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2 (1700-1725).djvu/4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責,言之不行將固爭,爭之重以累陛下,願得解職。」換 工部員外郎、直集賢院,為開封府判官,出知揚州,徙 江東轉運使,徙河東。久之,入為度支副使,進天章閣 待制,復知諫院。請外,以知荊南。敕過門下,知銀臺司 何郯封還之,留權開封府。旋以論罷陳升之,出知洪 州,加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樞密直學士、知 瀛州。治平元年,召為御史中丞。明年,以龍圖閣學士 知太原府。神宗即位,以三司使召。熙寧元年,拜參知 政事。王安石既執政,介數與安石爭論,安石強辯而 帝主其說,介不勝憤,疽發於背,薨。介為人簡伉,以敢 言見憚。然居政府,遭時有為,而扼於安石,少所建明, 聲名減於諫官、御史,時諡曰「質肅。」

唐孺

按《尚友錄》:孺字景仁,江華人。年十六與計偕,皇祐改 元登第,易名彥範,終昜朔令。其弟彥輔、彥隆、彥材、彥 經皆登第,為縣令,有聲,人號為「五縣令。」

唐則

按《尚友錄》,則興安人。自少博學砥行,官至侍郎。乞歸, 築室山中,以身率後進,橫經譚道,雖隆寒盛暑不少 倦。子叔夏、叔獻皆名臣。

唐淑問

按《宋史唐介傳》:「介子淑問,字士憲,第進士,至殿中丞。 神宗以其家世,擢監察御史裏行,出通判復州。久之, 知真州,提點湖北刑獄,言新法不便,乞解使事,黜知 信陽軍,以病免。數年,起知宣州,徙湖州,入為吏部員 外郎。又引疾求外,帝以為避事,降監撫州酒稅。哲宗 立,司馬光薦其行己,有恥難進,召為左司諫,以病致」 仕,數月卒。

唐義問

按《宋史唐介傳》:「介子義問,字士宣,善文辭。熙寧中,辟 京西轉運司管勾文字,尋以為司農管當公事。方行 手實法,所在騷然。義問言,今造簿甫二歲,民不堪命, 不宜復改為。從曾孝寬使河東還,擢湖南轉運判官, 移使京西,會有不悅之者,免歸。元祐中,起知齊州,提 點京東刑獄,河北轉運副使。用文彥博薦,加集賢修」 撰。帥荊南,請廢渠陽諸砦。蠻楊晟秀斷之以叛,即拜 湖北轉運使,討降之,復砦為州。進直龍圖閣,以集賢 殿修撰知廣州。章惇秉政,治「棄渠陽」罪,貶舒州團練 副使。後七年,復故官,知潁昌府,卒。

唐坰

按《宋史王安石傳》:「唐坰者,以父任得官,熙寧初,上書 云:『青苗法不行,宜斬大臣異議如韓琦者數人』。安石 喜之,薦使對,賜進士出身,為崇文校書。上薄其人,除 知錢唐縣。安石欲留之,乃令鄧綰薦為御史,遂除太 子中允。數月,將用為諫官,安石疑其輕脫,將背己立 名,不除職,以本官同知諫院,非故事也。坰果怒安石」 易己,凡奏二十疏,論時事皆留中不出,乃因百官起 居日,扣陛請對,上召升殿,坰至御坐前大聲宣讀,凡 六十條,大略以安石專作威福,安石為之請去,閤門 糾其瀆亂朝儀,貶潮州別駕,改監廣州軍資庫。後徙 吉州酒稅,卒官。

唐翊

按《萬姓統譜》,翊字浙師,山陰人。七齡日誦千言,十三 能屬文,鄉老以奇童目之。元豐中,進太學,較藝居諸 生上,聲稱籍籍。元祐間,人士競工詞章,翊堅守經術, 卒以兩經中第知靈壽。時歲大旱,翊開河渠,溉田數 千頃,旁渠之田,不雨而稔。常平吏盜倉粟,翊發其姦, 以能例得遷秩,乃嘆曰:「置人於重辟,而己受賞,可乎?」 乃改從自首律。後屢典州郡,所至皆有事功可紀。

唐瞻

按《宋史唐庚傳》:「庚兄瞻,字望之,後名伯虎,字長儒,治 《易》《春秋》皆有家法。元祐三年,其父游瀘南,伯虎兄弟 居母喪於丹山,伯虎夜半蹴庚曰:『吾夢收父書,發之, 得『亟來』二字。吾父得無他乎?吾心動矣。汝奉母奠,朝 夕吾趨瀘南』。庚未及應,伯虎起,裹糧走至瀘南。父果 病甚,見伯虎大驚,問其故,具告之。父嘆曰:『天告汝也』。」 是日疾少間,伯虎具舟侍父以歸。居數日,疾復作,遂 卒。元符二年,庚以貢舉事繫獄,臨卭,語連伯虎,臨卭 并械之。凡對吏逾年,掠治無完膚,其詞確然一不及 庚,以故獄久不具,卒會赦除之。伯虎性真率,無威儀, 人多易之。至是皆大服,以為不可及。卒於家。

唐庚

按《宋史唐庚傳》:「庚字子西,眉州丹稜人也。善屬文,舉 進士,稍為宗子博士。張商英薦其才,除提舉京畿常 平。商英罷相,庚亦坐貶,安置惠州。會赦,復官承議郎, 提舉上清太平宮。歸蜀,道病卒。庚為文精密,通于世 務,作《名治》《察言》《閔俗》《存舊》《內前行》諸篇,時人稱之。」

唐績

按《萬姓統譜》:績,字公懋,零陵人。少警敏,嗜學能文。元 符進士,為衡山令,復通判鼎州,擢福州運判。帝諭之 曰:「卿久歷州縣,知民疾苦,當遍察風俗以聞。」績天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