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91 (1700-1725).djvu/8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德有以為基而立」 也,「謙」 者自卑而尊人,又為禮者之所當執持而不可失者也。九卦皆「反身修德」 以處憂患之事也,而有序焉。「基」 所以立,「柄」 所以持,「復」 者,心不外而善端存,《恆》者,守不變而常且久,懲忿窒慾以修身,遷善改過以長善,《困》以自驗其力,《井》以不變其所,然後能巽順于理,以制事變也。

《履》和而至,謙尊而光,《復》小而辨于物,《恆》雜而不厭,《損》 先難而後易,《益》長裕而不設,困窮而通,《井》「居其所而 遷,《巽》稱而隱。」

本義此如《書》之九德,禮非強世,然事皆至極,謙以自卑而尊且光,復陽微而不亂于群陰,恆處雜而常德不厭,損欲先難,習熟則易益,但充長而不造作,「困身困」而道亨,井不動而及物,巽稱物之宜而潛隱不露。

「《履》以和行,《謙》以制禮」,「《復》以自知,《恆》以一德」,「《損》以遠害, 《益》以興利,困以寡怨」,「《井》以辨義,《巽》以行權。」

本義《寡怨》謂少所怨尤,「辨義」謂安而能慮。

《易》之興也,其當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當文王與紂 之事邪?是故其辭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傾。其道甚大, 百物不廢,懼以終始,其要「無咎。」此之謂《易》之道也。

本義危懼故得平安,慢易則必傾覆,《易》之道也。

孔子家語

《困誓》

孔子曰:「不觀高崖,何以知顛墜之患?不臨深泉,何以 知沒溺之患?不觀巨海,何以知風波之患?失之者,其 在此乎?」士慎此三者,則無累于身矣。

冊府元龜

《患難》

《老子》有言「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則知患難之於 世也。無準否泰之於人也。靡常消息盈虛既明鑒而 斯在屈伸合散信任運而可量叔世惟艱聖人垔厄 而體道禍機莫測賢者逃遁以俟時至有沈廁以幸 全繫獄而獲宥道存於己命在於天或垂名聲於後 代或擅美譽於當世信謂知窮達存亡之至者也。若 乃被患於深刑無辜於橫議道之廢也。其如命何。

《逃難》

語曰:賢者避世。《易》曰:「君子見幾」蓋天步既艱刑網方 密或顯斥於權要或見讒於邪諂私憾方逞大戮將 至是以變易姓名毀壞形貌詭道以出間行而去投 跡於絕域濯纓於洪波以至隱跡窮山之中潛身複 壁之下屬辭悽愴拊心涕洟生民之窮良可哀也。若 乃負過越逸背國奔亡節行無聞逋逃是保紀於著 事,罪莫大焉。

《亡命》

商。《書》曰:「自作孽不可逭」老氏云:「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然而倒行逆施處陰休影天有所幸命或可逃非欲 絕跡以遠人蓋乃馮生而避法越自淑世遷訛淫刑 以逞末俗偷巧任氣相高故有疾走避仇幽藏復怨 破去機械變易姓氏者。若乃自底不類連逮餘黨穿 窬亟遁脫身長往或欲智免其如命何雖追捕之令 具存於方木而赦宥之澤亦被乎!率土由是移鄉以 防其不絕滌瑕以許其自新斯乃天地兼容荊棘蒙 潤者矣。

性理會通

《力行》

人之於患難,只有一箇處置,盡人謀之後,卻須泰然 處之。有人遇一事,則心心念念不肯舍,畢竟何益?若 不會處置了放下,便是無義無命也。

人莫不知命之不可遷也,「臨患難而能不懼,處貧賤 而能不變,視富貴而能不慕者,吾未見其人也。」 處患難,知其無可奈何,遂放意而不反,非安於義命 者。

患難部藝文一

《賢難》
漢·王符

世之所以不治者,由賢難也。所謂賢難者,非直體聰 明、服德義之謂也,此則求賢之難得爾,非賢者之所 難也。故所謂賢者,乃將言乎循善則見妒,行賢則見 嫉也,而必遇患難者也。虞舜之所以放殛,子胥之所 以被誅,上聖大賢,猶不能自免於嫉妒,則況乎中世 之人哉!此秀士所以雖有賢材美質,然猶不得直道 「而行,遂成其志者也。處士不得直其行,朝臣不得直 其言,此俗化之所以敗,闇君之所以孤也。齊侯之所 以奪國,魯公之所以放逐,皆敗績厭覆於不暇,而用 及治乎?故德薄者惡聞美行,政亂者惡聞治言」,此亡 秦之所以誅偶語而坑術士也。念世俗之人,自慢其 親而憎人敬之,自簡其親而憎人愛之者不少也,豈 獨品庶賢材時有焉。鄧通幸於文帝,盡心而不違,吮 癰而無恡色。帝病不樂,從容曰:「天下誰最愛朕者乎?」 鄧通欲稱太子之孝,則因對曰:「莫若太子之最愛陛 下也。」及太子問疾,帝令吮癰,有難色,帝不悅而遣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