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能調五臟和,自然察認諸家病。掌後高骨號為 關,骨下關脈形宛然,以次推排名尺澤,三部還須仔 細看。關前為陽名寸口,關後為陰直下取,陽弦頭痛 定無疑,陰弦腹痛何方走?陽數即吐兼頭痛,陰微即 瀉臍中吼,陽實應知面赤風,陰微盜汗勞兼有。陽實 大滑應舌強,陰數脾熱并口臭。陽微浮弱定心寒,陰 滑食注脾家咎。關前關後辨陰陽,察病根源應不朽。 一息四至號平和,更加一至太無疴。三遲二敗冷危 困。六至七極熱生多,八脫九死十歸墓,十一十二絕 魂瘥。三至為遲一二敗,兩息一至死非怪。遲冷數熱 古今傳,《難經》越度分明載,熱即生風冷生氣,用心指 下叮嚀記。春弦夏洪秋似毛,冬石依經分節氣,阿阿 緩若春楊柳,此是脾家居四季,在意專心察細微,靈 機曉解通元記。浮芤滑實弦緊洪,七表還應是本宗, 微沈緩濇遲并伏,濡弱相兼八裏同,血榮氣衛定息 數,一萬三千五百通。
《心脈見於三部歌》
三部俱數心家熱,舌上生瘡脣破裂。狂言滿目見鬼 神,飲水百杯終不歇。
《心脈歌》
「心脈芤陽氣作聲,或時血痢吐交橫。溢關骨痛心煩 躁,更兼頭面赤騂騂。」「大實由來面赤風,燥痛面色與 心同」,「微寒虛惕心寒熱,急則腸中痛不通,實大相兼 并有滑,舌強心驚語話難。單滑心熱別無病,濇無心 力不多言;沉緊心中逆冷痛,弦時心急又心懸。」
《肝脈見於三部歌》
三部俱弦肝有餘,目中疼痛苦痃虛。怒氣滿胸常欲 叫,翳矇瞳子淚如珠。
《肝脈歌》
肝輭并弦本沒邪,緊因筋急有些些。細看浮大更兼 實,赤痛昏昏似物遮。溢關過寸口相應,目眩頭重與 筋疼。芤時眼暗或吐血,四肢癱緩不能行。濇則緣虛 血散之,肋脹脅滿自應知。滑因肝熱連頭目,緊實弦 沈痃癖基。微弱浮散氣作難,目暗生花不耐看。甚浮 筋弱身無力,遇此還須四體癱。
《腎脈見於三部歌》
三部俱遲腎臟寒,皮膚燥濇髮毛乾。夢見鬼神時入 水,覺來情思即無歡。
《腎脈歌》
腎散腰間氣,尿多澀滑并。「其中有聚散,聚散且無憑。 實滑小便澀,淋痛濇騂騂。脈濇精頻漏,恍惚夢魂多。 小腸疝氣逐,夢裏涉江河。實大膀胱熱,小便難不通。 滑弦腰腳重,沈緊痛還同。單勻無病憊,浮緊耳應聾。」
《肺脈見於三部歌》
三部俱浮肺臟風。鼻中多水唾稠濃。壯熱惡寒皮肉 痛。顙乾雙目淚酸疼。
《肺脈歌》
肺脈浮兼實,咽門燥又傷。大便難且澀,鼻內乏馨香。 實大相兼滑,毛焦涕唾粘。更和咽有燥,秋盛夏宜砭。 沈緊相兼滑,仍聞咳嗽聲。微浮兼有散,肺脈本家形。 溢出胸中滿,氣泄大腸鳴。弦冷腸中結,芤暴痛無成。 沈細仍兼滑,因知是骨蒸。皮毛皆總澀,寒熱兩相承。
《脾脈見於三部歌》
三部俱緩脾家熱。口臭胃翻長嘔逆。齒腫齗宣注氣 纏。寒熱時時少心力。
《脾脈歌》
脾脈實兼浮,消中脾胃虛。口乾饒飲水,多食亦肌虛。 單滑脾家熱,口氣氣多麤。濇即非多食,食不作肌膚。 微浮傷客熱,來去作微疏。有緊脾家痛,仍兼筋急拘。 欲吐即不吐,衝衝未得疏。若弦肝氣盛,妨食被譏謀。 大實心中痛,如邪勿帶符。溢關涎出口,風中見羈孤。
《七表八裏脈總論》
「七表者,浮、芤、滑、實、弦、緊、洪也。八裏者,微、沈、緩、濇、遲、伏、 濡、弱也。七表,陽也,八裏,陰也。表脈多見於左,而客、隨 主變,裏脈多見於右,而主、隨客變。左手三部所主,溫 風寒也。溫風寒病得於外;右手三部所主,燥濕暑也。 燥濕暑病生於內。」此脈法之大概,及其互相變見,或 表脈見之於右,或裏脈見之於左,或陰陽更相乘,或 陰陽更相伏,或一脈為十變,脈理精微,非一言可盡。 然其要不越乎陰陽五行而已。表脈有七,裏脈有八, 共十五脈也。五行分之,各得三脈,三五一十五也。浮 濇弱屬金,弦緊伏屬木,滑沈濡屬水,芤實洪屬火,微 緩遲屬土。每三部俱有輕重之分。至於五行,當更相 平,一有不平,病即見焉。或曰:「謂內傷則善矣,謂外感 莫或之當耶?」殊不知天地之間,六氣依於五運,人身 即小天地,外邪所感,莫不從其類而見焉。假令外感 風濕,則木火有餘,而土金不足,水不能制乎火矣。外 感乃外邪所感,致五行不平;內傷乃五內自傷,五行 自不能平也。先明金木水火土之理,次察虛實賊微 正之邪,更復辨其部分之浮、中、沈,而又當詳審乎主 脈客脈之相合。何為主?弦、洪、濇、緩、沈是也。「何為客?」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