書舍人,權知貢舉,累遷刑部尚書,以太子少 保致仕,卒年七十三。延為人重然諾,與其弟規相友 愛,五代之際,稱其家法焉。」

王輿

按《十國春秋》,吳王輿,鎮東大將軍綰之弟也。初為小 校,從周本攻危全。諷。臨戰,本視賊水柵,部分諸將,指 旁山頭一小營謂輿曰:「爾往為我取彼。」輿唯唯,不即 往。本曰:「爾憚往邪?」輿曰:「公必不以輿為不武,請得此 柵攻之,舍而趨彼何為?」本大喜曰:「爾亦知此為必爭 之地邪?」乃命之。輿乘輕舟,襲破其前鋒,遂排柵入,諸 軍繼進,賊大潰。積功遷至諸軍都虞候。睿帝時,甚見 倚任,久乃出為光州刺史。先是,兄綰子傳拯為海州 都指揮使,叛附唐,聞輿在光州,遣使通問。輿執其使 以聞,因求罷郡,進控鶴都虞候。已,為左宣威統軍,歷 鎮海節度留後、金吾衛大將軍。南唐禪,代輿從睿帝 至潤州,移鎮鄂州。中主時,加同平章事。保大二年卒。 年七十四。

王稔

按《十國春秋》,吳王稔,廬州人也。中和三年,太祖為廬 州刺史,聞州人王勗賢,召欲用之,固辭。問其子弟,曰: 「子潛好學慎密,可任以事;弟子稔有氣節,可為將。」太 祖因召潛置門下,而以稔為騎將。後積功累官滁州 刺史。順義三年,有言鍾泰章在壽州侵市官馬者,睿 帝命稔巡霍丘,代泰章為壽州團練使,俄遷節度使。 未幾,自壽州罷歸揚都,為統軍。一日,坐聽事,與客語, 忽有小赤蛇自屋墜地,向稔而蟠。稔令以器覆之,良 久發視,惟一蝙蝠飛去。是年加同平章事,咸以為其 應也。

王令謀

按《十國春秋》,吳王令謀,故徐知誥客也。初為昇州判 官,已而改揚府左司馬,轉內樞使。乾貞中,徐知詢握 兵金陵,與知誥相猜忌,知誥頗患之。令謀說知誥曰: 「公輔政日久,挾天子以令境內,誰敢不從?知詢年少, 恩信未洽于人,無能為也。」未幾,遷同平章事。太和三 年,進左僕射,兼門下侍郎,與宋齊丘同平章事。六年, 拜司徒,已又領忠武軍節度使。天祐三年,令謀如金 陵,勸知誥受禪,辭不受。九月,癸丑,卒。令謀素柔猾,鮮 志操,老病無齒。或勸其致仕,令謀曰:「齊王大事未畢, 吾何敢自安!」疾亟,屢上書勸進。是歲十月,禪代,令謀 竟先死,不能償其志。

王振

按《十國春秋》,吳王振仕高祖,兄弟為史官,嫺熟典故, 博通事蹟。所著太祖等本紀,及討論諸將戰功,皆詳 核而不誣,切實而不靡,世稱「良史材。」

後晉

王周

按《五代史王周傳》:「周,魏州人也。少以勇力從軍,事唐 莊宗、明宗為裨校,以功拜刺史。晉天福中,歷貝州、涇 州節度使。涇州張彥澤為政苛虐,民多流亡,周乃更 為寬恕,問民疾苦,去其苛弊二十餘事,民皆復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