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欲匿山中,俟賊去復歸。吉曰:「如城中百姓芻糧何?」 吉不敢從。寨主押監慚懼而返,卒以完城。
史聲
按《尚友錄》:「聲,沿海人。元祐間以進士登顯官。始,家貧, 母先卒,侍父自養不給,惟虀鹽糜粥而已。日夜讀書, 每書暇,樵採以給父養,自食麤糲,恆不飽。及登第有 祿,迎親就食,至中途遇疾卒。聞訃即哭不絕聲,不顧 家屬,罄身日夜奔赴,四日乃至,哀慟幾絕。扶柩還家, 寢苦枕塊。及葬,結廬墓左,日為抱土培塋。墓後成一」 壟如山,弔者至惟以頭觸地叩哀,未嘗與人談笑。
史炤
按《尚友錄》:「炤字子熙,眉山人。父清卿,蘇軾兄弟以師 事之。炤博古能文,嘗作《通鑑釋文》三十卷。」
史通
按《尚友錄》:「通,青神人。少與兄珣以文學知名,歷官通 州尉、盤石令,有古循吏風。嘗著《易書乾坤別解》《詩書 義》《論語》《孟子》,又進《世要機務》十卷,《芻蕘策》十卷。」
史東
按《徽州府志》:「東,字美徵,蜀人。大觀三年為祁門縣尉, 善政愛民。時邑多疫癘及火災,乃訓民倣蜀俗禳災 集福,民賴以安。後陞司農少卿,邑人懷之,塑像於張 王祠而配享焉。」
史徽
按《萬姓統譜》:「徽字洵美,鹽官人。勤苦力學,登崇寧五 年進士第,累遷太常博士。時享太廟,以宦者押登,徽 建議罷之。進戶部郎官,出為京西運判,進右司郎中, 以疾致仕。高宗即位,復起為司農少卿。建炎初,與黃 鍔扈駕至江口,俱遇害。後特贈左太中大夫、右文殿 修撰。子龜年、均年、岑年。龜年、岑年官至員外郎,均年」 與龜年子驌等,亦皆入仕。
史祺孫
按《萬姓統譜》:祺孫字大年,安吉人。政和間登第,以刑 部郎官出典贛、興國二郡。初,秦檜謀誅岳飛,命祺孫 蒐索其家交游書劄,祺孫悉焚其書,曰:「誣人以求榮, 吾不忍為也。」遂引年而歸。
史經
按《萬姓統譜》:經,眉山人。博學能文。其《思子臺賦》,上援 秦皇,下逮晉惠,反覆哀切,有補于世。舉賢良不第,卒 於家。弟沆,舉進士。子凝,官至著作郎。
史詔
按《萬姓統譜》:詔字升之,鄞人。父冀國公簡頎秀豐下, 少有立志。嘗與豐清敏舒中丞受業于鄉。先生樓郁 以孝行聞,遇大比輒引避,嘗曰:「無母氏之節,已無史 氏矣。」誓終身母子不相離。大觀二年,詔舉八行,鄉人 以詔應命,遂與母避于縣東大田山。郡守跡所往,迫 使就道,誓不從,鄉人稱為八行先生。後孫浩貴,累贈 太師、越國公。
史抗
按《宋史史抗傳》:「抗,濟源人,宣和末,為代州沿邊安撫 副使。金人圍代急,抗夜呼其二子稽古、稽哲謂曰:『明 日城必陷,吾將死事,汝輩亦勿以妻子為念而負國 也』。二子泣曰:『惟吾父命』。」明日,城果破,父子三人突圍 力戰,死于城隅。
史浩
按《宋史史浩傳》:「浩字直翁,明州鄞縣人。紹興十四年, 登進士第,調餘姚縣尉,歷溫州教授,升國子博士。因 轉對,言普安、恩平二王,宜擇一以係天下望。高宗納 之,除祕書省校書郎,兼二王府教授。三十年,普安郡 王為皇子,進封建王,除浩權建王府教授。三十一年, 遷宗正少卿。會金主亮犯邊,下詔親征,建王抗疏請」 率師為前驅。浩為王力言:「太子不可將兵,以晉申生、 唐肅宗靈武之事為戒。」王大感悟,立俾浩草奏,請扈 蹕以供子職,辭意懇到。高宗方怒,覽奏意頓釋,遂扈 蹕如建康。三十二年,上還臨安,立建王為皇太子。浩 除起居郎兼太子右庶子。孝宗受禪,以中書舍人遷 翰林學士、知制誥,除參知政事。隆興元年,拜尚書右 僕射。御史王十朋論之,出知紹興,遂與祠,不召者十 二年。淳熙五年,復為右丞相。尋求去,拜少傅、保寧軍 節度使,充醴泉觀使兼侍讀。十年,請老,除太保致仕, 封魏國公。光宗御極,進太師。紹熙五年薨,年八十九。 封會稽郡王。寧宗登極,賜諡「文惠。」嘉定十四年,追封 越王,改諡「忠定」,配享孝宗廟庭。子彌大、彌正、彌遠、彌 堅。
史正志
按《揚州府志》:「正志,字志道,江都人。紹興二十一年進 士。授歙縣尉。秩滿詣闕,上《保治要略》八篇。丞相陳康 伯薦于朝,除樞密院編修。引孫權築濡須塢故事,乞 築和州城壘,及舒揚防守荊襄事宜。高宗視師江上, 命扈從至鎮江,又上《恢復要覽》五篇。車駕駐蹕建康, 正志言:三國六朝形勢與今日不同,要當無事則都」 錢塘,有事則幸建康,以為東西都。詔下侍從臺諫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