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0 (1700-1725).djvu/9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是乎』?宗旦慚沮,為薄其罪。還判尚書刑部,知蔡州。州」 人歲時祀吳元濟廟,質毀之,為更立狄仁傑、李愬像 而祠之。徙盧州。盜殺其徒,并貲而遁,捕得之。質論盜 死大理,以法不當死,降監舒州靈仙觀。逾年,韓琦知 審刑院,請盜殺其徒,非自首者勿原,著為令。於是鄭 戩、葉清臣皆言質非罪。起知秦州,遷度支郎中,徙荊 湖北路轉運使,擢天章閣待制,出知陝州,卒。質家世 富貴,兄弟習為驕侈,而質克己好善,自奉簡素如寒 士。范仲淹貶饒州,質持酒往餞,或以誚質,質曰:「范公 賢者,得為之黨,幸矣。」世以此益賢之。

王琪

按《宋史王珪傳》:「珪從兄琪,字君玉,起進士,調江都主 簿。上時務十二事,仁宗嘉之,除館閣校勘,集賢校理。 帝宴太清樓,命館閣臣作《山水石歌》,琪獨蒙褒賞。詔 通判舒州。歷開封府推官,直集賢院,兩浙淮南轉運 使,修起居注、知制誥。嘗入對便殿,帝從容謂曰:『卿雅 有心計,若三司缺使,當無以易卿』。」會奉使契丹,因感 疾還。上介誣其詐,責信州團練副使。久之,以龍圖閣 待制知潤州,徙知江寧,復知制誥,加樞密直學士、知 鄧州,徙揚州。入判太常寺,出知杭州,以禮部侍郎致 仕,卒。

王珪

按《宋史王珪傳》:「珪字禹玉,成都華陽人,後徙舒。曾祖 永,事太宗為右補闕。珪弱歲奇警,出語驚人。舉進士 甲科,通判揚州,召直集賢院,為鹽鐵判官,修起居注, 進知制誥,知審官院,為翰林學士,知開封府。遭母憂, 除喪,復為學士兼侍讀學士。嘉祐立皇子,珪草詔。英 宗在位,令兼端明殿學士,諭之曰:『祕殿之職,非直器 卿于翰墨,聞二府員缺,即出命矣』。」神宗即位,遷學士 承旨。珪典內外制十八年,最為久次。熙寧三年,拜參 知政事。九年,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 元豐官制行,由禮部侍郎超授銀青光祿大夫。五年, 拜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八年,帝有疾,珪白皇太 后,請立延安郡王為太子。太子立,是為哲宗。進珪金 紫光祿大夫,封岐國公。卒于位,贈太師,諡文公。

王堯臣

按《宋史王堯臣傳》:「堯臣字伯庸,應天府虞城人。舉進 士第一,授將作監丞,通判湖州。召試,改祕書省著作 郎,擢知制誥。陝西用兵,為體量安撫使。時韓琦坐好 水川兵敗,徙秦州,范仲淹亦以擅復元昊書降耀州。 堯臣言二人者皆忠義智勇,不當置之散地。又薦种 世衡、狄青有將帥才。明年,賊果自鎮戎軍、原州入寇」, 敗葛懷敏,仲淹自將慶州兵捍賊,賊引去。仁宗思其 言,乃復以琦、仲淹為招討使,置府涇州,而使堯臣再 安撫涇原。因論沿邊城砦控扼要害、賊徑通屬及備 禦輕重之策五事上之,報可,以戶部郎中權三司使。 丁母喪,服除,轉右諫議大夫,遂拜樞密副使。居三年, 裁抑徼倖,於是有鏤匿名書以布京城,然仁宗不以 為疑也。進吏部侍郎,卒,贈尚書左僕射,諡文安。堯臣 執政時,嘗勸帝早立嗣。元豐三年,子同老進《遺稿》,論 父功,加贈太師、中書令,改諡文忠。

王益恭

按《宋史王曙傳》:「曙子益恭,字達夫,以蔭為衛尉寺丞。 性恬淡,慕唐王龜之為人,數解官就養。終父喪,遂以 尚書司門員外郎致仕,卒。」

王益柔

按《宋史王曙傳》:「曙子益柔,字勝之,為人伉直尚氣,喜 論天下事,用蔭至殿中丞。杜衍、丁度宣撫河東,使還, 以學術政事薦知介丘縣。范仲淹未識面,以館閣薦 之,除集賢校理,預蘇舜欽秦邸會,醉作傲歌。張方平、 宋祁、王拱辰列狀言益柔罪,黜監復州酒。久之,為開 封府推官、鹽鐵判官,出為兩淛、京東西轉運使。熙寧」 元年,入判度支審院,判吏部流內銓,直舍人院、知制 誥,遷龍圖閣直學士、祕書監,知蔡、揚、亳州、江寧、應天 府,卒。

王嵩

按《陝西通志》:嵩,青澗僧元昊親信將野利王天都王 种世衡城青澗,謀去之,察嵩堅朴,表授三班借職,充 經略司指揮使,予居室、騎從、衣食。嵩感恩,或掠治械 繫,卒無怨。世衡知可任,謂曰:「『吾將以事使汝,戒汝勿 言』。嵩泣對曰:『蒙將軍恩,誓以死報,況捶楚乎』!」世衡乃 草遺野利書,密縫衲衣間,告嵩曰:「此非濱死,不得泄。」 并以畫龜一幅、棗一篰為信,俾遺野利。嵩至野利所 致,世衡命出棗、龜投之,野利笑曰:「吾素奇种,將軍今 何兒女子見識?」度嵩有書,索之,嵩答以無,野利不敢 匿,乃封其龜、棗上元昊。元昊召野利與嵩廷詰,世衡 書,捶楚極苦,嵩終不言,命曳出誅之。嵩大號曰:「始將 軍遣嵩密遺野利王書,戒不得妄泄。今不幸空死,吾 負將軍。」乃褫衲衣,取書以進。元昊於是疑野利。嵩還, 野利已報死矣。元昊既失一將,遂定講和之策。經略 使龐籍疏嵩勞,選三班奉職。後嵩自陳,進侍禁、閤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