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行閤職河湖砦巡檢。張興宗亦死之。」
呂武
按《宋史鄒㵯傳》:「呂武,太平州步卒也。文天祥出使,武 應募從行,偕脫鎮江之難。天祥開府南劍,武以武功 補官,遣之結約州縣,起兵相應。道阻,復崎嶇數千里, 即天祥于汀梅挺身患難,以環衛官將數千人出江 西,死於橫逆,一軍揮涕而葬之。」
金
呂中孚
按《金史呂中孚傳》:「中孚,字信臣,冀州南宮人,有詩名。」
元
呂域
按《元史呂域傳》:「域字伯充,河內人。七世祖公緒,與宋 丞相公著為從昆弟。祖庭,金末避亂去鄉里。父佑歸 附,初隸兵籍,轉徙北郡,復至關中,家焉。廉希憲宣撫 京兆,聘許衡教授生徒,域從衡學。至元十四年,授四 川行樞密院都事,以平定功,陞奉訓大夫、四川行省 左右司郎中。二十年,徵為國子司業,以未終喪辭。三」 十年,改華州知州。勸農興學,具有成效。仁宗即位,召 拜翰林侍讀學士,未幾致仕。延祐元年卒。諡文穆。子 三人:杲、果、楨,皆顯仕。孫魯,濟寧路總管。
呂思誠
按《元史呂思誠傳》:「思誠字仲實,平定州人。六世祖宗 禮,金進士,遼州司戶。宗禮生仲堪,亦舉進士。仲堪生 時敏,時敏生釗,為千夫長,死國事。釗生德成,德成生 允,卒平定知州致仕。思誠父也。思誠擢泰定元年進 士第,授同知遼州事,未赴,丁內艱,改景州蓨縣尹,擢 翰林國史院檢閱官,陞編修。文宗在奎章閣,有旨取」 《國史》閱之,左右舁匵以往,院長貳無敢言,思誠在末 僚,獨跪閣下爭之,事遂寢。尋擢國子司業,拜監察御 史。劾中書平章政事徹里帖木兒變亂朝政,遂出僉 廣西廉訪司事。復召為國子司業,陞左司郎中。思誠 素剛直,人多嫉之,遂以言罷。起為右司郎中,拜刑部 尚書,陞侍御史,遷河東廉訪使。未幾,召為集賢侍講 學士,出為湖廣行省,入拜中書參知政事。吏部尚書 偰哲篤等建言更鈔法,思誠不可。御史劾思誠狂妄, 左遷湖廣行省左丞,召還。至正十七年卒,諡忠肅。
呂祐
按《元史呂祐傳》:「祐字伯通,晉安人。至正二十六年,郡 城破,有卒入其室,拔白刃脅其母,祐急以身蔽母而 奪其刃,手指盡裂,被傷仆地,良久而甦,開目視母曰: 『母幸無恙,我死無憾矣』。遂瞑目死。」
呂復
按《萬姓統譜》:復攝長樂縣尹。本朝兵下福州,復曰:「吾 世食君祿,今雖攝官,若不以死報國,則無以見先人 於地下。」遂引繩自經死。
明
呂文燧
按《明外史呂文燧傳》:「文燧,字用明,永康人。元末,處州 盜起,掠永康,文燧散財募壯士,得三千人,破走之,三 授官不受。太祖置永康翼,以為左副元帥兼知縣事。 尋召為營田司經歷,擢知廬州府。浙西平,徙知嘉興。 松江民作亂,襲嘉興,文燧柵內署,率壯士拒守,而請 援于李文忠,移兵擒之。諸將因欲屠城,文燧爭曰:『據 城者賊也,民何罪』?」釋不問。滿三載,入朝,奉詔持節諭 闍婆國,次興化,卒。
呂本
按《明外史呂本傳》:「本,壽州人,懿文太子次妃父也。仕 元,為元帥府都事。後歸太祖,授中書省令史,出為湖 廣行省照磨。洪武三年,遷中書右司郎中,轉左司。五 年,擢刑部侍郎,尋拜吏部尚書。六年,改太常司卿。明 年,御史言本奉職不謹,免官。已為北平按察僉事,召 為禮部尚書。十二年,復授太常司卿。逾二年,卒。」
呂復
按《明外史呂復傳》:「復字元膺,鄞人。少孤貧,從師受經, 習詞賦。後以母病求醫,遇名醫衢人鄭禮之於逆旅, 遂謹事之。因得其古先禁方及色脈藥論諸書,曉夜 研究,務窮其閫奧。自是出而行世,取效若神。晚年自 號滄洲翁,歷舉仙居、臨海教諭,台州教授,皆不就。」
呂讓
按《萬姓統譜》:讓字克遜,平度州人。洪武間舉進士,為 行人。安南侵擾,上遣讓往諭,讓乃為書與安南國王 陳日焜。後王饋黃金及沈檀香,讓卻之曰:「尉佗以區 區之越,與天子抗衡,是召禍者也;陸賈受其金以分 諸子,是苟利者也。王顧以尉佗自處,而以陞賈處人, 何其陋哉!」日焜無以對。後授監察御史,終陝西僉事。
呂師賢
按《萬姓統譜》:師賢,字愚卿,年一百零三歲,人稱百歲 老人。幼失怙恃,年十二、三,讀書通大義。叔父琴山翁 無子,訓育之,欲使為嗣。老人曰:「某幼孤,賴叔父教養, 叔父之恩,故不敢忘。然先人無別子,使某嗣叔父,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