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5 (1700-1725).djvu/9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耳膿方

密陀僧一錢, 輕粉五分, 麝香一字。

右為細末,先以綿拭耳內膿,卻摻藥。

三黃散

治耳內流膿

雄黃, 硫黃, 雌黃各等分

右為細末,以少許吹入耳中。

二聖散

治耳內出膿水

羌活 白附子炮,各一兩

右為細末,用豬羊腎各「一隻,切開,每隻入藥末五分,不得著鹽,濕紙裹煨熟,五更初溫酒嚼下,續喫粥壓之。」

無憂散

治前證

黃芪 木通 桑白皮 陳皮各一兩 胡椒 白朮 木香各五錢 牽牛頭末,四兩

右俱為細末,每服三五錢,食後以薑汁調下。

曾青散

治耳內瘡

雄黃七錢五分, 曾青五錢, 黃芩二錢五分。

右為細末,研勻,每用少許納耳中。有膿汁,用綿杖子拭乾用之。

黃連散

治前證

黃連五錢。 枯白礬七錢五分。

右為細末,每用少許,綿裹納耳中。

柴胡梔子散

治「三焦及足少陽經風熱,耳內作痒生瘡,或出水疼痛,或胸乳間作痛,或寒熱往來。」

柴胡 梔子炒 牡丹皮各一錢 茯苓 川芎 芍藥 當歸 牛蒡子炒,各七分 甘草五分

右,水煎服。一名《梔子清肝散》。

當歸川芎散

治「手足少陽經血虛瘡證,或風熱耳內痒痛,生瘡出水;或頭目不清,寒熱少食;或婦女經水不調,胸膈不利,腹脅痞痛。」

當歸 川芎 柴胡 白朮 白芍藥各一錢 山梔炒,一錢二分 牡丹皮 白茯苓各八分 蔓荊子 甘草各五分。

右水煎服

若肝氣不平,寒熱,加地骨皮。

肝氣實,加柴胡、黃芩。

氣血虛加參、芪、歸、地。脾虛飲食少思加苓、木。

脾虛胸膈不利加參、芪。痰滯胸膈不利加朮、半。

「肝氣不順,胸膈不利,或小腹痞滿攻痛」 ,加青皮;「肝血虛,胸膈不利,或小腹痞滿,時作痛」 ,加熟地;「肝血虛寒,小腹時痛,加肉桂。」

「日晡發熱。」 加歸地。

加味地黃丸

治「肝腎陰虛瘡證,或耳內痒痛出水,或眼昏痰氣喘嗽,或作渴發熱,小便赤澀等證。」

乾山藥 山茱萸肉 牡丹皮 澤瀉 白茯苓 熟地黃 生地黃 柴胡 五味子各另為末,等分。

右將二地黃搯碎,酒拌濕杵膏,入前末和勻,加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白湯下。不應,用《加減八味丸》。

立驗散

治蜒蚰入耳

川芎 白芷 夜明沙炒 豬牙皂角炙 南星炮, 各七錢五分 百部 白丁香 藜蘆各四錢 草烏五錢 砒霜另研 蓽茇各二錢 海金沙二 錢五分

右為細末,研勻,臨時更用鉛丹調色勻,磁器收。如蜒蚰入耳,取少許酢調以「細」蘸藥入耳微吹。令藥氣行立出。藥不得多。多即蜒蚰成水不出。如蠍螫。先點少酢在螫處。摻藥半字許。擦令熱。即效。

加減龍薈丸醫鑑下同

治痰火上升耳鳴

麝香五分, 草龍膽酒洗 當歸、酒洗 梔子炒 黃芩、 青皮各一兩, 木香二錢半, 大黃酒蒸 青黛、 柴胡各五錢, 蘆薈、 牛膽、 南星各三錢。

右為末,神麴糊和丸菉豆大,薑湯下二十丸,日三服。七日後用鍼砂酒以通其氣。《一本》無牛膽。

鍼砂酒

治證見上

鍼砂一兩。 穿山甲末,一錢。

右以穿山甲拌鍼砂,養一晝夜,揀出山甲,將鍼砂以酒一椀浸三四日,噙酒口內。外用磁石一塊,《綿》