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94 (1700-1725).djvu/6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吳越春秋》:吳王赦越王歸國,越王還至浙江之上,望 見大越山川重秀,天地再清,王與夫人歎曰:「吾已絕 望,永辭萬民,豈料再還,重復鄉國。」言竟,掩面涕泣闌 干。此時萬姓咸歡,群臣畢賀。

《瑯嬛記》:張璘者,秦人也,字子石。年二十,與其弟耕性 好讀書,耕畢輒握典籍。吾伊隴上人笑曰:「凡讀書者, 皆所以榮親顯名聲也,今終日孜孜而不離畎畝,則 讀書何益乎?人謂張孺子多才,吾不信矣。」璘聞之曰: 「是何難哉!」于是裹糧負書,求見秦王,說之以強秦弱 諸侯之策,指甚深妙。秦王說之,拜為上卿。璘曰:「臣少 貧賤,恒為鄉里所戮笑,幸遇陛下,官為上卿,實非所 冀。有如藉陛下神靈,使得錦衣還鄉足矣!」秦王留之 再三,固辭。于是賜以黃金、珠玉、錦繡,發車馬人徒,送 之歸里,人以為榮,無不蒲伏而前,不敢仰視。璘故自 尊貴而痛抑之。居數日,盡召宗族鄉黨與歡飲,盡出 所賜黃金、珠玉、錦繡散之,家無所留。躬操耒耜,與妻 子戮力,終不出矣。

《晉書張翰傳》:翰入洛,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蓴羹、 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 爵乎?」遂命駕而歸。

《異苑》:「句章人吳平州門前忽生一株青桐樹,上有謠 歌之聲,平惡而砍殺。平隨軍北征,首尾三載,死桐欻 自還,立于故根之上。又聞樹巔空中歌曰:『死桐今更 青,吳平尋當歸。適聞殺此樹,已復有光輝』。平尋復歸。」 《陳書沈炯傳》:「炯為從事中郎,梁元帝徵為給事黃門 侍郎,領尚書左丞。荊州陷,為西魏所虜,魏人甚禮之」, 授炯儀同三司。炯以母老在東,恆思歸國,恐魏人愛 其文才而留之,恒閉門卻掃,無所交遊。時有文章,隨 即棄毀,不令流布。嘗獨行,經漢武通天臺,為表奏之, 陳己思歸之意。其辭曰:「臣聞喬山雖掩,鼎湖之靈可 祠;有魯既荒,大庭之跡無泯。伏惟陛下,降德猗蘭,纂 靈豐谷,漢道既登,神仙可望。射之罘于海浦,禮日觀 而稱功;橫中流于汾河,指柏梁而高宴,何其樂也,豈 不然歟!既而運屬上仙,道窮晏駕,甲帳珠簾,一朝零 落;茂陵玉碗,宛出人間。陵雲故基,共原田而膴膴;別 風餘趾,對陵阜而茫茫。羈旅縲臣,能不落淚!昔承明 既厭,嚴助東歸;駟馬可乘,長卿西返。恭聞故實,竊有 愚心,黍稷非馨,敢忘徼福。」奏訖,其夜炯夢見有宮禁 之所,兵衛甚嚴,炯便以情事陳訴。聞有人言:「甚不惜 放卿還,幾時可至。」少日,便與王克等並獲東歸。 《獨異志》:唐初有僧元裝,往西域取經,一去十七年始 去之日,于齊州靈巖寺院有松一本,立于庭裝以手 摩其枝曰:「吾西去求佛,教汝可西長。若歸,即此枝東 向,使吾門」人弟子知之。及去年,年西指,約長數丈。一 年忽東向,門人弟子曰:「教主歸矣。」乃西迎之,裝果還 歸,得佛經六百部,至今眾謂之「摩頂松。」

《三夢記》:「天后時,劉幽求為朝邑丞,常奉使歸,未及家 十餘里,適有佛堂寺,路出其側,聞寺中歌笑歡洽,寺 垣短缺,盡得睹其中。劉俯身窺之,見十數人,兒女雜 坐,羅列盤饌,環繞之而共食,見其妻在坐中語笑。劉 初愕然,不測其故,久思之,且思其不當至此,復不能 捨之,又熟視容止,言笑無異,將就察之,寺門閉不得」 入。劉擲瓦擊之,中其罍洗,破迸走散,因忽不見。劉踰 垣直入,與從者同視,殿廡皆無人,寺扄如故。劉訝益 甚,遂馳歸。比至其家,妻方寢,聞劉至,乃敘寒暄訖。妻 笑曰:「向夢中與數十人同遊一寺,皆不相識。會食于 殿庭,有人自外以瓦礫投之,盃盤狼藉,因而遂覺。」劉 亦具陳其見。

《仇池筆記》:昔人有遠行者,欲觀其妻于己厚薄,取金 釵藏之壁中,忘以語之。既行而病且死,以告其僕,既 而不死。忽聞空中有聲,真其夫也,曰:「吾已死,以為不 信,金釵在某處。」妻取得之,遂服喪。其後夫歸,妻乃反 以為鬼也。

《內觀日疏》:晁采畜一白鶴,名素素。一日雨中,忽憶其 夫,試謂鶴曰:「昔王母青鸞,紹蘭燕子,皆能寄書達遠, 汝獨不能乎?」鶴延頸向采,若受命狀。采即援筆直書 二絕,繫于其足,竟致其夫,尋即歸矣。詩曰:「窗前細雨 日啾啾,妾在閨中獨自愁。何事玉郎久離別,忘憂縱 對豈忘憂。」又曰:「春風送雨過窗東,忽憶良人在客中。」 安得妾身今似雨,也隨風去與郎同。

《宋史晁補之傳》:「補之歷禮部郎中,徙湖州、密州、果州, 遂主管鴻慶宮。還家,葺歸來園,自號歸來子。」

《澠水燕談錄》:孫宣公奭以太子少傅致仕,居于鄆。一 日置宴私廳,語客曰:「白傅有言:『多少朱門鎖空宅,主 人到老不曾歸』。今老夫歸矣。」喜動于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