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9 (1700-1725).djvu/3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皆鳥獸散。唐遂陷道州,斬結首。

李弘皋

按《十國春秋》,楚李弘皋,武穆王時由營道令累遷都 統,掌書記。文昭王開天策府,弘皋遂與十八學士之 列。及文昭王薨,張少敵議立恭孝王,弘皋固爭,且怒 曰:「嫡嗣不立,而欲立老婢兒可乎?」未幾,朗兵破長沙, 弘皋為所執,恭孝王命壯士臠殺之。

李弘節

按《十國春秋》:楚李弘節,弘皋弟也。少有文學,與弘皋 同居幕府。同光初,武穆王拜江南諸道都統,唐莊宗 詔賜戰馬數百匹,王屬弘皋草謝表。會弘皋文思艱 澀,顧謂弘節曰:「馬有旋風之隊,那得一事作對?」弘節 曰:「獨不聞軍有偃月營邪?」弘皋欣然捉筆云:「尋當偃 月之營,擺作旋風之隊。」表成,王大稱賞。文昭王置天 「策府」學士,弘節亦與其數。後與弘皋同死於朗兵。

李令

按《十國春秋》,「楚李令,江南人,故唐時假秩至評事。世 亂年老,無復宦情,築室於廣陵法雲寺西,為終焉之 計。常夢束草加首,口銜一刀,兩手各持一刀,入水而 行,意甚異之。未幾,孫儒陷廣陵,儒將李瓊屯兵法雲 寺,恆止令家。父事令,情好甚篤。武穆王入湖南,瓊從 之,挾令俱行。瓊後累官桂管觀察使,薦令為荔浦令」, 與前薨遂合云。

李仁罕

按《十國春秋》,「後蜀李仁罕,字德美,陳留人。唐同光時, 李紹琛反,高祖遣仁罕擊敗之,遂得勇戰名。明宗入 立,積功充諸軍馬步軍都指揮使。高祖舉兵成都,以 仁罕為行營都部署。長興四年,高祖以墨制署為武 信軍節度使,已而明宗悉如所署。高祖登極,以仁罕 為衛聖諸軍馬步軍指揮使,仍領武信節。」頃之,受遺 詔輔政,後主嗣位,諸將多驕蹇不法,而仁罕尤甚,恃 功求判六軍。後主雖曲徇其請,內不勝其忿。會張公 鐸等素怨仁罕,共譖云「仁罕有異志」,後主遂因其入 朝,執殺焉,并族其家。

李如實

按《十國春秋》,「後蜀李如實,初事梁末帝于東宮,以清 直著名。及末帝嗣位,貶汝州副使。如實至汝州,自製 一臥車,常於車中置酒一瓢、琴一具、書數卷,命小僮 十餘輩載衝衢,四顧朗吟,觀者多竊笑焉。梁亡後,入 成都。高祖知其賢,拜戶部侍郎,卒。」

李肇

按《十國春秋》,「後蜀李肇,初仕後唐,為陜虢都指揮使。 高祖漢州之役,得肇,奇其才,署內馬步都指揮使。已 而唐師破劍門,高祖遣肇據劍州。肇既至,屯兵河橋, 會唐兵來衝陣,肇伏強弩數百射之,唐兵引去。長興 四年,高祖以墨制署肇招武軍節度使,唐明宗悉依 所署。後主嗣位,加兼侍中。肇恃先朝功臣,不時朝後」 主罷其軍務,徙邛州,死。

後晉

李瓊

按《五代史李瓊傳》:「瓊,滄州饒安人也。少為騎將,與晉 高祖俱隸唐明宗麾下。同光二年,契丹犯塞,明宗出 涿州,遇契丹,與戰不勝,諸將各稍引去,而晉高祖獨 戰不已,契丹漸合而圍之。瓊引高祖衣與俱遯,至劉 李河,而追兵且及,瓊浮水先至南岸,高祖至河,中流 馬踣,瓊以長矛援出之,又以所乘馬與高祖而步護」 之,走十餘里,乃得免。明宗兵變於魏而南,瓊從高祖 以三百騎先趨汴州。高祖為保義軍節度使,以為牙 隊指揮使。高祖建國,以為護聖都虞候,賜與金帛甚 厚,而不與之官爵,瓊亦鬱鬱。久之,拜相、申二州刺史。 出帝時,為棣州刺史。楊光遠反,以書招瓊,瓊拒而不 納。遷洺州團練使,又為護聖右廂都指揮使。晉亡,契 丹入京師,以瓊為威州刺史,行至鄭州,遇盜見殺。

李崧

按《五代史李崧傳》:「崧,深州饒陽人也,為鎮州參軍。唐 魏王繼岌與郭崇韜伐蜀,以崧掌書記。已破蜀,繼岌 殺崇韜,人情不安。崧夜以黃紙作詔書,倒用都統印, 告諭諸軍,人情乃定。師還,繼岌死於道。崧為鹽鐵判 官,拜拾遺,直樞密院,累遷戶部侍郎,端明殿學士。長 興中,明宗春秋高,秦王從榮多不法,晉高祖為六軍」 副使,懼禍及,求出外藩。是時,契丹入鴈門,明宗選將 以捍太原,崧曰:「非石敬塘不可。」晉高祖深德之。其後 晉高祖以兵入京師,召為戶部侍郎,拜中書侍郎、同 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高祖崩,出帝即位,以崧 兼判三司,與馮玉對掌樞密。契丹耶律德光犯京師, 拜崧太子太師。漢高祖入京,崧為葛延遇告變,自誣 伏,族誅。

李守貞

按《五代史李守貞傳》:「守貞,河陽人也。晉高祖鎮河陽, 以為客將。其後嘗從高祖,以功拜宣徽使。出帝即位, 楊光遠反,召契丹入寇,守貞領義成軍節度使,馳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