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8 (1700-1725).djvu/2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記。舉萬曆十七年進士,改庶吉士。侍郎田一儁以教 習卒官。其昌請假,走數千里,護其喪歸葬還,受編修。 皇長子出閣,充講官。出為湖廣副使,督湖廣學政,謝 事歸。光宗立,召為太常少卿,掌國子司業事。天啟二」 年,擢本寺正卿,兼侍讀學士。時修《神宗實錄》,命往南 方采輯先朝章疏及遺事。其昌廣搜博徵,錄成三百 本。又採留中之疏切於國本、藩封、人才、風俗、河渠、食 貨、吏治、邊防者,別為四十卷。倣《史贊》之例,每篇繫以 筆斷。書成表進。有詔褒美,宣付史館。明年秋,擢禮部 右侍郎,協理詹事府事。尋轉左侍郎。五年正月拜南 京禮部尚書,請告歸。崇禎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 居三年,乞休。詔加太子太保致仕。又二年卒,年八十 有二。贈太子太傅。福王時,諡「文敏。」其昌天才俊逸,少 負重名,善書畫,人擬之米芾、趙孟頫云。

董盡倫

按《明外史董盡倫傳》:「盡倫,字明吾,合州人。萬曆中舉 於鄉,除清水知縣,調安定,咸有惠政。秩滿,安定人詣 闕奏留,詔加鞏昌同知,仍視縣事。久之,以同知理甘 州軍餉,解職歸。天啟初,奢崇明反,率眾薄城,盡倫偕 知州翁登彥固守。賊遣使說降,盡倫大怒,手刃賊使, 抉其睛啖之,屢挫賊鋒,城獲全。乃率眾援銅梁,復有」 功。尋被檄擣重慶,孤軍深入,伏四起,遂戰死。贈光祿 少卿,世廕千戶,建祠奉祀。尋改廕指揮僉事。崇禎初, 論全城功,改廕錦衣千戶。

董用圓

按《明外史侯峒曾傳》:「南京覆,州縣多起兵自保,嘉定 士民推峒曾為主,偕里人董用圓等誓死固守,城破 死。用圓,天啟元年舉於鄉,嘗為秀水教諭。」

董倫

按《明外史陳聞詩傳》:「董倫,歸德檢校也。師尚詔入歸 德,知府及守衛官皆遁。倫率民兵巷戰,被執垂死,猶 手刃數賊,妻賈氏及僮僕皆從死。詔贈歸德同知。」

董祚

按《明外史喬若雯傳》:「董祚,隆平舉人,以城破殉難。」

董纘緒

按《杭州府志》:「纘緒,字爾立,海寧人,愚齊曾孫。以文名。 性孝友,酉戌間,祝髮為僧,居韻弦山樓,人罕窺其面。」

董姓部藝文

《題槁城董氏家傳後》
元·吳澄

《槁城董氏家傳》,元明善撰《世譜》,虞集撰傳詳核,譜簡 明。吳澄曰:「董氏世將也,而昌有以哉!孝友於家,忠於 國,仁於民,始也,啟之後也,報之天也,抑有人焉。語云: 『成難登天,覆易燎毛,子子孫孫,如萬石君。世祀宜矣』。」

《董氏族譜序》
明·李夢陽

嘉靖五年,董大夫來參河藩之議,李子獲觀於其譜, 而語人曰:「董氏知家政乎?吾於其譜見也。」居無幾,大 夫罷歸,即其邑之東,構東樓,闢書院,群族子弟誨焉, 凡言之譜者,罔不行之家也。李子聞之,又語人曰:「甚 哉,董大夫,似君陳也,吾於其家之政知之也。夫自《大 學》之教衰,士不由齊而求之治,是故仕也,有不官政」 者矣,矧家之能政也,其罷也,有不身謀者矣。矧家之 政行也,是以夫子憂焉,曰:「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夫 是言也,誰不之知也,然未之有行。何也?其所厚者薄, 未有不薄者也。又其身官焉已耳,罷則無所於歸也。 夫董大夫者,簿省之佐耳,固非崇爵豐祿人也。其仕 也,念念其族,而其罷也,群而誨焉,政不究於官而行 於家,斯豈忘本務末者倫邪?持之而靡懈,久之而有 成,非仲尼之徒而獲《大學》之旨,能若是邪?予故曰:「甚 哉!董之政似君陳也。」以其知本也,於其譜而知之也。

《董氏宗譜序》
石簡

「本碩末茂,枝遠實繁。故剪拜弗及,召樹恆芾,行葦敦 好,田荊再榮,存本枝也。」粵自邃古,無違斯旨。而末流 先撥,宿植隨傾者,天無二也。按《董氏舊譜》,敘董氏出 有熊氏,世有令人。元末《舊譜》燬於火,其詳弗獲考矣。 然遞相口授,咸稱趙宋時有貞六府君,由進士判明 州,遂家焉。後徙奉化,徙寧海,乃為寧海。繼別祖云明 州,孫滿平江府教,逮重慶郡守彥清,至經歷惠州沆 庠生。泂僅十易世,蓋始徙元元貞年間也。沆子相舉 進士業有聲,將大厥緒,青衿烝烝以十計,董氏至是 始益振云。然溯厥植,逖矣。夫家必有譜,猶郡邑志、《春 秋》列國、史記紀其實,不溢美,不掩惡,不遐遺,死徙不 羞賤貧,凡備遺忘、垂鑒戒,引來者事耳。世之為譜者, 吾惑焉,迷則妄,誇則欺,欲覆則刊,行惡則遺,有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