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89 (1700-1725).djvu/12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詬,雖能成事,然良心喪失盡矣。《子家子》曰:「一慚之不 忍,而終身慚乎?」王導能忍事,此皆忍於不善以就善 之謂。嘗觀唐張公藝九世同居,家無異議,人問其故, 公藝即書「忍」字以對,亦鑑王敦之得失也。

《輟耕錄》:睦人邵元同先生桂子嘗作忍、默、恕、退四卦, 揭之坐隅,真得保身、慎言、絜矩知止之道者矣。其《忍 卦》曰:「忍,亨。初難終吉。利君子貞,不利小丈夫。」《彖》曰:「忍, 剛發乎內,柔制乎外,故亨。初若甚難,乃終有吉。唯君 子為能動心忍性,不利小丈夫,其中淺也。《象》曰:『刃在 心上,忍,君子以含容成德』。」初一小不忍,則亂大謀。《象》 曰:「小不克忍,成大亂也。」次二,必有忍,其乃有濟。《象》曰: 能忍於中,事克濟也。次三,一朝之忿,亡其身以及其 親。《象》曰:「一朝之忿,至易忍也。」亡身及親,禍孰大焉。次 四,出於跨下,以成漢功,韓信以之。《象》曰:「跨下之辱,小 辱也。成漢之功,大功也。」次五,張公藝九世同居,書一 忍字,以對於天子。《象》曰:「同居之義,忍」克致也,積而九 世,有容德也。上六,血氣方剛,戒之在鬥。《象》曰:方剛之 氣,忍則滅也。形而為鬥,自求禍也。

雪濤小說:「世人無賢不肖,皆言忍言耐煩,此三字言 之甚易,而其實有難能者。若真能忍,真能耐煩,則其 取禍必少,敗事必寡。昔里中一富兒素慳,亦能從事 於忍,遇仇家欲嫁禍,乃賄一乞丐,於元旦託乞故出 言詈之,富兒不為動。已復詈其妻子,亦不動。丐者乃 裸而露其醜曰:『爾能啖我此物乎』?富兒不勝忿,持挺」 撻之,一擊而斃,為仇家所持,竟坐償。此知從事於忍, 至於難忍,而卒不能忍者也。又一仕宦將之官,其厚 友送之,囑曰:「公居官無他難,只要耐煩。」仕者唯唯。已 而再囑三囑,猶唯唯。及於四五,其人忿然怒曰:「君以 我為呆子乎?只此二字奈何?」言之數四,厚友曰:「我纔 多說兩次,爾遂發惱,輒為能耐煩,可乎。」此知耐煩之 當然。及遇小不可耐,而遂不能耐者也。余所以信忍 與耐煩為難能也。

《筆疇書》曰:「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乃有濟。」君子立心, 未有不成於容忍而敗於不容忍也。容則能恕人;忍 則能耐事。一毫之拂,即勃然而怒;一事之違,即憤然 而發。是無涵養之力、薄福之人也。是故大丈夫當容 人而不可為人容,當制欲而不可為欲制。觀婁師德 丙吉之為人,則氣自平而理自明矣。

《讀書鏡》:李沆為丞相,秉政日,狂生叩馬獻書,歷詆其 短。公遜謝曰:「俟歸詳覽。」生訕怒,隨馬後肆言曰:「居大 位而不能康濟天下,又不能引退以謝人言,久妨賢 路,寧無愧乎?」公於馬上踧踖再三,曰:「某屢求退,奈上 未允,不敢去耳。」終無忤意。冨弼字彥國,少有罵者,如 不聞,人曰:「罵汝。」彥國曰:「恐罵他人。」又曰:「呼姓名而罵, 豈罵他人?」彥國曰:「天下無同姓名者乎?」告者大慚。及 為相,嘗語子孫曰:「忍之一字,眾妙之門。睦族處事,尤 為先務。若清儉之外,更加一忍,則何事不便?夫朝廷 用人,專論才德,而獨於輔臣,又責以『相度』二字。蓋相, 地道也,婦道也。地欲耐物,婦欲耐家。不然,佛氏所謂 蝦蟆禪,一跳即倒耳。」

《長水日抄》:「淄川楊引道著六忍:一曰忍觸,觸者人犯 我也。二曰忍辱,辱者人凌我也。三曰忍惡,惡者我憎 人也。四曰忍怒,怒則憎之重也。五曰忍忿,忿則憎而 發之輕也。六曰忍欲,欲者貪而不欲止也。此六忍者, 戒之一身則一身安,戒之一家則一家安。推之以處 人己之間,則所遇皆安而寡悔尤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