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92 (1700-1725).djvu/1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見而登心。似臨淄之借書,類東武之飛翰。軫工遲於 長卿,踰巧速於王粲。固乃度平子而越孟堅,何論孔 璋而與公幹?或欲涉其涯涘,求其界畔,則浩浩請幫助識別此字。請幫助識別此字。 彪彪涆涆,譬長鋏於。請幫助識別此字。「中,若龍淵與蜀漢。濟濟冠蓋, 祁祁儁逸。有竊風以味道,咸交臂而屈膝。或望路以 窺門,空升堂而入室。彼春蘭及秋菊,尚蕪絕於眾芳, 矧重仁與襲義,信遼遼兮未央,言追憶而不逮,辭欲 盡而復忘。竊仰高而希驥,忽脂車而秣馬。既一顧之 我隆,亦東壁之余假,似延州之如舊,同伯喈之倒屣, 附蒼蠅於驥尾,託明鏡于朝光。謂虛無而為有,布籍 甚于游揚。」於是柔條颯其成勁,白露變而為霜。歲忽 忽而遒盡,憂與愛兮未忘。聚落莖于虛室,聽羈雀于 枯楊。忳鬱悒其雖語,獨撫抱而增傷。託異人以蠲憂, 賴奇文而愈疾。索黃瓊之寄居,造安仁之狹室。車出 門其已歡,無論銜桮與促膝。譬鄒子之唫松,故未寒 而能慄。徒納壤以作高,陋吞舟而為網。值墨子之愛 兼,逢太丘之道廣。部九萬以齊征,激三千而同上。識 公沙於《杵臼》,拔孝相于無名。非夫人之為感,孰云感 于余情?指北邙以作誓,期鬱鬱于佳城。

《惜士不遇賦》有序
明·伍瑞隆

古人之出處也由己,今人之出處也由人。由人者招之則來,麾之則去,由己者無心於功名,道可進則進,可退則退,其實非由己也,由道也。孔子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 又曰:「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豈非由己由道之明訓哉?惟其間有遇不遇存焉,惟人之用舍,世之理亂同一,感恩也而大小異,一知己也而淺深異。當時孔子非不攝行相事,孟子非不為卿,而要不可以為遇也。自肅皇帝始致辨於「王」 、「皇」 二字之義,尊之為師,而至聖大賢始一遇於千古之下耳。夫遇者,非由智,非由力,非由期約,非由揣摩,而忽然遇之之謂。《易》曰:「遇主於巷。」 又曰:「過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 此遇之義也。古人之行不一矣,或出或處,或默或語,豈不亦紛然其轍哉?而其間高爵厚祿未必賢,一命不沾未必不肖。遇者一言之義,亦可容於暴主之朝;不遇者全行之瑜,而不免棄於聖人之世。故或以大德而制於小德,或以長才而困于短才,或以經濟而屈於技能,或以文章而劣于佞幸,或以廉謹而「棄於多慾,或以高閒而擯於喧囂,此在天則為時,在人則為命,馮唐、李廣,兩無可爭。當是之時,規不必圓,矩不必方,準不必平,繩不必直,吉凶悔吝,懸於奸邪僉小之手。自非有至人者,揭日月而行,將萬古如長夜耳。伯夷、柳下惠,百世之師也,而使不遇仲尼,則不過東魯之逐臣與西山之餓殍」 ,此卞和所以抱泣,而務光所以沉淵也。太史公曰:「伯夷、叔齊雖賢,得夫子而名益彰;顏淵雖篤學,附驥尾而行益顯。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 姤之時義大矣哉!董仲舒儒者,所為《士不遇賦》,哀思傷毒,司馬遷繼為《悲士不遇賦》,陶潛又為《感士不遇賦》,千古悲涼,倡和欲絕。予生也晚,無三子之才,而浮於三子之遇,因援筆而續其篇,使後之君子,鑒予之志,哀予之命,而因以弔三子之魂云爾。賦曰:

噫,惜乎傷心哉!士之不遇,若涉川之無舟,若遠行之 失路,欲進不可,欲退不能,望河山而隕涕,弔風物而 傷神,況安危之靡定,屬貧賤而無親。譬在鳥而為鳳, 超丹穴而高飛,卻掩九苞而自晦,與烏雀而同歸。「譬 在器而為琴,張金玉而迴軫,卻寂寞乎朱絃,避秦箏 之艷引。譬在馬而為駿,輕千里之行塵,卻不逢於伯 樂,服鹽車而苦辛,譬在龍而為惕,恨進修之未能,卻 德業之方成,屬躍飛之屢更,譬在衣而為領,挈襟帶 以無餘,卻值綱維之廢,空存懷袖之書,譬在水而為 海,挹百川而會歸,卻要荒而見棄,藏蛟龍而莫知,譬 在山而為岱,恣七十君之迭主,卻一謝於秦皇,永難 期於漢武,譬在金而為銕,發干鏌之雄鋒,卻埋光於 豐獄,空流影於長虹,譬在土而為石,亙五岳而骨起。 卻守其硜硜之節,莫顯其巖巖之理,譬在草而為蘭, 愬秋風而獨遠,卻閉阿嬌於長門,而謝陳王於秋阪。 譬在木而為松,歷隆寒而不凋,卻一落乎澗底,誰引 手於青霄,譬在氣而為風,洗天門於九重,卻閶闔之 深閉,扇霾陰於四封,譬在室而為棟,抗一木而支廈, 詎炎炎之將頹,致隆隆之撓下。譬在樹而為果,剝方 窮而復新,卻失輿於君子,反得廬於小人。譬在筆而 為毫,寫鬚眉於影響,卻墨海之無波,絕兔鋒之蕭爽。 譬在體而為眼,攝一身之光明,卻浮雲之蔽日,望長 安而涕零,登蒼天而高舉兮,乘眾氣而徜徉,一覽而 知山河之本末,再覽而周天地之圓方。彼帝皇王伯 之各有所師兮,豈日月星辰之靡有所將。不降其志 兮不辱其身,夷齊以還兮更屬何人?悲哉連與惠之 《中倫》中慮,幸哉虞與逸之中權中清。」仕止久速,不可 以預期兮,往復平陂,不可以力爭。掩雲霞於天路,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