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5 (1700-1725).djvu/1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累結聚所發,苟非甘溫辛熱發泄,以汗疏通,安能得效。所謂「發散不遠熱」 ,正合此方之意,無謬也。服後避風,當食稀粥,忌冷物、房事。孕婦勿服。

柴胡清肝湯

治鬢疽初起未成者,毋論陰陽表裏,俱可服之。

川芎 當歸 白芍藥 生地黃 柴胡 黃芩 山梔 天花粉 防風 牛蒡子 連𧄍 甘草節 各一錢。

水二鍾。煎八分。食遠服。

鼠黏子湯

治鬢疽初起熱多寒少,頭眩作痛,口燥咽乾,渴常飲冷,二便祕澀,六脈沉實有力,煩悶疼痛者。

鼠黏子 桔梗 當歸 甘草梢 赤芍 連𧄍 元參 地骨皮 防風 天花粉 木通各一錢 大黃炒,二錢

水二鍾,煎八分,食前服。查再煎服。

加味逍遙散

治鬢疽七日以上。根盤深硬。色紫焮痛者。

白朮、 茯苓、 牡丹皮、 白芍藥、 柴胡、 陳皮、 當歸、 山梔、 貝母、 天花粉各八錢, 甘草、生 紅花、 羚羊角各五分。

水二鍾。淡竹葉二十片。煎八分。食後服。

梔子清肝湯

治「少陽經虛,肝火風熱上攻,遂成鬢疽,痛連頸、項、胸、乳、太陽等處,或寒熱晡甚,胸滿,口苦舌乾。」

牛蒡子、 柴胡、 川芎、 白芍、 石膏、 當歸、 山梔、 丹皮各一錢, 黃芩、 黃連、 甘草各五分。

水二鍾。煎八分。食後服。

清肝解鬱湯

治暴怒傷肝,憂思鬱結,致肝火妄動,發為鬢疽,頭眩,痛徹太陽,胸膈痞連兩脅,嘔酸水,皆服之。

當歸、 白芍藥、 茯苓、 白朮、 貝母、 熟地黃、 山梔子各一錢, 半夏、 人參、 柴胡、 牡丹皮、 陳皮、 香附、 川芎各六分, 甘草四分。

水二鍾。薑三片。煎八分。食遠服。

茯苓內托散

治「鬢疽已成,堅而不潰,潰而不斂,氣血俱虛,身涼脈細,飲食少思,口淡無味,及形體消瘦者。」

歸身 黃芪製 川芎 白芍藥 陳皮 白朮 山藥 熟地 白茯苓 人參各一錢 熟附子 甘草 肉桂 牡丹皮、 地骨皮各五分

薑三片。棗二枚。水二鍾。煎八分。食遠服。

升陽益胃散正傳

治一切惡瘡發背、腦疽等證。

人參 陳皮 獨活 防風 防風梢 黃連 黃蘗 蘇木 當歸梢 漢防己各五分 桔梗 連𧄍 知母 生地黃 生甘草 黃芩各一錢 炙甘草 羌活 藁本 黃芪各一錢五分當歸 三錢 澤瀉七分。

右細切,分作二服,每服用水二大盞,浸半日,煎至一盞,滴酒數十點,去查,臨臥溫服。忌飲水,再作膿效遲。初患二三日者,服之立消,作膿者立潰,隨病上下,食前後服。

定痛消毒飲瘡瘍全書下同

治「腦疽。」 并一切癰疽,疼痛不禁。

人參 當歸 升麻 川芎 白芍藥 桔梗 白茯苓 半夏 柴胡 甘草 羌活 防風 白芷 天花粉 枳殼 厚朴

右剉,薑三片,燈心三十莖,空心服。

三香內托散

治證同上

人參 木香 黃芪炙 厚朴 甘草炙 紫蘇 官桂 烏藥 白芍藥 白芷 川芎 防風 枳殼 乳香

右,薑三片,棗二枚,水煎,不拘時服。

圍藥

治上證毒勢散漫

雄黃末二錢 《白芨末》一兩。

右和勻,用蟹搗汁調敷,留孔,時用水潤之。

救苦拔毒膏

用敷前證

雄蜒蚰一二條,以蔥白二寸,同搗極爛, 雄黃末、 白芨末各一錢

和勻敷患處留孔。乾用水潤之。何為雄蜒蚰。背上有白紋者是也。對口瘡、發鬢、發疽之證亦治。

敗毒流氣飲

治證同上

人參 乾葛 枳殼 桔梗 甘草炙 柴胡 細莘 薄荷 川芎 羌活 白芍藥 獨活 紫蘇 天花粉 防風 白芷

右,薑三片,棗一枚,水煎,食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