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06 (1700-1725).djvu/13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陳紹慶妻田氏

按《容城縣志》:田氏,陳紹慶妻。氏年二十歲,夫亡,絕粒 欲死,翁姑苦勸曰:「汝夫無他弟兄,汝死,我兩人何依? 且二子在襁褓,誰復撫之?」語盡泣下。氏乃不死,苦節 盡孝,養夫妹八人俱親為治妝。二孤長俾從師,躬䌟 纑以佐之。仲子可成領鄉薦,宰宜陽,不半載,卒於官。 氏與婦同扶柩歸。復撫孫述志,仍舉孝廉,建坊旌表。

殷漢妻牛氏王氏附

按《容城縣志》:「牛氏,殷漢妻。夫亡,氏年二十一,悲號絕 粒。時方有身,人勸之曰:『倘生男,或可不絕夫祀』。」遂強 視息。後果生男,撫之。及娶,未週年而死。墓生一孫,氏 與婦王氏撫之。縣令旌表。

康廷臣妻劉氏

按《容城縣志》:「劉氏,康廷臣妻。夫亡守節,竭力孝親,紡 績撫孤,七十餘年。邑令旌其門。」

孫弘訓妻陰氏

按《容城縣志》:「陰氏,孫弘訓妻。夫亡。氏孝奉孀姑,復以 紡績供子讀書,艱苦萬狀。年八十,邑令旌其門。」

陰永明妻王氏

按《容城縣志》:「王氏,陰永明妻。年二十五夫亡。子方二 歲,父母欲嫁之,氏以死誓絕鉛華,勤紡績,孝養孀姑, 撫育孤子,七十七歲卒。有司旌其門。」

陰時通妻胡氏王氏附

按《容城縣志》:「胡氏,陰時通妻。年十八,夫亡。姑憐其幼, 欲嫁之,氏誓死靡他生。遺腹子崇儒,教以讀書,早成 復早死,遺孤孫方七日,氏與婦王氏撫之,守節愈厲, 紡績終老,年八十一歲。有司旌其門。」

李思敬妻王氏

按《容城縣志》:「王氏,李思敬妻。夫亡,氏事翁姑,撫幼子, 年七十卒。邑令旌其門。」

張鐸妻李氏

按《容城縣志》:「李氏,張鐸妻。年十九,夫亡,氏剪髮斷食, 誓以身殉。舅姑諭以子幼不可死,遂苦節撫孤。及長, 娶婦生孫,夫妻俱早死,又撫幼孫,伶仃愈甚,百折不 回。」學使旌表。

孫光祚妻李氏

按《容城縣志》:「李氏,孫光祚妻。夫亡,年十九,割耳自誓, 家貧不能資生,鄉人每周給之。八十餘以壽終。各邑 諸名紳畢至拜祭。起柩時,忽有旋風自內出,人咸稱 氏精魂不磨。敕賜建坊,邑大尹為碑記。」

曹玉妻劉氏

按《容城縣志》:「劉氏,曹玉妻。年二十孀居,子壽安四歲, 親族勸改適,不聽。守節五十年。」

侯文憲妻孫氏

按《容城縣志》:「孫氏,侯文憲妻。夫亡,斷髮殉葬,守節四 十餘年,教子成立。娶蕭氏,未幾夭死。蕭氏同姑苦守 終身。」

蕭重穩妻宋氏

按《容城縣志》:「宋氏,蕭重穩妻。夫亡。氏撫幼孤,艱苦備 至,年八十一卒。」

王承志妻馬氏

按《容城縣志》:「馬氏,王承志妻。夫亡欲從死,因翁姑衰 老,稚子無託,遂以苦節自勉,孝親訓子,上下克盡,遠 近稱之。」

張志剛妻李氏

按《容城縣志》:「李氏,張志剛妻。年二十四,夫亡,翁姑垂 老,子幼,伶仃無倚。氏苦節自勵,事親各得其歡,教三 子俱成立。」

陰繼先妻崔氏

按《容城縣志》:「崔氏,陰繼先妻。年三十,夫亡,族人欲嫁 之,氏以死自誓。門祚衰薄,惟紡績自給,奉姑以孝,雖 極苦,未嘗缺甘旨。一子方五歲,撫養成人。年八十餘 卒。」

陰木妻李氏

按《容城縣志》:「李氏,陰木妻。年二十六,夫亡,遂自縊。姑 見而救之,勸以撫育二子。氏勤紡績終身。縣令旌表。」

劉世榮妻任氏

按《容城縣志》:「任氏,劉世榮妻。夫病篤,謂氏曰:『吾名不 立而蚤死,含恨入地矣。幸有子歲餘,汝善成之』。」氏受 命,及夫亡,苦節撫孤,不忘夫託。嘉靖二十五年,建坊 旌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