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28 (1700-1725).djvu/10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若異品他食,宜無食也。

張志聰曰:此邪病之在脈也。腫者,脈中之榮熱,出於胕肉而為腫也。「惡氣者,惡厲之邪,留而不去,則使其鼻柱壞而色敗,皮膚瘍潰,故當出其惡氣,腫盡乃止。常食方食,無食他食」 者,謂當淡其飲食,無食他方之異品也。

腹中常鳴,氣上衝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腸,刺肓之 原、巨虛上廉、三里。

馬蒔曰:「此言刺邪在大腸者之法也。腹中常鳴者,以水與火相激而成聲也。氣上衝於胸,發而為喘,不能久立,乃邪在大腸,故病如是也。當刺肓之原,又取巨虛上廉及三里穴以刺之。蓋大腸屬上廉,小腸屬下廉,故此篇邪在大腸,宜刺巨虛上廉而下節邪在小腸,宜刺巨虛下廉也。」

張志聰曰:此邪在大腸而為病也。大腸為傳導之官,病則其氣反逆,是以腹中常鳴,氣上衝胸,喘不能久立。膏肓,即臟腑之募原,膏在上而肓在下,肓之原在臍下一寸五分,名曰脖胦,乃大腸之分。巨虛上廉,在三里下三寸,取巨虛三里者,大腸屬胃也。

小腹控睪,引腰脊,上衝心。邪在小腸者,連睪系屬於 脊,貫肝肺,絡心系。氣盛則厥逆,上衝腸胃,熏肝散於 肓,結於臍,故「取之肓原以散之,刺太陰以予之,取厥 陰以下之,取巨虛下廉以去之,按其所過之經以調 之。」

馬蒔曰:「此言刺邪在小腸之法也。人有小腹中控其睪丸,引腰脊間,上衝於心者,邪在小腸也。蓋小腸連睪,系屬於脊,貫肝與肺,絡心之系。今邪氣盛,則厥逆上衝於腸胃,熏於肝,散於任脈,經肓之原,結於臍中之神闕。故當刺肓之原,以散其結。又刺手太陰肺經穴,以予其補。又取足厥陰肝經穴,以下其邪,以小腸」 之邪。連睪屬脊。貫肝肺也。又取足陽明胃經。下巨虛。以去其邪。又按小腸脈所過之經。以調其氣可也。

沈亮宸曰:「控睪引腰脊上衝心者,小腸之疝氣也。肓乃腸外之脂膜,故取肓之原以散之,刺手太陰以奪之,取足厥陰以下之,取巨虛下廉以去小腸之邪,按其所過之經,以調其氣。」

善嘔,嘔有苦,長太息,心中憺憺,恐人將捕之,邪在膽, 逆在胃,膽液泄則口苦,胃氣逆則嘔苦,故曰「嘔膽。」取 三里以下,胃氣逆,則刺少陽血絡,以閉膽逆,卻調其 虛實,以去其邪。

馬蒔曰:此言刺邪在膽者之法也。病有善嘔而嘔出苦味,又長太息,其心中憺憺然之,靜中似恐有人將捕之,此邪在膽經也。蓋膽邪逆於胃,故膽液泄則口苦而嘔,故曰「嘔膽。」 此證當取足陽明胃經三里以下。胃氣之逆,則刺當作「側刺。」 蓋膽之經絡,在肋之後旁,故曰「側刺。」 足少陽膽經之血絡,以出其血,而止膽之逆。卻又調兩經之虛實。虛則補而實則瀉。以終去其邪。而不使之復也。

張志聰曰:此邪在膽而為病也。「嘔有苦,膽氣逆在胃也。膽氣欲升,故長太息以伸之。病則膽氣虛,故心中憺憺,恐人將捕之。病在膽,逆在胃者,木邪乘土也。膽汁通於廉泉、玉英,故膽液泄則口苦。膽邪在胃,故胃氣逆則嘔苦也。取三里以下胃氣之逆,刺少陽之血絡,以閉膽逆,調其虛實,以去其邪。」

飲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則刺「抑而下 之。在下脘,則散而去之。」

馬蒔曰:此言刺邪在胃脘者之法也。凡飲食不下,而膈膜之前齊鳩尾,後齊十一椎者,膈塞不通,此乃邪在胃脘也。胃脘,上下脘之總名,則刺當作側刺。如在上脘,臥鍼刺之,當抑而下之,即《本經》上膈篇之所謂氣為上膈,故治之者如此。如在下脘,則刺下脘,當散而去之,即《上膈篇》之所謂蟲為下膈,故治之者如此。

張志聰曰:此邪在胃脘而為病也。飲食不下,膈塞不通,如邪在上脘,則不能受納水穀,故當抑而下之;如邪在下脘,則不能傳化糟粕,故當散而去之也 。沈亮宸曰:「飲食不下,膈塞不通,病在上也。然下焦阻塞,則上焦亦為之不利。蓋水穀入口,則胃實而腸虛,食下則腸實而胃虛。如下氣閉而食不下,則胃實而上焦」 膈塞矣。是以經文總言其病。而治則分上下也。

小腹痛腫,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約取之太陽大絡,視 其絡脈與厥陰小絡結而血者,腫上及胃脘,取三里。

馬蒔曰:「此言刺邪在三焦者之法也。三焦者,即後三焦合於右腎者也。小腹痛而腹腫,難以小便,其邪在於三焦,而三焦有邪約之也。當取足太陽大絡而刺之,即飛揚穴,又必視其絡脈與足厥陰肝經有結血者盡取之。若少腹腫及於胃脘,則取胃經之三里穴以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