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20 (1700-1725).djvu/11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按《十國春秋》,荊南仙女者,平江節度使王保義女也。

兒時聰慧不凡,五歲通《黃庭內外經》。及長,善琵琶。一 夕夢涉水登山巔,見金銀宮闕中有仙人被羽服,自 稱曰麻姑,傳以樂曲。自是每夕輒夢遇之,即指授音 律,歲餘得百餘調,都非人間所有。其尤者名獨指商, 以一指彈一曲,更為擅奇。已而適文獻王子保節,復 夢麻姑至,曰:「即當相邀。」明日庭中聞雲鶴音樂,仙女 乃奄然而逝。

流珠

按《十國春秋》:流珠,南唐後主嬪御也。性通慧,工琵琶。 後主常製「念家山破」、昭惠后製「邀醉舞、恨來遲」二破 流傳既久,樂籍多忘之。後主追念昭惠后,理其舊曲, 顧左右無知者,流珠獨能追憶無失,後主特喜。

邢氏春娘

按《摭青雜說》:「京師孝感坊有邢知縣、單推官並門居。 邢之妻即單之姊也。單有子名符郎,邢有女名春娘, 年齒相若,在襁褓中已議婚。宣和丙午夏,邢挈家赴 鄧州順陽縣官,單亦舉家往揚州,待推官缺,約官滿 日歸婚。是冬戎賊大擾,邢夫妻皆遇害。春娘為賊所 擄,轉賣全州娼家,更名楊玉。春娘十歲時,已能讀語」 《孟》《詩》書,作小詩。至是娼嫗教之,音樂色藝,無不精絕。 每公庭侍宴,能將舊詞更改,皆對景有著模處。玉為 人體態,容貌清秀,舉措閑雅,不以口吻相嘲謔,有良 人風度,前後守倅皆重之。單推官渡江,累遷至郎官, 與邢聲跡不相聞。紹興初,符郎受父蔭為全州司戶。 是時,一州官屬推司戶年少,司戶知楊玉,甚慕之,玉 亦有意而未有。因司理與司戶契分相投,將與之為 地,畏太守嚴明,有所未敢。居一年,會新守至,守與司 理有舊,於是司理置酒,請司戶只點楊玉一名祗候。 酒半酣,司戶佯醉嘔吐,偃息齋中。司理令楊玉侍湯 藥,因得一遇會,以遂所欲。司戶褒美楊玉,謂其儘多 才藝,因曰:「汝必是一個名公苗裔,但不可推究,果是 何人?」玉羞愧曰:「妾本宦族,流落在此,非楊嫗所生也。」 司戶因問其父是何官何姓,玉涕泣曰:「妾本姓邢,在 京師孝感坊居。舅在幼年,許與其子結婚。父授鄧州 順陽縣知縣,不幸父母皆遭寇殞命,妾被人掠賣至 此。」司戶復問曰:「汝舅何姓何官,其子何名?」玉曰:「舅姓 單,是時得揚州推官,其子名符郎,今不知存亡何如?」 因泣下。司戶慰勞之曰:「汝即日鮮衣美食,時官皆愛 重,而不為輕賤,有何不可?」玉曰:「妾聞女子生而願為 之有家,若即嫁一小民,布裙短襖,啜菽飲水,亦是人 家媳婦。今在此迎新送故,是何情緒?」司戶心知其為 春娘也,然有所處而未敢言。後一日,司戶為司理,置 酒召楊王佐樽,遂不復與狎昵。因好言,正問曰:「汝前 日言為小民婦亦甘心,我今喪偶無正室,汝肯嫁我 乎?」玉曰:「豐衣足食,不用送往迎來,此亦妾所願也。但 恐新孺人歸,不能相容。若見有孺人,妾自去稟知,一 言決矣。」司戶知其厭惡風塵,出於誠心,乃發書告其 父。初,靖康之難,邢有弟號四承務,渡江居臨安,與單 往來。單時在省為郎官,乃使四承務具狀,經朝廷,徑 送全州,乞歸良續舊婚。符既下,單又致書與太守。四 承務自齎符并單書到全州,司戶請司理召玉,告之 以實,且戒以勿泄。次日,司戶自袖其父書并省符見 太守,太守曰:「此美事也,敢不如命。」既而至日中文引 不下,司戶疑其有他變,密使人探之。見廚司正鋪排 開宴,司戶曰:「此老尚作少年態也。然錯處非一,此亦 何足惜也。」既而果召楊玉祇候,只通判二人。酒席半, 太守謂玉曰:「汝今為縣君矣,何以報我?」玉答曰:「妾一 身皆明府之賜,所謂生死而骨肉也,何以報德?」太守 乃抱持之曰:「雖然,必有以報我。」通判起立,正色謂太 守曰:「昔為吾州弟子,今為司戶孺人,君子進退當以 禮。」太守踧踖謝曰:「老夫不能忘情,非府判之言,不知 其為非也。」乃令玉入宅堂,與諸女同處。始召司理、司 戶四人同坐,飲至天明,極歡而罷。《州朝視事》,下文引 告翁嫗,嫗出其不意,號哭而來。養女十餘年,用盡心 力,今更不得別見。春娘出諭之曰:「吾夫妻相尋得著, 亦是好事。我雖蒙汝恩養,所積金帛亦多,足為汝養 老之計。」嫗猶號哭不已,太守叱之使出。既而太守使 州司人從自宅堂接玉出,與司戶同歸衙。司理為媒, 四承務為主,如法成婚。任將滿,春娘謂司戶曰:「妾失 身風塵,亦荷翁嫗愛育,亦有義姨妹情分厚者。今既 遠去,終身不相見。欲少具酒食,與之話別,如何?」司戶 曰:「汝昔事一州之人,莫不聞知,又不可隱諱,此亦何 害?」春娘遂置上禮,就會勝寺請翁嫗及同列者十餘 人會飲。酒酣,有李英者,本與春娘連居,其樂色皆春 娘教之,常呼為姨,情極相得。忽起持春娘手曰:「姨今 超脫出青雲之上,我沉淪糞土之中,無有出期。」遂失 聲慟哭,春娘亦哭。李英鍼線妙絕,春娘曰:「我司戶正 少一鍼線人,但吾妹平常與我一等人,今豈能為我 下耶?」英曰:「我在風塵中常退步,況今日有雲泥之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