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70 (1700-1725).djvu/6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按《萬姓統譜》:「諤,嘉興人。天禧初登進士第。後天聖、景 祐間,二弟曰詢、曰評相繼登進士,皆有名於時。嘉興 登進士者,自其兄弟三人始盛。」

呂景初

按《宋史呂景初傳》:「景初,字沖之,開封酸棗人。以父蔭 試祕書省校書郎,舉進士,歷汝州推官,改著作佐郎, 通判并州。高若訥薦為殿中侍御史,奏彈梁適,謫判 江寧府,徙知衡州,復召還臺,遷右司諫,安撫河北。還 遷吏部員外郎,擢天章閣待制、知諫院,未入謝而卒。」

呂夏卿

按《宋史呂夏卿傳》:「夏卿,字縉叔,泉州晉江人。舉進士, 為江寧尉。仁宗選任大臣求治道,夏卿陳時務五事, 朝廷頗采其策。英宗世,歷史館檢討,知制誥,出知潁 州,卒。」

呂鏜

按《萬姓統譜》:鏜,旌德人。幼孤,事母以孝聞。操行端介, 嘗遊宿、亳間,過潘氏,不御酒肉。潘怪問之,鏜曰:「遠遊, 親養弗給,而敢自享厚饌乎?」比去,潘贐以金不受,識 者賢之。鏜以布衣登朝,氣度魁偉,談辨琅然,時著《實 德傳》《卓行錄》,其名甚顯。因薦授迪功郎,再調鳳陽府 判官。

呂蕡

按《尚友錄》:「蕡,汲郡人。父通,仕為太常博士。蕡為比部 郎中,後知巴西縣,致仕,因葬通京兆藍田,遂家焉。蕡 有六子,五登科,大忠、大防、大鈞、大臨皆其子也。」

呂公綽

按《宋史呂夷簡傳》:「夷簡子公綽,字仲祐,蔭補將作監 丞,知陳留縣。天聖中,累遷尚書工部員外郎。夷簡薨, 服除,同判太常寺,歷知永興軍,改知秦州,召為龍圖 閣學士,權知開封府,進翰林侍讀學士、知審刑院。初, 公綽在開封府,宰相龐籍外屬道士趙清貺受賂,杖 脊道死。至是,御史以為公綽受籍旨,杖殺清貺以滅 口。」左遷龍圖閣學士、知徐州,公綽自辨。復侍讀學士, 留侍經筵。遷右司郎中,未拜,卒。

呂公弼

按《宋史呂夷簡傳》:「夷簡子公弼,字寶臣,賜進士出身, 積遷至同群牧使,以樞密直學士知渭、延二州,徙成 都府,其治尚寬。英宗罷三司使蔡襄,召公弼代之,拜 樞密副使。神宗立,進樞密使。王安石立新法,公弼數 言宜務安靜,又將疏論之,從孫嘉問竊其槁示安石, 安石先白之,帝不樂,遂罷為觀文殿學士、知太原府。」 以疾請知鄭州,拜宣徽西院使、判秦州。以疾求解,為 西太一宮使。薨,諡曰「惠穆。」

呂公著

按《宋史呂公著傳》:「公著,字晦叔,幼嗜學,至忘寢食。父 夷簡器異之,補奉禮郎。登進士第,召試館職,不就。仁 宗獎其恬退,除崇文院檢討。英宗親政,議追崇濮王, 公著言不聽,遂乞補外,出知蔡州。神宗立,召為翰林 學士。熙寧初,知開封府。二年,為御史中丞。時王安石 方行青苗法,公著極言之,出知潁州。召還,遷端明殿」 學士,未幾,同知樞密院事。元豐五年,以疾丏去位。哲 宗即位,以侍讀還朝,太皇太后遣使迎問所欲言,公 著陳十事,又乞備置諫員,以開言路。拜尚書左丞、門 下侍郎。元祐元年,拜尚書右僕射,與司馬光同心輔 政。光薨,獨當國。三年,懇辭位。明年薨,諡正獻。

呂公孺

按《宋史呂夷簡傳》:「夷簡子公孺,字稚卿,任為奉禮郎, 賜進士出身,判吏部南曹,占對詳敏,仁宗以為可用, 知澤、潁、廬、常四州,入為開封府推官,改陝西轉運使, 徙知渭州,再徙鄆州。坐失入死刑,責知蔡州。元豐初, 召知審官東院,出知陳、杭、鄭、瀛四州。元祐初,遷刑部 侍郎,知開封府,擢戶部尚書,以病提舉醴泉觀,卒。」公 孺廉儉,與人寡合。嘗護曹佾喪,得厚餉,辭不受,談者 清其節焉。

呂溱

按《宋史呂溱傳》:「溱字濟叔,揚州人,進士第一,通判亳 州,直集賢院,同修起居注,進知制誥,出知杭州,入為 翰林學士,疏論宰相陳執中姦邪。未幾,執中去,溱亦 以侍讀學士知徐州,徙成德軍,加龍圖閣直學士,知 開封府,改樞密直學士,卒。」

呂誨

按《宋史呂誨傳》:「誨字獻可,開封人。祖端,相太宗、真宗。 誨進士登第,由屯田員外郎為殿中侍御史,出知江 州,召為侍御史,改同知諫院。治平二年,遷兵部員外 郎。神宗立,擢天章閣待制,拜御史中丞。王安石執政 時,多謂得人,誨言其不通時事,疏劾之。帝方注倚安 石,還其章。誨求去,乃出知鄧州。明年,疾卒。子由庚為」 太常寺太祝。

呂大忠

按《宋史呂大防傳》,大防兄大忠,字進伯,登第,為簽書 定國軍判官。熙寧中,王安石議遣使諸道,立緣邊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