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7 (1700-1725).djvu/8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某為之張燕,酒方酣而部兵以索餉,反露刃庭下,守」 備,闔室逃竄。清海從容說以利害,給橐中裝散遣之; 大變立定。年八十四卒。所著有詩文集,著數十種。

譚維鼎

按《廣州府志》:「維鼎,字朝鉉,號瓶臺,新會人。少遊湛若 水門。髫年舉嘉靖庚子第二人,筮仕同安。當倭寇及 饒漳饉盜,動以千萬,多設間諜,令自仇殺,捷馘無筭, 疏功於朝,賞鏹幣,贈父母,晉都督府經歷,尋晉廣西 左江兵巡僉事。土官黃賢相占據四都,維鼎召典史 李材授以方略,計擒賢相。復疏功於朝,賞賚如前,增」 秩本道副使,督勦古田。以久勞兵事,年五十卒。同寧、 閩、甌間,特祠而俎豆之。

譚綸

按《江西通志》:「綸字子理,宜黃人。嘉靖甲辰進士。初為 兵部郎中,以兵備副使勦倭於福清、仙遊、同安、漳浦 諸處,皆殲之,遂無倭患。艱歸,起督撫陝西。會四川賊 蔡伯貫等反,改督撫四川,議設龍安等府,施州等衛, 蜀中遂定。復以兵部侍郎撫兩廣,至即平七山諸賊。 尋總督薊遼,陞兵部尚書,召入理京營戎政,以疾乞」 歸。卒。贈太子太保,諡《襄敏》。

譚光宿

按《茶陵州志》:「光宿,字洪應,別號雙柏,庠生也。道出月 江,客有死於途者,氣未絕,扶歸,請醫治之,數日始甦。 其人歸茶陵,率妻子禮謝之,弗受。是年遊學,渡殷城, 遇其人,止之食。維時暴風正熾,渡者皆溺,光宿得不 死,人以為食報云。」

譚則乾

按《茶陵州志》,「則乾字敬夫,別號臺洲。敦孝弟實行,家 頗饒。嘉靖乙巳、辛酉歲歉,流莩在道,盡所貯穀出賑, 存活者無慮數千人。」

譚希思

按《明外史袁洪愈傳》:「南京御史譚希思疏論中官、外 戚,謫雜職。希思,茶陵人,歷右副都御史,巡撫四川。」

譚大寧

按《廣東通志》:「大寧,字彥禎,高明人。萬曆乙酉鄉舉,以 氣節相砥,宦廣西。太平司李思明土目陸酋橫甚,大 寧廉得其不軌狀,白監司兩臺縛之,思明合境以安。 事聞,轉南曹郎,讞獄平反,引情合律,不可更移,轉黎 平太守,未之官而卒。」

譚一召

按《明外史安希范傳》:「萬曆二十一年,南京刑部郎中 譚一召以劾王錫爵,斥為民。一召,大庾人。」

譚昌言

按《嘉興府志》:「昌言,字聖俞,萬曆甲午解元。辛丑進士。 初令常熟,以清慎愷悌聞。邑人於虞山絕壁鐫『譚公 去思石。更令婺源,邑故有金竺,坦徑久廢,行者遶芙 蓉嶺,險同蜀棧。昌言闢新嶺,往來者德之,號譚公嶺。 憂歸,起補灤城令。歲祲,民逋為盜,昌言給官牛,躬督 墾闢,鑿井溉之。歷陞南車駕郎。時中外人情急欲福』」 藩之國,而詔需馬快舡五百艘,期明春發行。昌言設 法立辦,王舟遂如期南。留心國本者稱為「殊功。」艱歸, 起補北兵曹。撫順失事,大司馬集議,昌言謂「四路進 兵非長策」,後果衂。典試粵西,督學八閩,俱號得人。尋 轉參政,督餉登、萊、濰令。與遼將李性忠有隙,兵民阻 鬥。東撫以聞,一時鼎沸。昌言身入遼營,握李將手,諭 以忠義禍福,令傳箭定濰營。比得嚴旨,則事已定,遂 報寢。蓮妖據鄒、滕,官兵敗衂,昌言部發新練馬兵救 之,賊陡遇勁馬輒走,遂得蕩平。朝鮮李忠弒其主,島 帥毛文龍為介,請封號,使舟例從登州。上攜貂參重 賂至,昌言曰:「箕封禮義之邦,弒賊不討而封之,損國 威。」拒不及岸,乃假天津道入。尋陪推東撫。璫方市威, 陷清流。島帥欲傾昌言,乃造蜚款,中其所屬。司餉同 知翟棟緹騎械翟,昌言,以不能救為恨,遂嘔血致疾 卒。懷宗即位,贈太僕寺卿,賜祭葬,廕一子入胄。長子: 貞默、貞良,進士,貞和、承廕、貞碩,舉人。

譚性教

按《萊蕪縣志》:「性教字生伯,號笠石,又稱黃雪居士。萬 曆庚戌成進士,授陳留令,以外艱歸。丙辰,補襄城,值 大蝗,救荒多異政。庚申,補南吏部驗封主事,陞稽勳 郎。丙寅轉陝西寧夏道,兵糧學政副使。入課鉛槧,出 督戎馬。花馬池、長沙窩宣捷,受帑金之賚,濬漢唐渠, 安鼓譟兵。時魏璫熾甚,寧夏獨無璫祠,人重其節概。」 以引疾得請歸,軍民遮留哭送者數萬人。

譚元芳

按《景陵縣志》:「元芳字正則,號隱林,別號錦秋。捷秋闈 授山東高苑令,調汶上縣,奏績陞蘇州海防同知,復 調淮安府邳宿分管鹽運,陞廣西柳州知府,調用蘄 黃監軍,未任,復補廬州太守,陞安廬兵備道,河南按 察司副使。招撫流移,誅鋤蓮妖,具疏乞歸,以老疾致 仕。」

譚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