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86 (1700-1725).djvu/10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圖書編》

人身明堂五臟之圖

人身明堂五臟之圖

《人身明堂五臟之圖說》

腦者髓之海。諸髓皆屬於腦。故「上至腦,下至尾。」髓 則腎主之也。由脊骨中相貫。

膻中名氣海,在兩乳之間,為氣之海也。氣所居焉,能 分布陰陽,是氣者生之源,命之主,故為人身之父母, 不可損也。

「膈膜」在心肺之下,與脊、腸、腹周迴相著,如幕不漏,以 遮蔽濁氣,使不上熏於心肺,與脊系「上貫於心,下通 於腎,心腎水火相感,而精氣溢泄,乃化血收精之系 也。」

闌門、神闕,津液滲入膀胱,濁穢流入大腸。

總言臟之要害

岐伯曰:「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於左,肺藏於右,心 部於表,腎治於裏,脾謂之使,胃謂之市。」水穀所歸脾味皆入也 《鬲肓》之中,上有父母。氣海為人之父母也七節之旁,中有小心。 小心謂神靈之舍從之有福,逆之有害。

《五臟六腑》

喉嚨已下,言五臟為手足三陰;咽喉已下,言六腑為 手足三陽。蓋為諸臟屬陰為裏,諸腑屬陽為表。以臟 者藏也,藏諸神而精神通流也;腑者府也,府主出納 水穀,糟粕轉輸之謂也。

自喉嚨已下五臟,喉應天氣,乃肺之系也。以肺屬金, 乾為天,乾金也。故天氣通於肺,而肺應天,上運會厭, 會厭者,五臟聲音之門戶。肺屬金,音聲應金石也。《九 墟》云:「咽喉喘息之道,其中空長,可以通氣息。」楊元操 云:「喉嚨與咽並行。」其實兩異,而人多惑之。蓋喉中為 息,通咽中,下水谷。其喉嚨下接肺兩葉之間,與今所 繪者同。若吳簡序宋景所畫希範「喉中三竅」者,非果 喉中具三竅,則水穀與氣各從一竅而俱下肺中。肺 下無竅,何由傳道水穀,入於下焦。

肺手太陰經《黃帝書》云:「肺為諸藏之上蓋」,藏真高於 肺,以行榮衛陰陽也。肺之形似人肩二大葉,中有二 十四空行列,以分布諸藏清濁之氣,而為氣管,乃相 輔之宮也,在喉嚨氣系之下。

心手少陰經。《黃帝書》云:心形如未敷蓮花,中有七孔, 以道天真之氣,神之宇也。其藏真通於心,心藏血脈 之氣也,而為身之君,以肺為上蓋,故心在肺之下。 心包,手厥陰經。《靈樞經》曰:「手心主脈,起於心中,出屬 心包,下膈。」《九樞》云:十二原,以大陵,為心之原,即心包 穴也。明真心不受邪,故手心主則心包也。《類纂》曰:手 厥陰心包之經,所謂一陰也,一名手心主。其經與手 少陽三焦為表裏。今以藏象校之,在心下橫膈膜之 上,腎斜膈膜之下,與橫膜相粘,其處黃脂漫包者,心 也。其漫脂之外,有細筋如絲,與心肺相連者,此包絡 也。

脾,足太陽經,《黃帝書》云:脾形似馬蹄,內包胃脘,象土 形也。經絡之氣,交歸於中,以營運真靈之氣,意之舍 也。又云:脾為陰藏,位處中焦,主養四藏,故呼吸以受 穀氣。以其上有心肺,下有腎肝,故曰在中而藏。其濡 於脾,脾藏肌血之氣也,為諫議大夫。又曰:「倉廩之官。」 肝,足厥陰經,《黃帝書》云:「肝有二大葉,一小葉,如木甲」 坼之象。各有支絡血脈於中,以宣發陽和之氣,魄之 官也。故「藏真散於肝」,肝藏筋膜之氣也,為將軍之官, 其治在左。然以今之藏象校之,則肝在右脅右腎之 前,並胃而位於小腸之右外。

腎《足少陰經黃帝書》云:「腎藏有二,形如豇豆,相並而 曲附於膂筋。其外有脂裹,裏白外黑,主藏精,故藏真 下於腎。」腎藏骨髓之氣也。腎者作彊之官,伎巧出焉。 其位下連於脅。今以《藏象圖》校之,則在膈下貼脊膂 脂膜中,有系二道,上則系心,下則連二腎之系相通。 已上六臟也。

咽門自咽門已下,六腑咽應地氣,為胃之系也。以胃 屬土,坤為地。坤,土也,故應地。咽之下者,胃脘水穀之 道。凡咽門承受水穀,自胃脘而入於胃中。咽,嚥也,言 可嚥物也。又謂之嗌,言扼要之處。《黃帝書》曰:「地氣通 於嗌。」嗌,咽也。以今藏象,咽在喉之後,合古書為是,於 歐本則非。

胃、足陽明經。《黃帝書》云:「胃者倉廩之官,布養四藏。」故 謂五藏皆稟氣於胃。胃者五藏之本,故食氣入胃,散 精於肝,淫氣於筋;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 氣流經,經氣歸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 氣行於腑,腑精神明,留於五藏,氣歸權衡,以平氣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